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帅 《新闻传播》2013,(12):303-305
"形象"(image)或"媒介形象"(media image),数十年来受到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新闻生产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化的行为,故研究媒介形象亦有宏观意义,藉此可透视一个社会的新闻生产机制,并可预测传播之社会影响。本研究对于当代媒体对专家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专家形象被媒体过度地建构成"砖家"的可能存在原因是媒体与受众刻板成见,探讨了对刻板成见的修正;并初步验证了个体通过直接接触外在群体成员,对刻板成见有修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形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形象,是其言谈举止、形象气质在观众心中的反映和印象,也是观众了解节目形象和媒介形象的窗口。由于主持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主持人角色的公众性,个人形象对于主持人传播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电视网络节目层出不穷,主持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观众,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主持人言谈举止,只能在脑海里存在一个模糊隐约的主持人形象。本文主要探讨在戈夫曼戏剧理论呈现视阈下对于主持人形象塑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无形的资产。随着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传播环境下,公众越来越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完成国家形象的建构。韩国作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的代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长久以来,韩剧的盛行推动了韩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将其价值理念渗透进全世界观众的心里,从而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个大国的塑造。下面就《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星》)来看韩剧是如何完成其媒介使命的。  相似文献   

4.
高杨 《新闻传播》2010,(6):166-166
电视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上一些女性形象以及所表现的女性主题往往出现一些倾向.这就形成了女性受众在观念上的一些偏差.也造成了电视媒介表达女性的某些局限。同时电视影像中建构的女性形象和所表现的女性主题再生产了女性的欲望。本文旨在展现电视影像中的女性形象.并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影像与欲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郭宁博 《今传媒》2024,(3):38-42
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在公众面前展现出来的形象更多是媒介对其刻画和建构后的结果。媒介对运动员形象进行全方位建构所产生的效果,除了宣传运动员之外,还能够为媒介宣传赋予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在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夺冠CUBAL的背景下,各家媒体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其媒介形象,并从符号化、情绪化、标杆化三个框架出发,最大程度地发掘其传播价值,产生了良好的建构效果。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男篮为研究对象,从媒体分类视角和受众传播理论两个方面分析其媒介形象的建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建构过程中媒介建构方式与以往相比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娱乐节目的出现和迅速走红充分开掘了电视的娱乐功能,满足了观众休闲、消遣的需要,他们从心理上认同这种平民化、大众化的节目风格。但是,当前并非所有的娱乐节目都积极、健康、向上,粗鄙、媚俗成为众多娱乐节目的共性,直接损害了媒介的形象。媒介的大众化正沦为媒介没文化。  相似文献   

7.
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轶玫 《视听界》2007,(5):18-21
媒介形象千姿百态,各有不同。但其上总负载着一些稳定的共有要素,这些要素能够持久地吸引受众。从媒介角度而言,这些共有要素构成了媒介形象建构的核心标准。也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准。本文认为。公信力.亲和力、整合力与传播力共同构成了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仪式传播是通过一系列仪式符号来表达意义和传递情感以实现文化共享的传播活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立足于文物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年轻化的语态,营造了一个守护国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仪式,从而激活了观众深藏心底的民族文化记忆。本文从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建构的双重路径入手,揭示文博类纪录片的模式创新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泉 《东南传播》2011,(10):93-94
新世纪中国电视剧从藏族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实际出发,给予世界以本真的西藏形象;同时借电视媒介的立体化效果,唤起了观众的跨文化想象力,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艳 《声屏世界》2005,(5):41-41
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主持人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生活必备的交流和沟通媒介,电视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丰富色彩。同时,电视画面语言的生动形象、摄影技巧的灵活运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视觉享受,向人们传达主流思想,这也是其他报刊杂志等媒介无法比拟的。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是电视工作者制作节目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试探讨如何更好的把握电视的画面语言运用与摄影技巧,以便充分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将文化的旅游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有机统一在一起,其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和传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旅游形象传播包括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五个要素,从传播学的视野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以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为结合点,建构旅游形象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彭瀚翔  刘英杰 《视听》2022,(4):170-172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大型事件之一,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从体育建筑、中国夺冠历史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强国的访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的融合等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重点宣传.短视频建构了冬奥会中的国家形象,并促成了国家形象的媒介奇观化,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增强了观众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从1990年开始,连续20年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受到观众的喜爱,近年他却一直被谣言缠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笔者以新浪网为例研究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首先,研究新浪网作为网络媒介以及传播者的媒介建构,然后研究赵本山在新浪网中作为被传播者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赵本山在2015年一直在尽力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5.
网红现象作为移动互联网文化的显要表征,得到学界从经济、技术、社会等视角的广泛关注,然而网红的感官气质和社会形象无不具有视听媒介的建构色彩,当前鲜少研究从视听文化衍进的视角考察网红兴起的媒介归因。本文援引麦克卢汉的"后视镜"观念作为思考方向,考察名人建构方式从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的延续与深化,剖析网红现象兴起的媒介文化动因,思考视听融媒时代媒体名人的本质特点。研究认为,从电视名人到网络红人,建构片面化的真实性和差异化的普通感是视听媒介上名人演化的动力机制,这一机制带来"媒介人格"的全面兴起,它以生动的表象包裹资本的意志与失真的现实,是理解和批判新媒体文化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6.
郭学文 《青年记者》2012,(32):17-18
研究背景现代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促成了公众对于城市的形象认知,从而具备了建构城市形象的功能。"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①也就是说,在媒介社会中,城市的媒介形象取代了客观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做出认知和判断的形象符号。传播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就此展开,通过研究城市的媒介形象来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背景,试图探讨由最具影响的媒体——电视建构出的电视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电视文化中的新闻、电视剧和广告是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去传播女性形象、女性的声音和观点的,即电视文化对女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人们依赖于媒介,媒介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视野。农民工的形象再现是传播者借助媒介以把关人的角色传递农民工信息而形成的,媒介的态度和立场影响了人们对农民工的认知与印象。本文从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入手,简要分析农民工的形象类型及其形象建构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秦琼 《新闻世界》2012,(6):83-84
在网络媒介日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的当下,曾经处于霸主地位的电视媒介的地位受到严重的消解。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介要寻求发展,重塑昔日光辉形象,需要进行定位的重构。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传播姿态的转变,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加强社会担当,做好分众化传播。电视的未来仍然在观众身上,然而电视却不再是作为大众媒介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的作为伴随媒介、社交媒介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人士的生活情貌,同时也折射了媒介本身在文化人物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意图。本文从"教育界"专栏对鲁迅私人生活和鲁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鲁迅作为文化表征的媒介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鲁迅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媒介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层意义的结论。专栏对鲁迅的报道在丰富专栏内容,提升专栏文化品位的同时,背后深藏着专栏创造及诠释鲁迅作为文化表征之共享意义的媒介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