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只有能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展现职业素养,作为企业员工创造出财富,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高职日语专业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达到社会与高职日语专业的零距离对接。本文通过日语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提出高职日语与社会需求的几个方面,供高职日语教育同仁共同思考该专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石庆  汪徐莹 《科教文汇》2013,(23):130-132,135
外语人才的培养受社会对外语需求的制约,是外语人才的市场价值作用于外语人才的反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日语人才的培养在温州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关于其人才培养模式可供借鉴的实例为数不多。因此如何培养适应温州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型日语人才是本地高校日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温医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试探索温州经济发展中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日语翻译课程是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课程。传统的评价模式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和考试两部分组成,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了进一步激活日语翻译在日语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效应,尝试将平台型课程理念引入日语翻译课程评价中,既突出形成性评价,又融合终结性的评价,强化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当前转型经济对人才模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的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应用型"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日语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日语专业"3+1"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研究"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作为黑龙江省2009年开发的"八大经济区"之一,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必然是人才的应用。而对于处在该经济带中的高职院校来说,在知晓社会的需求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期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与区域经济相融合,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与企业相融合,对于在人才能力培养以及高技能人才输出过程中对前期进行调研的500家企业再次进行反馈调查,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高校现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所给”与社会“所需”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为社会和地方培养所需实用人才,理应成为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就自然成为绝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将高校专业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相融合,共同服务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日两国活动的日益紧密,中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日语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素质日语旅游人才的需求,给高职旅游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旅游日语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现状的考察、围绕"如何开展旅游日语课程项目化课堂教学"、培养适应市场岗位需求的高职旅游日语人才,与地区产业规划及现状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做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舒畅  李娟  夏慧玲 《科技风》2023,(7):68-70
如何使技能型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是一项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高校能否更好生存发展的重大工程。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造成高校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本文从基于OBE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三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给出了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若干措施,建立了一个"两跨界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对进一步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璐 《科技风》2024,(10):41-43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重要课题。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施建议。文章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沈英莉  王真 《科教文汇》2012,(19):134-134,155
该论文结合国内高校日语培养现状、分析涉日单位的用人需求,结合市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手段等对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时代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专业和教学都会发生革新。面对新科技、新技术,高等教育需要发展和改革,人才培养也有了新要求。首先,通过对人才智能和工匠精神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结合点,分析人工智能与工匠精神融合,合理驱动新时期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其次,从探究型学习模式、"工匠精神"与素养教育结合、实践平台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推进国际化办学、专业与课程发展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从而寻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岗缺人"与"人缺岗"的双缺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已成为高教改革的当务之急,而进行创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但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本是相互独立的,这种模式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创业型人才。提出了创业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融合培养模式,并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金融人才培养为例,对该融合模式进行设计,力图克服当前创业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各方职责,并用制度保障方案的贯彻与落实。  相似文献   

14.
苏雯 《科教文汇》2014,(14):129-130
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日语人才已成为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和普遍共识。本文通过对日语专业藏族学生听说能力的研究分析,探究其问题成因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东地区商务日语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企业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能力与专业能力上,更多地是表现在对人才社会适应性与职业发展潜能的要求上。在深入研究国际职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在国内同类院校与专业首次提出了"4C"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的概念:即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根据就业市场调研和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建了"以日语为主线,以商务为背景,以能力为核心"的国际商务日语4C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当前高校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政府政策相扶持等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传统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结构单一、复合型人才不足的缺陷使人才产出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文科建设适应全球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要求,重视文理学科交叉和融合,契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在自主学科体系、学科交叉、维护国家利益和结合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应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当前应用型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体系、专业师资、专业和新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与新文科的要求存在差距。在新文科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应探索学科交叉路径,课程设置应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以培养企业管理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专业特点加强校企的深度合作,着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的原则,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工学结合、学做融合中,着力实现校企合作共有、共管、共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校以企业需求为原动力,构建了为企业提供"可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训环境,通过在校两年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顶岗实习时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成  汪功明  姚道如 《大众科技》2021,23(10):134-137
基于高职生源结构的多样化,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进行人才分层培养非常必要.随着"1+X"证书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文章通过分析中车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阐述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分层培养的必要性,构建基于"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多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基于"大赛分层"及"班内分层"的培养模式,实现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学生通往社会的必经门槛。为了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产学一体"办学模式的转换,学校按照"一专业一实体、产教融合育人"指导思想,创建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了校企融合、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