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诸艳玲 《现代教学》2014,(1):116-116
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目前,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考试。在考试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减轻考试压力?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是否应该综合而创新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呢?  相似文献   

2.
蒲昭和 《小读者》2011,(1):21-21
不少学生在临近考试前,精神上总存在一定压力。这种压力如果持续不减,会使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头痛.进而将影响复习和考试结果。在考试前一段时间内.如果你能经常试试以下方法.哪怕每天只选做一两项.对松弛压力、摆脱紧张状态.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实例证明考试型教育以及以考分为标准的奖惩制度存在加重教师压力、破坏教师间与师生间关系、影响学生间的友谊,还会对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功课产生误导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应该正确看待考试,明确考试目的,发挥其积极的向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枭 《内蒙古教育》2005,(11):32-32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考试就成了众人讨伐的对象。学生厌学、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学生压力大、学生没有童年……等等,都是考试惹的祸,仿佛一夜之间,考试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桎梏。降低考试难度、取消期中考试、变考试为考查……针对考试,许多“有识之士”各抒己见,仿佛这就是在解放学生,实施人性化教育。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多年,如今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此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07,(14)
考试的压力常让学生与家长们焦头烂额。从启蒙到毕业,学生考试的压力几乎困扰每个家庭十多年之久!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都在研究怎样使学生轻松学习、轻松应对考试的问题,但依然困惑重重。  相似文献   

6.
考试的压力常让学生与家长们焦头烂额。从启蒙到毕业,学生考试的压力几乎横亘在每个家庭十多年之久!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都在研究轻松学习,应对考试的问题,但依然困惑重重!  相似文献   

7.
韩国学生赵衍的学习方法曾被人们称为“亚洲奇才无敌学习法”。他在谈到如何解除考试精神负担的方法时说:“最近美国出现了许多帮助克服考试压力的咨询机构。即使是考试考得好的学生,也会有精神压力,只不过压力的程度比别人小一些罢了。这些人一旦心态稳定了,还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人类的行为有大致相同的规律。运动员放松身体、柔韧有余,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学生也一样,调节心态,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就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至关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对人生的影响。乍一看来,这个世界似乎只是为考试考得好的人敞开方便之门的,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是学习的专注程度.而学习的专注程度除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之外,主要由近期内的学习任务压力所决定.例如,要迎接考试了,专注程度就会高些;要登台展示了,学生不得不专注于所要展示的内容.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缺乏自主意识的学生其压力主要来自同学之间的比较及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和老师的责问.从这些情况来看,靠每节课都考试的压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显然不可取,而登台展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因此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当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信心提升了,自然会对要学习的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考试的压力常让学生与家长们焦头烂额。从启蒙到毕业,学生考试的压力几乎横亘在每个家庭十多年之久!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都在研究轻松学习,应对考试的问题,但依然困惑重重!  相似文献   

10.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轰轰烈烈。”这些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然而,透过“考试”,你将会发现背后五张不同的脸!“考试”背后是教师“痛苦”的脸。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不断追求永远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式的目标——100%的学生在100%的考试中正确率达到100%。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时刻承受着“考试事关自己的颜面、口袋,甚至饭碗”这巨大的压力。于是,校园内,你会看到教师们面色凝重,行色匆匆。特别是那些毕业班的教师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原本“春光满面…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技巧和完成考试为最终目标。而考试是有确定答案甚至标准答案的,顺利完成考试只需在单位时间内熟练、准确地给出这些答案。应试教育的考试基本遵循着“刺激——反映”模式,学生在这里只是被动“应答”的客体。学生不需要自己去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需如实地识记出、通过记忆回想起老师教给的标准答案就完成了考试过程。只要准确、及时完成了考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胜利街小学在传承发展始于二十年前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同时,一直探索着学生考试评价的改革,力求用"阶段性检测+终结性检测+单项检测"的考试评价模式,较为客观、全面、多元地反映了学生一个学期的综合情况。同时想尽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使考试成为学习、成长、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化,"零起点教学"全面铺开,一年级不允许留书面作业,不进行纸笔测试。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07,(5):F0004-F0004
考试的压力常让学生与家长们焦头烂额。从启蒙到毕业,学生考试的压力几乎困扰每个家庭十多年之久!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学专家都在研究怎样使学生轻松学习,轻松应对考试的问题,但依然困惑重重。  相似文献   

14.
1.重现排名,打击后进 统一考试后不可避免会给老师排名,表面上是促进那些落后的老师,可是实际上老师也会拿这种办法衡量学生。试想,当领导拿“有色眼镜”看待那些平均成绩落后的老师的时候,那些成绩落后的老师又会如何看待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呢?压力的传递会使后进生背上心理包袱,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后进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丧失殆尽,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课改的效果就会缩水。  相似文献   

15.
学习压力古来有之,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过度压力来临的时候,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压力的"过度膨胀",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教师;要找到学习压力的"力源所在",做一个善于分析与思考的教师;帮助学生合理调节压力的强度,让学习压力保持在合适的"档位"。  相似文献   

16.
严肃考纪,严格考试,以考风促学风,仍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沿用60分及格的考试办法。但由于种种原因,60分及格线已是一个软指标,学生考试极易过关,这样的考试已不能给学生以压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而低落者甚多。因此,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势在必行。“双轨考试”可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考试一般分两种:一是目标考试,即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否是达到既定要求,达  相似文献   

17.
董桂兰 《成才之路》2011,(15):41-41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其实,我们不应一味地将学生看成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认知过程。因此,教师应成为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实践者,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故而,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做到“三思”。  相似文献   

18.
考试是件让人发疯的事打赢考试这场"官司"今夜无法入眠与考试纠缠不休考试是妖怪,我不是孙悟空伴随考试而来的紧张、焦虑,往往会造成同学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心理学上称之为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的表现有:冒汗、心悸、腹泻、尿频、抑郁、口干舌燥等。这些症状往往是由考试压力引起的。以下三招可以帮你克服考试焦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一、"考试来访"学生"老师,给你吃个橘子。"这个会给老师带零食的学生叫小鹂,她长相甜美,很会聊天,让人觉得活泼、好相处。小鹂妈妈中专学历,在国企做化验员;爸爸硕士学历,与妈妈同单位,是中层干部。在家里,妈妈是小鹂的教育主力,惯常的做法是一边说不给孩子压力,一边又督促孩子考取名校。爸爸工作忙碌,对小鹂有过不够聪明的评  相似文献   

20.
田秀芬  马力 《内蒙古教育》2003,(9):16-17,22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客观上为考试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平一小于1997年9月开始实施的“乐考”,正是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顾名思义,“乐考”就是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考试。这里的“乐”既有宽松、愉快的考场环境带给学生的乐,又有自由选题、学后再考带给学生的成功喜悦,还有充满情趣而又富有弹性的考题以及粗线条的等级评价带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