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曲方言重叠式名词丰富多样,文章通过对其中四种主要格式AA式、ABB式、AAB式、AABB式的分析,显示出重叠式名词的构成特点及其表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考察了《白鹿原》中的方言重叠式的六种重叠类型,即ABAB式、AABB式、ABB式、AAB式、AAA式和AXAY式。方言重叠式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独立成句。另外,方言重叠式在刻画人物形象、增强表达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丹阳方言的重叠式名词比与之相邻的北部吴语和江淮官话要丰富得多,有从、AAB、ABB、AABB等格式,各式中又有若干小类。丹阳方言的这些重叠式名词既有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相同的语义特征,也有别于其他方言的构成机制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山西兴县方言中的重叠式名词非常丰富,有AA、ABB、AAB、圪AA、分音词重叠、AABB、ABCC、A圪BB、ABBC、AB圪CC等形式,大部分形式具有表小指爱的语义特征,有些形式还可以表示专指和类称。从语法功能看,重叠式名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有的可以作定语。  相似文献   

5.
咸阳方言名词重叠式复杂多样,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两字组式(AA式)、三字组式(ABB式或AAB式)、四字组式(AABB式或ABCC式)三种,其中AA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广州话形容词重叠的七种主要结构形式:AA、AA’哋、A—A、ABB、AAB、AABB、ABAB等,从形容词重叠式与词的组合能力、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这两方面具体考察广州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无锡话重叠式名词比汉语普通话丰富,有AA、AA头、AA(头)、ABB、AAB、AABB等格式,各式中又有若干小类。  相似文献   

8.
柳州话的重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州话属西南官话桂柳片。其单音节动词和形容词均可按 AA式重叠。表具体动作的动词AA重叠式用于“AA看”、“AA点”、“AA下子”和“AA 两 /几 量词”以及“AA没 B”等 4种情况 ;而表某种动作状态的动词 AA重叠式用于“AA的”和“AA点的”。形容词的 AA重叠式包括“AA的”、“AA点的”、“AA点”3种格式。柳州话中 ,ABB式重叠的使用非常普遍 ,其词干 (A)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而 AAB式重叠是由双音形容词、心理活动词、方位词、时间词或某些短语重叠前一音节 A而构成的 ,此外还有“AABB”式、“ABAB”式、“A里 AB”式和“A倒 A倒”式等形式的重叠。所有这些重叠式的语义特征和入句功能都不相同 ,反映了柳州话重叠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独山县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辖县之一,方言地理分区属于西南官话。独山县历史悠久,是贵广南北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使独山方言呈现出较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通过对独山方言中重叠式名词的四种主要格式AA式、AAB式、ABA式、AABB式进行分析,揭示出独山县方言重叠式名词的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10.
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阳方言中“AB”式状态形容词非常丰富,这类形容词的重叠式也非常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重叠形式AABB式。祁阳方言中“AB”式形容词能够大量进行AABB式重叠,普通话中“AB”式形容词是不能这样重叠的。  相似文献   

11.
荣县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比普通话丰富,在口语中使用频率高,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其结构类型、转换形式、语义构成和语法特点有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重庆话叠音词的形态、语音和语义。按照词性的不同,重庆话叠音词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等四类。每类下面又可以按照构成的不同有选择性地分为从式、ABB式、AAB式和AABB式等四种形式。叠音名词和动词要读成前重后轻,叠音形容词和副词要读成前轻后重,且重音都与长音对应。叠音词连读后一般发生变调,尤以第四声连读变调最为明显,第二声连读后可以变调也可以不变调,具体因口音不同,第一声连读变调和第三声连读变调最不明显。构词韵律主要有双音步、[1#2]、[2≠1]和[2#2]等四种。各类重叠式大都不发生声母类化。叠音词在取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语义色彩上大多数偏向中性或贬义。研究旨在更好地勾勒出重庆话的某些个性及与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重叠现象较少见,仅限于亲属类称谓和少数带有量词意义的名词可重叠,但在隶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中,名词重叠是普遍存在且突出的语言现象。本文以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为经,地域分布为纬,从类型学视角来描写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分析重叠式名词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比较了普通话与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共性与差异,同时归纳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内部的蕴含关系,并从名词重叠的历史层次、认知方式两方面解释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较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存在大量的词重叠用法,主要有AA、AAB、ABB、ABA、AABB、ABAB、ABAC、ABCB及ABACC式等九种主要类型。作为一种超词结构,彝语南部方言纳苏话词重叠有调量作用,有时量或动量增加,程度加深,表褒义的情况,但也有更多的减量,表贬义。无论哪种情况,词重叠的灵活使用使彝语纳苏话表达更加形象生动,这可能源于彝族固有的诗意思维与诗化表达叙事传统,词重叠及其使用属于彝族诗体言语结构及其方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安康方言中的两种同义异形句法结构:一种是"述宾+得+很"与"很+述宾"同义异形结构,一种是"V+开+(NP)+了"与"V+起+(NP)+来+了"同义异形结构。安康方言这两种同义异形句法结构的形成,实际是普通话句法结构向安康方言渗透、同安康方言中的同义句法结构相互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毕节方言中,重叠词语众多,形式复杂。毕节人说普通话,常常会使用重叠形式的词语,因而容易导致使用方言词语讲普通话的错误。从构成方式入手,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要分析对象,比较毕节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重叠形式的异同,为毕节人讲好普通话服务。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重叠式AABB是一个开放的类,近年来,可运用此模式进行重叠的形容词数量不断增长.通过语料库检索发现:新出现的、使用频率低的AABB重叠式,具有表示一元状态义、基式多为联合并列结构、能够凸显事物性状等特点,符合形容词AABB重叠形式的一般发展路径.其泛化的主要动因即:凸显事物的性状和强调事物的性质量,增强言语的生动性以及使句子取得对称平衡美感.  相似文献   

18.
彝语东部方言八堡话中的是非疑问句共有助词式、选择式、反复式和重叠式四种形式.是非疑问句演变的路径:一是正反选择问“V+ conject+ neg+V”→反复问“V+neg+V”→反复问的缩略形式“V+neg”→助词式“V+助词”;二是正反选择问“V+conject+ neg+V”→反复问“V+neg +V”→VV式.前一种演变路径在汉语研究中得到了证明,后一种演变路径,彝语方言八堡话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