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课程资源是学生与课堂的信息沟通纽带,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一切资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综合性课程。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阐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思路,并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华 《山东教育》2005,(28):51-5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基于该课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挖掘各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需要回归生活,这是所有品德教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而品德作业,无疑是实现本课程向生活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胡碧莲 《考试周刊》2014,(77):117-117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密切。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社会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因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教学不离  相似文献   

9.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地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  相似文献   

10.
张玉喜 《农村教育》2007,(1):125-125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课程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本课程的最终追求;增强课程实施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观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安秀 《辽宁教育》2011,(7):80-8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综合性拓展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相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世界感受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其综合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教活《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重视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的联系,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给儿童关于品德与社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学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进行,注重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在教学中,我一直为此思考和探索,希望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