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技能,但如何提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深入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策略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起他们的需要,因需要引起他们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地在问中学,在学中问。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 ,掌握好时机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的学习过程究其实质是个认识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 ,才能使认识的主体———学生积极动脑 ,主动探究。为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导力 ,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 ,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 ,使学生感到问题既熟悉又不…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具有"问题意识",老师问,学生答,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一堂课就在"问题"的包围下看似完美地谢幕了。殊不知,"问题"也有"真"、"假"之分,也有"有效"、"无效"之分,"死"与"活"之分。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答案只有一个,"问"在学生需要时的问题。一、关注学生疑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肯定会有疑问,  相似文献   

4.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所以说,这种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体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内化并付诸于实践,是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真平等""真备课""真上课"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做好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等环节,真正建构"求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6.
张新英 《内蒙古教育》2005,(11):22-22,2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们思考、猜想、动手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提问的方式,讲究提问的艺术,问得巧,问得妙,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寻求答案,达到提问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浅谈一下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们思考、猜想、动手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新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提问的方式,讲究提问的艺术,问得巧,问得妙,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寻求答案,达到提问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浅谈一下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引起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激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学,深化学生的学习。观察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提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不着边际地问,学生照本宣科地答,问题多而滥,但却没有实际收获,教学低效;二是教学问题指向封闭,问题简单,答案单一,没有思考的价值;第三教学问题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问题"就像发动机,精当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九色鹿》一课教学中,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问,学生暂时无法理解的不问,把问题问在"促进思考、逐步领悟、提升素养"的"触点"上,并通过追问、对比的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提问的艺术     
徐秋 《教书育人》2000,(1):29-30
一、调动兴趣,启迪思维作为学习的主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同时能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准备,钻研教材,使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都能在一个个问题中解决,这样才能避免随心所欲提问的不良后果的产生。我在讲授《郑伯克段于鄢》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文章开头交待了哪几个重要人物?正文中交待了他们是什么血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如何?一连三问,步步加深,头两问学生非常容易答出,而后一问则要阅读完第一自然段,分析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然后教师再点拨一下,…  相似文献   

11.
以真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真思维是真语文的重要任务和价值意义所在。真问题的产生需要教师吃透课标精神,凸显学科意义;以读者视角深入文本,充分发现问题;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创设问题情境。以真问题培养学生的真思维需要以问题群推进教学,培养思维的深入性和深刻性;相机追问,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质疑生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真语文课堂呼唤真问题,真问题引发真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才能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有思考,才能解决疑难问题。要使学生“有疑”,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问”的艺术。每堂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自读中所”惑”之处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己活动的机会。问题提的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致,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而要使潜能变成能力关键在于能否进行正确的培养和训练。因此 ,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问题意识由不知到知 ,需要问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 ,需要问 ;由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 ,亦需要问。问是认识深化的阶梯 ,是创新的前提。通过问 ,才能推进创新思维的积极发展。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 ,并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 ,积极地思考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一、"真问题"下的深掘创新"深度学习"的真课堂离不开"真问题"的引领。所谓"真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从书本内容中找到答案的、停留于知识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教者脱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看似"深不可测"的故弄玄虚。"真问题"必须直指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向,引领学生打开思维大门,从关注文字表面深入角色内心世界,自学、自悟、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听课中,时常发现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说出答案,而太简单的问题,不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很重要,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老师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正>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问题的形式决定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支配着学生的思考程度,影响着思维发展的层级。低认知层级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低阶思维的模式里,学生只需回忆事实,提取信息,答案往往只有特定的一个。高认知层次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的思考,答案往往是开放的,更能激发学生深度的话语参与,让学生作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解答,引导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学会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等思维方法。同时对所学的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等知识,无论是要深刻地理解,还是牢固地记忆或灵活地运用,都必须经过善于思维、善于发现、善于提出、善于探究问题,不轻信现成结论,对未知领域善于思考、创新,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合作、交流、概括认识才能加以掌握,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思维方式。笔者以多年的教学实践所拙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学问,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可见,"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来推动教学,学生则利用课堂质疑,配以思考来进行学习。"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学生是通过问来学习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这种学习特点,给他们创设环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逐步"会问""巧问"。教师作为传授学问的引导者,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堂质疑来进行学习,已成为新课标下教  相似文献   

19.
教师们要努力搭建学生提出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使他们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得以放射状的发展,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考和学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知识的获取依赖于疑问的产生,只有心中有疑问,才能真正深入探索,才能真正深入学习,这样才能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那么,如何通过老师的设问和学生的疑问绽放小学语文课堂的精彩呢?一、以启示法进行提问启示提问法指的是通过铺垫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方法。在进行某问题的讲解时,不直面讲授,而是先进行侧面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思考,最终悟出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