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搞好农村报道是地市报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新闻宣传的首要任务。地市报农村报道和体操比赛一样,也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之分。相对而言,地市报农村报道的"自选动作"比"规定动作"更能体现个性风格及其特色,在促进和推动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地市报在完成农村报道"规定动作"的同时,应当联系实际做好"自选动作"。一、围绕主题,选好角度。选择报道角度是突出新闻主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选准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确保“两会”程序性报道权威性的同时,增强党报的新闻竞争力?《浙江日报》在今年的全国和省“两会”报道中,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策划了一些“自选动作”,受到新闻同行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为搞好重大主题报道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对记者来说,执行上边交代下来的采写任务,是“规定动作”;自己寻找题目逮新闻“活鱼”,是“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往往有交稿时限、报道角度、应达到的深度、采访指定的对象等种种要求,作起来不容易,但又务必完成。这是纪律,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传统。“自选动作”则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决定作与不作,可多作也可少作。但完全没有“自选动作”,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令人佩服的记者。“自选动  相似文献   

4.
新闻文摘     
范敬宜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处理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关系.这两者是统一的,不要把它对立起来,作为一张党报来自上面的“规定动作”是永远有的,而且我们一定要努力完成好。完成“规定动作”并不排斥记者有个人的视角、风格和特色,“规定动作”也并不要求写成千篇一律、干报一面,妨碍记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也提倡记者做好“自选动作”,这往往是记者更有兴趣、更有研究、更有个性的选题,自然也更有可能写好。(摘自《新闻出版报…  相似文献   

5.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其“规定动作”比其他报纸都多,在“规定动作”中,党务政务的工作性信息报道、政策性新闻报道等时政新闻占大头。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硬新闻“硬度”高,要做得吸引读者眼球、满足读者需求,受到读者欢迎不容易,如政治性会议新闻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可读性上不及晚报、都市报的软新闻,但硬新闻有硬新闻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创新报道。从新华日报连续三次的改版经验来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淡化工作味,突出新闻因素等手段,做强、做宽、做深报道。  相似文献   

6.
“两会”年年开,如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做好“自选动作”,以读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深圳商报作了积极的探索。在今年的深圳“两会”报道中,深圳商报继续按照深圳报业集团党组和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对政务报道的改革要求,除按“规定动作”对“两会”进程作全面、及时、准确地跟踪报道之外,还花大力气做好“自选动作”,千方百计寻找符合商报特色的新闻角度、新闻线索、新闻素材,以独特的视角对“两会”新闻进行采掘、加工,把“两会”报道做精做深,使“自选动作”展现了新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闻界把报道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层面。所谓“规定动作”,就是上级领导机关指定的内容,媒体必须要报道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领导活动、中心工作、节日宣传、政绩新闻等等。  相似文献   

8.
会议里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很多记者参加同一个会议,有的只按“规定动作”简单地发个会议消息,有的却善于搞“自选动作”,从中抓出吸人眼球、引起反响的精品佳作。可见,千篇一律、令人生厌的会议报道并不全是会议本身惹的祸。本文以获奖会议新闻作品为例,研究探索从“会海”里抓“活鱼”之技巧。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闻界在报道肘政新闻时常有这样的情况:不论报纸、电视还是广播,都采用权威部门发的通稿。特别是电视新闻.许多记者只是吩咐摄影师拍好图像,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等通稿。于是,声画“两张皮”成为电视时政报道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界把报道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个层面。所谓“规定动作”,就是上级领导机关指定的内容,媒体必须要报道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领导活动、中心工作等等。一般地说,“规定动作”往往工作性、业务性较强,写作上容易生硬,缺乏可读性。如何破解“规定动作”的难题,已成为各级党报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规定动作”中没有多少新闻,或者说没有大新闻。  相似文献   

11.
时政报道因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常常要遵循审定的“通稿”来报道,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一般把新闻媒体带有指令性的正面报道,称作“规定动作”。纳入“规定动作”的,一般都是主题重大、具有导向意义的新闻典型。但是,这类新闻同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主题指定,很难做出新意;第二,众多媒体统一采访,很难挖到新颖材料;第三,重复报道,有的采访对象已经成了报道明星  相似文献   

13.
“规定动作”、“自选动作”本是体育比赛的用语,借用到新闻报道中,前者是指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或指导性意见组织的宣传报道,后者是指党报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对新闻规律和受众市场的认识,自行策划组织的报道。完成好“规定动作”既是党报职责所在,也是区别于其它类别报纸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各级党报在完成“规定动作”时创新内容、形式、手段,强化个性和特色,较好地起到了引领舆论的主导作用。“自选动作”选择性和发挥空间更大,更利于体现报纸的特色和满足受众多层次的需求。一份好的党报应该是党和人民群众都喜欢的报纸,应该善于将党的要求、主张和群众的愿望、爱好、呼声、情感等结合起来,体现在版面上,就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整体。让“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出新出彩是业界都关心的问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党报的宣传报道一定会更有吸引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季耀华 《视听界》2009,(2):101-101
电视时政新闻因其重要性和敏感性,一般要按照严格审定岳的通稿来报道.语言风格往往比较书面化、文件化.给人千篇一律、套话较多的感觉。近年来,不少电视时政新闻开始采用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语言来表达,语言风格日趋平民化,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借用体操术语,对两类新闻所作的形象化表述。“自选动作”很容易理解,一看就知道是记根据新闻规律和读需求自己选择的题目,是以迂回方式表现主旋律的报道,是“规定动作”的补充或陪衬。“规定动作”则是领导机关点题的“动作”,是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和媒体主管单位的意志而必须完成的“动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7.
报道方式千篇一律,注重程序性而忽略新闻深层次内容,报道语言干瘪、套路化、缺乏生活气息等一系列问题让时政新闻报道的观众越来越少。结合多年从业经历和对观众的调查,通过改进会议报道方式、规范图像拍摄、讲究编辑顺序、突出报道重点、增加基层报道等做法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提高收视率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齐鲁晚报的两会报道,从报道策略上看,既紧扣全国热点,又努力做到着眼本地化。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努力做好“自选动作”,把两会的关注点与本省的具体省情相结合,通过充分的采访,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出特色、营造亮点,以吸引本地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时政报道,顾名思义,是时事政治的报道,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报道好领导的政务活动。这些政务活动又往往涉及到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酝酿、出台等,因此,时政报道属于“硬性”报道,必须全面、准确。从实践中看,一篇时政稿件往往承担着多种任务:一、党政领导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上向社会表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党报,在做好节会程序性报道、满足“规定动作”需要的同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选动作”实现对这一重要报道资源的深度开掘?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博会报道中,湖北日报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