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922年,湖北黄冈蕲春县田家桥籍著名革命先烈詹大悲家族筹备五修族谱,应詹大悲之请求,孙中山于1923年2月为其族谱作序,是为孙中山《(詹氏宗谱)序》。该序作于孙中山晚年,是研究孙中山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一篇颇有价值的文献,也是谱碟学上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此文因故长期流落民间,迄今未能引起思想界、学术界的重视。现据新春县田家桥詹大悲家族所存于1923年底刊印的族谱,将孙中山《(詹氏宗谱}序》全文标点抄录如下,并予以简要的评介。相信此举对研究孙中山会有所碑益。《詹氏宗谱》序同志詹大悲以其族启先、启全祖及大三祖…  相似文献   

2.
一 1922年,湖北黄冈蕲春县田家桥籍著名革命先烈詹大悲家族筹备五修族谱,应詹大悲之请求,孙中山于1923年2月为其族谱作序,是为孙中山《<詹氏宗谱>序》。该序作于孙中山晚年,是研究孙中山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一篇颇有价值的文献,也是谱牒学上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此文因故长期流落民间,迄今未能引起思想界、学术界的重视。现据蕲春县田家桥詹大悲家族所存于1923年底刊印的族谱,将孙中山《<詹氏宗谱>  相似文献   

3.
詹安泰先生的《屈原》和《离骚笺疏》两部专著,是20世纪屈学和楚辞学史上的重要力作。《屈原》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普及性读物,对屈原的时代、家世、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重要作品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视野开阔,思致敏锐,研究方法自辟蹊径,材料运用精当娴熟,持论平稳中肯,亦不乏独到发现,显示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令人服膺,且兼有义理与考据之长,兼顾普及与提高,确实称得上是建国后所出题名《屈原》的论著中最好的一种。《离骚笺疏》是詹氏长期研究《离骚》的心得结晶,其“笺疏”博采众说以发明己意,其“通论”较之《屈原》又有所拓展,皆持论稳妥,解说圆通,自成体系,体现了詹氏严谨求实的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4.
《程氏墨苑》是明代四大墨谱之一,是徽墨图谱的经典之作。程君房的《程氏墨苑》作为程氏制墨的宣传品,刊行后,名闻于海内外。试从以墨为主,为墨代言;紧扣消费者趋吉避祸、尚"奇"的心理需求;儒藏、佛道等经典于方寸之地再现等方面来探讨《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当代的商业宣传要借古开今,承继《程氏墨苑》广告宣传之精要,走出属于现代的商业运作之路。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詹安泰全集》,第四册收录詹安泰诗词作品,是目前收录詹安泰诗词"最齐全完备"的版本。但《詹安泰全集》由于编辑范围的限制,多有遗漏失收。从民国时期《二师周刊》、《生存月刊》、《海滨》、《京沪周刊》四种刊物中辑得詹安泰诗词18首,其中诗4首,词14首,按照发表刊物和时间分类,在诗词后面略加按语,采用新式标点重新断句。  相似文献   

6.
方东树《昭昧詹言》提出"学诗六法"。从诗歌写作总的方法与要求、文法技巧、语言技巧、《昭昧詹言》作诗理论得失四个角度总结方东树的学诗理论,借此分析其对桐城派文论的诗学迁移,及其在指导桐城派学子学诗、写诗过程中的理论示范。  相似文献   

7.
《词境新诠》一文是詹安泰先生发表在1947年第1期《文教》杂志上的一篇长文,但詹安泰先生的《词学研究》、《宋词研究》、《宋词散论》、《詹安泰词学论稿》、《詹安泰词学论集》以及《詹安泰文集》都不曾收录,此文应是詹安泰先生词学研究中“论境界”的原稿。该文一是对《词境新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评述;二是追溯詹安泰先生本人对此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朱熹伦理道德观为思想底蕴,围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论断,将《朱子 家训》中血缘--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文化原理与情--理--法的三位一体的调节体系相结合,从家 庭自律、个人修养、公民道德等诸方面,阐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一社会构架的灵魂,深刻论述了 和谐的家庭、文明的公民、稳定的社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创作上"颠倒二白"、自成"瑰辞"的詹安泰是近世广东后期词坛上的翘楚。《无庵说词》是詹安泰随中山大学迁居云南澄江期间,将"为同学讲授诗词""谈锋所及"中之说词部分"随笔札出"者,内容主要涉及作词与词作鉴赏之法,并因之旁及相关通代主要词家评论。精义迭出的《无庵说词》是能够代表詹安泰词学研究水准的高水平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贺拉斯心目中的诗艺绝不仅指艺术技巧,而是指诗人的一切修养,其中伦理智慧尤为重要。他早期的《讽刺诗集》和晚期的《书信集》都是以伦理探讨为主的作品,即使以抒情为主的《颂诗集》也渗透了他的伦理思想。贺拉斯从"黄金中道"的观念出发,讽刺了人类在对待财富、权力、宗教等问题时的疯狂与愚蠢,这种伦理观念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伊壁鸠鲁哲学追求的"不动心"状态,在一个动荡无常的世界中实现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提出"禁忌"是道德伦理与性欲冲动之间的内在对立。通过禁忌的双重性使得父子之间的权力游戏成为神化的图腾象征,并表现在圣餐制度和英雄主义之中。  相似文献   

12.
《尸语故事》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共妻"这一独特的婚姻形态在不同流传地域的不同版本中都有所反映。所以除了生存环境的这一普遍认知原因外,还可以从"性别失衡"论、对生理的错误认识、对血缘和伦理的不同态度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从血缘到地缘,是亲密的乡土社会向契约的商业社会的变迁;“名实的分离”,是乡土社会的教化权力向现代社会的时势权力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会的自然经济向现代社会的计划经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对传统仪式信仰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现实为题材,演示的是世俗的枭雄,为的是酒、色、财、气:通过以家喻国、以血缘伦理喻政治伦理,在诸多的仪式叙事中,对父子、夫妇、兄弟、姐妹、主仆乃至神灵的信仰进行了"反讽"或"戏拟"式的摹画,完全颠覆了传统仪式的内涵,从反面说明了身不修则家不齐以致国不治、天下不平,唱的是一首劝惩之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选取元代家庭伦理戏中的《蝴蝶梦》、《救孝子》、《罗李郎》和《小尉迟》这四部塑造得既复杂又有特色的家庭伦理剧为代表,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来探讨元杂剧家庭伦理戏中的道德观念。通过具体分析指出伦理道德观念对家庭伦理戏中的支配性作用,并从人类情感角度剖析此类剧目的深层悲剧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西周统治者以分封制的形式将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联系起来,完成了对国家结构的初步构建。但二者因为本质差异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对等级制、分封制、礼制的破坏表现出来。因此,贵族宗法血缘与政治的矛盾是动摇周代政治统治根基的内因。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贵族宗法血缘因自身的局限性在矛盾斗争中逐渐居于次要位置,政治逐渐摆脱宗法血缘的影响而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窦立春 《教书育人》2011,(21):24-26
一传统"孝"伦理的合理性释疑原始社会没有"孝"观念,全体氏族成员对年幼子女与年长父母共同承担责任,没有产生厚此薄彼的社会观念。"孝"伦理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私有观念出现的必然结果,其历史合理性根植于当时社会特有的经济、政治模式之中,其"血缘——家庭——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为其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其一,认为"孝"是基于"血缘——亲亲"的自然情感。母代、子代之间的血缘情感成为母代抚养子代和子代赡养母代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不过,因杜甫的名字而颇具吸引力的《杜氏宗谱》,却在诗圣辞世1200多年后,引起了一场官司:杜甫后裔成员为争夺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要对簿公堂。杜甫的后裔杜菊凤等3人作为原告,诉至闸北法院,主张要求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杜菊凤等称:原告与被告均系杜氏家族成员,且为唐代著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规训权力在现代社会各个部门有着很强的渗透力,能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地方,如一只无形的手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幽闭的乡村也是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植入,资本伦理逐渐取代了曾经固守在人们灵魂深处的传统民间伦理,在个人化日常生活叙事中,也充满了如福柯所言的"规训权力"。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向阳坡》,发现体制化规训权力是外在的,显形的;潜伏在乡村里的生活化规训权力是内在的,隐形的,并且对人的钳制力更大。  相似文献   

20.
<正>结发——苏轼有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结发夫妻",一般特指原配。丝萝——《古诗十九首》中有:"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相互缠绕,互相依附。朱陈——白居易诗《朱陈村》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秦晋——历史上,秦国与晋国出于政治目的,多次通婚,以结"秦晋之好"。于飞——《诗经.大雅》中有:"凤凰于飞,其羽。""于飞之乐"比喻夫妻合欢恩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