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西部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在建设西部生态文明进程中,法治环境存在着生态立法滞后、环境执法不力以及民众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和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法治观的理论创造,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法制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折射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将环境保护设为优先因素是新生态文明时代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依托,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应当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系、构建新时代生态司法制度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守法普遍化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资源法全面有效的实施是搞好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立法的实现和环境司法的前提,在环境行政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一个负责统一管理的主管机构、权力配置不合理、执法能力和执法观念的缺失等。应从促进立法、加强管理体制、强化公众对环境行政的执法监督,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法律意识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综合执法体制作为行政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具有积极意义。湖北省漳河水库库区行政执法体制中存在的权力分割与管理分治,执法主体多元、队伍分散、合力阙失以及执法模式僵化、手段滞后等结构性问题成为制约漳河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瓶颈。有必要在漳河库区构建以环保为主体的综合执法体制,调适整合行政执法权力,发挥法治在保护水资源环境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社会各界重新检视野生动物保护的现有措施,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的传统行政监管和刑事规制方式在规范实施、保护范围和监督效果等方面存在短板.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益诉讼制度的系统构建符合生态文明法治理念,在公益诉讼检察的专业技能支持下,该制度能够进一步发挥其风险预防和生态保护的优势.因此,公益诉讼制度的系统构建应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增加公益诉讼运行的相关规定和具体实施细则为基础、行政执法上积极配合公益诉讼自觉整改和接受监督、积极推进公益诉讼司法工作和发挥检察机关在"四检合一"的指导下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公众多形式参与公益诉讼等对策,实现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环节构建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树义  周迪 《高校理论战线》2014,(2):114-124,1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执政党为何反复提生态文明建设?何谓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本文从上述问题入手,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环境保护领域,应当通过加强环境法治,转变环境法治运行思路,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是完善环境行政执法,改善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环境保护现状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政府的主导、核心作用,公众只是作为环境执法的客体.虽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公众没有充分参与环境政策的规划和制定,忽视了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法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面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法治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意义。既要重视国家层面由上而下推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法治建设,又要注重从公众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理性入手,强化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认同,实现法治一体两面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把"生态文明"写入大会报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但是,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关注生态文明法治观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现状,从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出发,立足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将生态文明法治观内容融入中学政治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表现形态,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一致;要加强环境法的执法力度;要强化环境道德教育;要把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