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而《魔王》是其最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艺术歌曲不论作曲、演唱的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充分地施展了艺术魔力。《魔王》的艺术魔力表现在3个方面:"魔鬼般"的神奇速度是舒伯特的创作特征;"魔术般"组合将声乐与钢琴巧妙结合是其伴奏特征;"魔幻般"的声音变化是歌曲的演唱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声乐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创作者们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西洋技法与古典诗词相结合进行创作,赋予古曲以新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典诗词的演唱具有它独到的特色,本文就将以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古典艺术歌曲《关雎》为例,来进行其演唱特点的分析和体会,并总结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其相关作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发展路向和基本风格。本文旨在针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七首艺术歌曲之一《桥》这首作品,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钢琴伴奏部分的初步分析,来观察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以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雎》的歌诗意蕴与"水韵"意味的解读入手,揭示其借物寄情、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要求。结合自古至今《关雎》歌曲相关传谱情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本体结构的相关特征以及音乐意蕴的深层表达,探寻歌曲在"水韵"之背景下,化成"歌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延安文艺创作群体创作出来的第一部合唱套曲,无论是音乐艺术本身,还是其文化内涵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文章从套曲形式、音乐曲调、歌词意境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黄河大合唱》具有"西为中用"、"曲调的民族性"、"抗战、爱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青主是我国三十年代初对当时乐坛有着较深刻影响、积极宣传"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人物。青主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以为动人的音乐往往是一首首音诗,音乐家也首先是音乐的诗人,其美学思想、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的音乐教育。此外,青主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还体现在《大江东去》等艺术歌曲创作中,尤其《大江东去》堪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这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尝试、探索与创新,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语言,而且首开和创造了中国音乐新语境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博大精深,要想演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本文以中国古诗词《渔翁》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探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8.
以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雎》的歌诗意蕴与“水韵”意味的解读,揭示其借物寄情、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要求。结合自古至今《关雎》歌曲相关传谱情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本体结构的相关特征以及音乐意蕴的深层表达,探寻歌曲在“水韵”之背景下,化成“歌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凤求凰》一首新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拟从《凤求凰》的创作背景、审美艺术特以及作品的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挖掘其艺术价值.借以希望给学习这首作品的声乐爱好者更好的诠释这首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黄自的12首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从古典诗词意境类和抒情艺术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黄自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高度结合,声乐与伴奏高度结合,创作构思细致、集中,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结论,为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古曲《长相知》是一首具有我国传统戏曲演唱形式的艺术歌曲,是古曲音乐表演美学的精彩范例。此曲的特点是将艺术歌曲的歌唱方式与戏曲的吐字行腔相结合,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艺术歌曲声音的表现并融入了丰富的舞台表演设计,蕴含着深刻的表演美学之精华。  相似文献   

12.
《长相知》是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创作的一首民歌,它不仅具备独特的文学成就,而且具备独特的艺术成就,其古朴、典雅的曲调以及揉和了古典戏曲的技法特点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韵味。本文从歌曲的艺术意境入手,结合其音乐特点与演唱技术的运用,对《长相知》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声音调控和演唱处理方法,从而为演唱这首作品的表演者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雎》是由赵季平谱曲,歌词取自《诗经》中的同名诗词《关雎》,由宋祖英演唱的一首女声独唱声乐作品。曲调旋律优美,歌词典雅,风韵依存。《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诗。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本文拟通过对该首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为希望进一步了解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笔者研究黄自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其中一首,文章从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创作的艺术手法,探讨作品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歌曲——《蓝色爱情海》,突破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呆板与格式化。作者通过中西结合的旋律创作,使艺术歌曲《蓝色爱情海》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笔者通过自己平时的学习和演出的经验中对歌曲《蓝色爱情海》在演唱技巧、曲式分析、艺术处理包括声音、情感、位置、气息的统一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注:《阳关三叠》原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歌,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挚的情感。由于同一曲调要反复叠唱三次,因而称为三叠。每一叠都在原诗后面增加了歌词,以加强惜别之情。今人王震亚将其改编,伴奏与歌唱曲调相互映衬,珠联璧合,《阳关三叠》又成为一首韵味深长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8.
《梅花引》是由徐沛东谱曲,韩静霆作词,蔡日锡配伴奏,以传统古代词牌为名的一首古典风格的艺术歌曲。歌曲集诗与歌为一体,歌词清新飘逸,曲调幽雅婉转,意境深远,赞颂了梅花之美与傲人之资。本文拟从本曲的创作背景,演唱技巧,演唱经验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希望为广大想进一步理解和诠释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赵季平被誉为"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音乐体裁包括艺术歌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电影、和电视剧配乐。本文将以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乐章结构、主题核心动机、配器等的分析,探索作品的创作特征及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贝利尼作为浪漫主义初期的一位旋律天才,留下了二十余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本文通过对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温州的女神》的研究,从歌词、音乐结构及歌曲细节等方面浅析了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