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2.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3.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4.
将六水氯化钕,水杨酸与硫代脯氨酸三种物质一起反应,制得了一种新的稀土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Nd(C7H5O3)2(C4H6NO2S)]·2H2O,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Nd(NO_3)_3·6H_2O、C_6H_5CH_2N(CH_3)_3OH和浓HNO_3为反应试剂,通过溶液挥发得到一例新型配合物[(C_6H_5CH_2)N(CH_3)_3]_3[Nd(NO_3)_6](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No.2)空间群,晶胞参数a=9.779(1)?,b=10.857(1)?,c=22.412(3)?,α=78.064(3)°,β=81.766(3)°,γ=65.596(3)°, V=2115.5(5)?3, Z=2.配合物1中Nd3, Z=2.配合物1中Nd(3+)与6个NO_3(3+)与6个NO_3-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阴离子的12个O原子配位,大体积的[Nd(NO_3)_6](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3-)阴离子和电荷平衡[(CH_3)_3N(C_6H_5CH_2)]+阳离子之间通过非共价库仑力以及范德华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超分子[C_(16)H_(10)O_9][C_(12)H_(12)N_2]_(0.5)·H_2O,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013(4) ,b=11.1712(5) ,c=12.3977(6) ,α=75.589(4)°,β=82.907(4)°,γ=79.022(4)°,V=1010.89(9)~3,Z=4,D_c=1.131 mg/m~3,最终偏差因子R_1=0.0579,wR_2=0.1390[I(2((I)],F(000)=364.0.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稀土(La,Sm)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六水氯化钐)、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及其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两个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  相似文献   

8.
以五水硝酸铋、水杨酸、维生素B3为原料,摩尔比为1:2:1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与差热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分子式为[Bi(C7H5O3)2C6H4NO2(H2O)2].2H2O.实验表明,水杨酸和烟酸均脱去羧基的质子形成羧酸根与Bi3+离子双齿配位.根据TG-DSC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为81oC时配合物开始分解,首先失去2个结晶H2O,接着失去2个水杨酸根,再失去1个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Bi和Bi2O3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锌的配合物Zn(AP)2C1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Zn(NO3)2·6H2O(s) 2 KCl(s) 2 AP (s)]和[Zn(AP)C12(s) 2 KNO3(s)]在100.00mL 2 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与硝酸铜和氯化钾反应的反应焓为-34.5±2.49 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Zn(AP)2C1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602.20±3.02kJ.mol-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py)_2(CH_3COO)_2(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8.8434(7)nm,b=11.7457(9)nm,c=7.5726(5)nm,β=106.936(3)°,V=0.75247(10)nm~3,R=0.0605, wR=0.1824。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用阿魏酸与镧的氯化物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学式为La(C10H9O4)3·2H2O,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阿魏酸、氢氧化钠、七水氯化镧、阿魏酸镧、氯化钠和水在混合溶剂(丙酮:无水乙醇:4mol·L-1HCl =1:1:1)中的溶解焓,并根据热化学原理得出了298.15 K下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856.59±2.52)kJ·mol-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四水醋酸锰,[1, 10]-邻菲罗啉, 4-(4-羟基吡啶基)-1, 2-邻苯二甲酸,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Mn(L)(phen)(H_2O)]·H_2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为:a=10.5357(4)?,b=10.7779(6)?,c=12.2105(6)?,α=72.990(5)°,β=65.808(4)°,γ=65.339(5)°,V=1136.99(9)?~3, Z=1,M_r=1084.71.配合物每个结构单元由两个Mn离子,两个邻菲罗啉,两个4-(4-羟基吡啶基)-1, 2-邻苯二甲酸配体,两个配位水和两个结晶水分子组成.配合物在空间堆积之后形成了一个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席夫碱(H_2Salen)及其与5种金属离子(Co~(2+)、Cu~(2+)、Nd~(3+)、Gd~(3+)、Er~(3+))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推测H_2Salen化学式为C_(16)H_(16)N_2O_2,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Salen)](M=Co、Cu),[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Ln=Nd、Gd、Er)。以空气为氧源,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Co(Salen)]催化氧化安息香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DMSO为溶剂,反应温度75℃,时间45 min,KOH加入量和催化剂投入量分别为底物安息香的25 mol%和10 mol%。在该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效果。其中[Co(Salen)]催化性能最好;[Cu(Salen)]的催化效果次之;[Ln_2(H_2Salen)_3·(NO_3)_6]·3H_2O则有负催化的作用。重点研究了NaY负载[Co(Salen)]的方法及其循环催化效果,循环使用3次,催化效果稳定仍有58%的产率,催化剂套用回收方便。  相似文献   

14.
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测定了在T = 298.15K时[SmCl3 6H2O (s) + 2Hhq (s)+NaAc(s)]和[Sm(hq)2Ac(s)+NaCl(s)+2HCl(g)+6H2O(l)]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213.6±1.5)kJ mol-l,根据上述标准摩尔反应焓和其它的热力学数据可求得在T = 298.15 K时Sm(hq)2Ac-l的标准生成焓是 (1217.7±3.4)kJ mol.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d电子在配位场谱项间的跃迁产生的配位场光谱和从配合物内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电子的跃迁产生的电荷迁移光谱,分别说明了d~5构型的Fe(H_2O)_6~(3+)或Mn(H_2O)_6~(2+)的颜色和Fe~(3+)不同配合物颜色深浅的原因。并依据群论方法表述的光谱选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镧与精氨酸谷氨酸三元固态混配合物的热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氨基酸与La3 + 形成的三元混配体配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合物和反应物分别在 2mol·L-1HCl中的溶解焓 ,根据热化学循环得出配合反应焓 :△rHΘm =- 4 99 6 2kJmol-1,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计算出混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θm[La(Glu) (Arg)Cl3 ·2H2 O ,s ,2 98 2k]=- 6 5 5 2 15kJmol-1.  相似文献   

18.
新制备的Cu(OH)2·yH2O加入到溶有2-甲基苯甲酸、邻菲咯啉的C2H5OH/H2O(1∶1,V/V)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一新的铜配合物[Cu(phen)2(C8H7O2)]·(C8H7O2)·4H2O(1)晶体.化合物结构经单晶X-衍射及红外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878(2),b=11.218(2),c=16.178(2),α=72.74(3)°,β=75.54(3)°,γ=78.72(3)°,V=1 809.8(6)3,C40H38N4O8Cu,Mr=766.28,Z=2,Dc=1.406g·cm-3,F(000)=798,最后残余因子R1=0.055 5,wR2=0.133 9.晶体结构中的中心Cu(Ⅱ)原子六配位模式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通过分子间O-H…O氢键及芳环$-$堆积作用构筑成超分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单核配合物[CoL(NO_3)]·(NO_3)·8H_2O单晶,其中L为穴状配体。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 (1)/c空间群,Co(Ⅱ)离子和大环上的四个氮原子以及NO_3~-上的两个O原子配位呈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能有效地催化4-硝基苯酚醋酸酯的水解反应。实验表明,在pH=9.10时,二级速率常数k_(cat)=0.002 7 L·mol~(-1)·s~(-1)。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镧与氨基酸混配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并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合物和反应物分别在2mol.L ~1HCl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配合反应焓.并计算得出混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_1H_(?)~(?)[La(Glu)(Ala)Cl_3.2H_2O.s.298.2k]=-3295.12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