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组成一部分的黑格尔美学必然重理性而轻感性,甚至贬抑感性。这是一种误解,误在仅把黑格尔美学作为其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忽略了相对独立性。其实,在许多具体美学问题上,特别是在对艺术创造的论述中,黑格尔是十分重视感性的现实生活的,有时干脆把“理念”抛开,而把感性提升到首要的地位。本文就从黑格尔关于艺术创造的天才与灵感,艺术创造的起点及艺术创造的客观性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把其中包含的感性因素剥离出来,让我们看到黑格尔美学不为人所关注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黑格尔的《美学》是把艺术作为直接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关于艺术的概念问题,就成了这部著作的重要问题之一。艺术美的概念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和功用问题。下面就他在这一问题论述中所透出的基本思想作一概述.一、人的精神需要产生了艺术黑格尔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需要使得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主要是艺术。作为艺术哲学 ,黑格尔的《美学》不愧为一部集大成的巨著。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中 ,有不少是已经死去的东西 ,但也有不少是依然活着的东西。他所总结出的艺术规律和他关于艺术的一些精辟论述就属于后者 ,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美学》中论及象征型艺术时,以东方艺术作为观照对象,但他对东方艺术存在着明显的误读。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一、黑格尔观点的片面性;二、黑格尔对东方怪诞艺术的拒斥;三、黑格尔对东方艺术的泛神主义的曲解。本文同时还考察了他产生误读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荣耀 《文教资料》2010,(18):154-155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而浪漫型艺术一直采取独特的姿态走向审美形式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是艺术家们无限地拥有自我、告别自我和反射社会超越现实的一种途径。艺术创造进一步成为显现现实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现代美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而浪漫型艺术一直采取独特的姿态走向审美形式的自由化和多样化.是艺术家们无限地拥有自我、告别自我和反射社会超越现实的一种途径.艺术创造进一步成为显现现实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现代美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黑格尔关于艺术美、自然美、美的鉴赏等方面的论述中,分析论证了黑格尔主客观关系论的美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9.
"神性"一语在黑格尔的《美学》一书中频频出现,"神性"问题在黑格尔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在实质上便等同于"上帝"、"神"、"普遍精神"、"绝对心灵"等用语,有着深厚的宗教与神学的内涵。"神性"当指种种普遍的精神力量或内化的心灵实体,如智慧、勇敢、忠贞等等;通过人的具体形象去表现普遍的神性精神是黑格尔心目中最高的艺术理想,诸神、英雄、圣徒等等这些"神性的东西"成为理想艺术的表现中心,而古希腊雕塑、史诗、悲剧以及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与骑士传奇则成为理想艺术的典范。因此,黑格尔特别反对与神性精神相悖的种种因素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包括抽象概念、有限现实、有限心灵等。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辩证逻辑的创造人。辩证逻辑突破了相沿几千年的普通逻辑的界限,把人类的理论思维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黑格尔的美学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辨证逻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美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运用辩证逻辑的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之前西方美学史上最严整、最完备的概念和范畴转化流动的美学体系,具有重大的开创的意义。这个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美学体系虽然在构架的形式方面和理论的内容方面,都暴露出某些缺陷,但是作为辩证思维的结果,它体现着崭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包含着与方法密切联系着的极其深刻的美学思想,因而它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当今的美学研究特别是对于思维方法的变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黑格尔美学中的辩证逻辑是复杂而深刻的,本文在这里只是简略地探讨几个最一般的问题,即黑格尔美学逻辑起点的确立,黑格尔美学体系的辩证展开,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谢林和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两大代表。历来人们都把黑格尔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谢林则比较忽视。事实上,谢林的哲学思想对黑格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美学方面来看,谢林对黑格尔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关于美的定义的解说、艺术分类的原则、艺术体系的结构,还有对悲剧的论述等。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从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出发,以感性作为基础来建立他的“新哲学”,把感性实体--自然和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试图在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身上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但由于他的新哲学的基础是感觉论,其方法是感性直观,最终使它摇摆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上升为“感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进行的是一项能动自主的创造性活动。他们首先要沉浸到外在和内在世界里进行深入的探索、思考,然后把从中获取的感受、思想融入到文学形象中,用感性的形式显现社会历史的真实,传递出一代人的认识、情感和思想蜕变的历程。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黑格尔《美学》卷一)因此,作家是现实生活和作品之间的桥梁,作家的感情思想在特定的历史生活中孕育成长,又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显现。如果我们把作家当做聚焦点,对作家的精神世界做全面的考察,不仅可以达到对作家复杂的精神世界的规律性认识,还能够由此反观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时代的光彩,触及到作品的基本风貌和格调。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艺术形式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维度,它从"审美之维"与社会理性之维关系角度来审视艺术形式,把艺术形式视为艺术的政治、革命功能的实现介体,并揭示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与感性解放、艺术形式与美学规律的关系.这一艺术形式论以其自身鲜明特色而殊异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理论和现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流派.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深入剖析了西方后工业文明, 提出“新感性”美学作为医治西方现代文明病症的良方, 艺术—审美如何实现救世重任? 他进一步提出了艺术的异在性理论。艺术的异在性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其一, 他在赋予艺术形式的本体论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异在性是艺术形式的根本特性; 其二,认为异在性具体表现为艺术的自主自律性, 批判否定性、真实性和造就新感性四个方面。对于这一理论可以从社会革命和审美创造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评判, 从而全面把握其合理内核和激进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在美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的艺术史观.英国学者贡贝里希对黑格尔这方面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黑格尔的《美学》“第一次试图去全面考察艺术(包括一切艺术)的整个世界观,并且使之成为一个体系。”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分别代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理想、艺术的衰落。象征型艺术在黑格尔看来只是艺术的准备阶段,并不是真正的艺术。理想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美学史上,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总结。李丕显、陈望衡先生合著之《黑格尔美学论稿》,一方面对黑格尔美学中体现出的软弱、妥协、近视的一面作了剖析,指出其主客观颠倒的根本性错误;另一方面也全面地辩证地分析论述了黑格尔美学的合理内核极其进步意义,以求借鉴。  相似文献   

18.
1 美学学科的名称Aesthetik,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在鲍姆嘉通看来.美学与逻辑学是对立的,后者研究的是抽象的名理思维,而前者研究的是具体的感性思维或形象思维.其所使用的Aesthetik一词源于希腊文.含有凭感官可以感知的意义.黑格尔曾认为Aesthetik这一名称不妥.恰当的名称应为“艺术哲学”,因为美学所讨论的美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但黑格尔又认为Aesthetik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他便未立新名称,而沿用了鲍姆嘉通的名称.写了《美学》一书.  相似文献   

19.
褚春元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114-118,125
在西方文论史上,摹仿说占据着统治地位达两千年之久。是黑格尔继康德之后,从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认识到传统摹仿说的弊端,进而反对摹仿说,提出新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发掘和探讨黑格尔关于艺术摹仿说的思想也就很有必要和意义了。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根源在于传统美学的主体性原则,在于以绝对理念的自我运动来演绎和规范艺术。海德格尔在批判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基础上,把艺术看作对存在者的真理的揭示,从而为艺术的再生树立了新的路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