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库伯的体验学习是当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来解读、审思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库伯"体验学习圈"的每一个环节,借此来深化这一论题的实践研究,推进体验学习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杲蕾 《中学生物学》2010,26(5):19-21
1体验学习理论模型 "体验学习的循环理论模型"通常指的是库伯的四阶段模型,库伯用四个元素建立起了四阶段理论模型: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的形成--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创业学习需求和创业学习特点出发,借鉴库伯(Kolb)的体验循环模型理论,进行了"体验式"创业学习模式研究,探讨了影响创业学习内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创业教育要在做好系统规划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推行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创业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做中学".教师行动研究的学习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勒温的行动研究理论、杜威的经验中心学习过程模式、皮亚杰的学习与认知发展模式和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从学习发展观的角度看,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本质上是教师的体验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汪青云  周倩云 《教师》2013,(23):82-83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强调个人的具体经验在学习中的运用,本文分析了经验学习体验圈的内涵及其各阶段联系,总结了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探讨了体验圈的四个阶段,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活动性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库伯提出的体验圈在切入具体经验和使用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方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难以贴近学生,导致该课程缺乏教学实效性。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反思与抽象概括,并将学习过程的管理程序化、科学化,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思路。文章以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为依据,采用实证调查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改进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教改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性和行动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者更多将代际学习视为实现目标的结果或手段,而不是过程本身。基于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并结合国外的两个代际学习项目,分析体验学习理论在代际学习实践中的应用,对代际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提出代际学习过程应包含主题设计、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反思、概括归纳和实践应用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幼教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标准》解读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发现体验式学习非常适合教育技术课程.在库伯的“体验学习圈”基础上,提出了幼师生教育技术体验式学习模型,给出了模型实施各阶段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体验式学习对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库伯"体验学习圈"概述在上世纪80年代,著名美国教授库伯(David A·Kolb)在继承杜威、皮亚杰等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体验学习理论,他也因此获得"体验学习之父"的称号。库伯认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周期,包括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观察反思(Reflective  相似文献   

10.
库伯在约翰·杜威等学者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经验学习"理论,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持续的经验构成与再构成的动态过程,在教育界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并广泛的运用到成人教育学习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