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郑晓丽 《教育探索》2008,(9):120-121
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契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人文德育的路径主要有: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高技湛的专任教师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学生政工队伍;建设“以生为本”的干部职工队伍;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培养:高校德育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教育尤其是德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张扬、社会功利化、社会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因此,高校德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一,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其二,大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三,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其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3.
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迫切需求,高职德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塑造“技术人文主义者”为高职德育目标,创新高职德育。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拓宽其文化视野,塑造其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文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技术"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师生人文素质下降,从而危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应贯彻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有其特殊的价值,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有其必要性。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有三层含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属于智育的内容,人文精神属于德育的内容。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包括他的科学成就。因此,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它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特定环境里各类精神价值的综合。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论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又可通过德育得以传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一,德育的人文精神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二,德育的人文精神促进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体现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肯定和弘扬。其三,德育人文教化的目标是促使社会每个人成为富有个性、多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其四,德育的人文精神要求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规范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职教育成长发展初期的阶段性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当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诉求。培育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互动性环节:在人文课程载体方面注重两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在专业模块教学环节促进科学技能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通过学生实践性载体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及人的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职业”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精神生态恶化,师生人文素质下降,从而危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发展创新,就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贯彻人文精神。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从教育目的、人才标准、课程体系、教师素养及校园文化创新等方面强化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军校德育中应彰显人文精神,即忠诚、道德、法纪、战斗、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军校德育彰显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注重在德育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修养以及创造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转型期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催生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与之俱来的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的新课题。转型期的高等教育应秉承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注重人文精神,注重道德教育和转化,强化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主要途径包括:强化道德教育和内化,抓好基础道德文明教育;鼓励道德教育和修养,完善个体道德建设机制;坚持一元道德教育,高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韦东海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83-85,95
职业教育中,对科学和人文的重视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在阐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殊含义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德育注重灌输和说教,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形势,也不合乎人才成长规律;充满人文精神的人文德育是引领学生完善自我、追求崇高精神境界、追求生命价值的德育选择。学校只有摆脱德育短视行为和德育功利主义,举起人文主义大旗,坚持人文德育人本化、人文德育生活化、人文德育课程化,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陈耕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92-93
在当前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构建合理、科学的德育网络和德育评估体系;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将形势教育与榜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深化高职德育教改,使之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必须走人文素质教育之路。具体做法是:把“两课”作为高职德育的主战场,使之成为高职院校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任何学科都有渗透德育教育的功能,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历史学科以它所承载知识的厚重、人文资源的丰富,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职历史课,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应重视利用自身的史学价值,并结合时代精神与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他们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使命感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德育的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德育品牌的创生则是职业学校德育实现务实、高效和人性化的一个有效路径。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树立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三个特别德育品牌,并结合六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德性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德育概念的范畴变迁表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受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社会导向等影响。高职德育面临价值定位被弱化、概念内涵被窄化、实施途径乏力等问题。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是回归人本价值、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在根本遵循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理念思路上围绕涵养人文气质、培育科学精神、拓宽职业素质来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在方法路径上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该文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高职教育中德育现状及原因分析三个方面剖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基本情况,提出德育工作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合作育人"的内在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为目标,正确分析德育工作现状,努力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