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加拿大移民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加拿大2000年共接纳中国内地移民3.6万余人,占加拿大去年接纳外国移民总数22.4万的16%,而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来加拿大的移民总数已占加接纳外国移民总数的41%。因此,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已被认为是加拿大的主要移民来源地。  相似文献   

2.
Rodger  Doyle  柯江华 《科学中国》2005,(10):14-14
起始于1965年的《移民与国籍法案》颁布之后,如今的移民浪潮已经快赶上1880年-1914年间的大规模人口涌入。从那时以来,大约有2,700万合法移民越过边境线来到美国。此外,估计另有1,030万非法移民生活在美国。最终结果是到2004年为止,美国大约有3,420万非本土出生的居民。其中有超过一半来自拉丁美洲,大约有1/4来自亚洲,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移民潮大不相同,那时的移民绝大部分是欧洲人。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开发型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方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开发型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方略分析柴楠纵观古今中外历次大移民,从美国西进运动到明初洪洞移民,无论是天灾人祸所造成的自发性迁移还是政府组织的强制性移民均是一部部移民的血泪史。在乡土观念很重的中国人心目中,移民本身就是灾祸。但在万县地区为期九天的社...  相似文献   

4.
陈晓庆 《内江科技》2006,27(7):114-114
由于改革开放后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涌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他们大量外出,就形成了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类型。本文针对这一移民类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尔玉 《青海科技》2013,(2):22-24
200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者,中国政府决定在青海省三江源建立一个新的大型自然保护区,旨在遏制植被侵蚀,保证下游水源充足。于是,有了三江源移民以及移民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从三峡工程动工以来,一种说法就开始流传:三峡移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这种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就“工程移民”而言,即因为某项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移民。如水库移民,因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自然要比当年建新安江水库、黄河三门峡水库而迁移的人口要多很多。但以后“工程”两个字大多被省略了,变成了单纯的“移民”。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展,特别是移民计划的陆续实施,这种说法越来越多,有人甚至将三峡移民称之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或者称为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7.
产生国际移民的原因 所谓国际移民,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作永久性居住的跨国界流动的现象。关于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新古典派的理论认为。移民的主要动机是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因而移民多为从低工资国家向高工资国家流动。而有的学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不是产生移民的唯一因素,人们移民显然还有其他考虑,诸如稳定的就业机会、更多获取资本的机会、应对风险的需要等。还有学认为,产生国际移民的原因,除了与各国在收入、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关外,还与各国人口在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劳动力增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耀锋 《资源科学》2016,38(8):1550-1560
中国生态移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成因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不协调性。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效果由此也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文献的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其评估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已有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主要针对中国中西部各省典型移民工程,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对移民效益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的单因子或多因子考察,重点对移民经济收入变化进行了评估;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结果虽然受迁入区资源环境容量、移民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移民适应能力等的影响,但评估研究的数据来源、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也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要强调对反映整个移民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变化的全面调研,以第三方作为评估主体,甄选适宜的指标和方法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进行全程考察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刘鸿鹄  汤映 《科教文汇》2008,(15):162-162
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发现黄金矿藏,吸引着包括中国淘金者在内的各国淘金移民。然而中国淘金移民的淘金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他们在澳受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斥和不友好对待。澳政府对排华行为充耳不闻,逐渐形成了后来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高,澳政府明智的废除了这个政策。从此中国赴澳移民逐年增多,在澳华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教育移民从2007年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海南省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积极解决教育移民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推动教育移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3,(6):46-47
不久前,荷兰"火星一号"基金会发起了一个疯狂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海选两男两女,2023年移民火星,且有去无回。截至5月5日,全球共有8万人报名参加此项目,其中中国有1万多人报名,报名费为11美元。但如此美好的设想,或许是一个几乎骗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的局。该项目负责任人巴斯·兰斯多普5月中旬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火星移民计划的实施打起了退堂鼓,认为这个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2023年恐怕难以成行。年满18周岁、身高介于1.57米至1.9米之间、裸眼视2023年入住火星不实际  相似文献   

12.
大丰市三峡外迁移民采取旧房安置的方式对满足移民基本住房需要,节约生产资金,以及解决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上,做到精心组织充足的房源,严格执行旧房筛选标准,搞好移民外迁前的对接工作,加强配套的辅助措施等;在推广性上,旧房安居符合农业安置的基本要求,适应移民过渡时期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进入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世界正在发生空前的、巨大的和历史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交通正使我们借大的地球逐步“缩小”,成为一个“村落”。在这样一个被称为“全球村”的时代,世界各国移民风潮迭起,人们由于种种原因,移居到另外的国家。在这股移民风潮中,近年来孕育了一种新的移民方式——“电子移民”。  相似文献   

14.
王彦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95-296
自200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成长,中国内地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以及香港科技园IC设计企业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基地依托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产业环境而各具特色。产业群聚效应日益凸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力军;随着英特尔、美光、英飞凌等国际领先半导体公司纷纷落户成都、西安,西部也开始成为另一处潜力发展区域。而香港地区的IC设计公司尽管数量不多,但市场意识很强,其竞争优势也不容小觑。 本篇报道将通过五个故事对中国内地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和香港科技园的IC设计公司研发状况与运营方式进行全景扫描,多角度展示中国IC设计产业的研发现状与发展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移民之旅     
胡伟略 《百科知识》2010,(23):51-53
人口迁移是很复杂的人口变动现象,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驱动的表现。它有多种划分类型,在此研究的主要是我国国际迁移中的移出人口,即国际移民。其实,移民之旅历来就有。现在,要认识的是移民之新旅途。  相似文献   

16.
梁华山 《资源科学》1997,19(2):10-15
香港1995年人口为6307900人,比上一年增长2.6%。香港地少人多,1995年的平均人口密度为5776人/km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香港经济自6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保持繁荣,主要归功于丰富且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对香港的移民对香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香港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热口迅速增加,其所占比重1995年达到77%,而同期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则下降到13.3%。香港重视发展教育,开发智利资源,保证了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新移民一般教育水平偏低,政府必须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角度出发,通过对三峡库区后靠式移民安置和外迁移民安置这两种方式在政府安置的移民固定费用的比较和移民人均经济收入的状况的比较分析,探讨两种安置移民模式的利与弊,即外迁移民无论在改善移民的生活上还是移民整体的长远利益的发展上都优越于单纯后靠式移民的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移民的特点和他们对移居地美国的经济和文化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此外,简要分析并预计美国未来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9.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移民所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后果不断增加,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等,主要原因之一是移民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滞后。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基于国内工程移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六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利益补偿或均衡机制设计;工程移民与失地农民关系分析;工程移民、贫困与“移民工程”之辩;新老移民风险分析;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税费问题研究;移民中土地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移民,是为了改善生态恶化地区环境状况,以及提高该地区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由于人们的滥采偷猎等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为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特殊生态,政府安排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移往他处居住,这就是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根据三江源移民规划办公室制订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迁出地涉及玉树、果洛等共4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