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县苗族银饰具有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传承性和工艺性是它的核心内质.由于文化上的固有差异,苗族银饰制造有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凤凰苗族银饰随旅游业而兴盛,亦因市场经济冲击而面临挑战,其传承现状和保护力度俱不容乐观.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地方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传承人自身也务必转变观念,认同银饰技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2.
苗族银饰折射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留存了他们的冶炼、锻造历史与技术,寻找苗族银饰的起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苗族的铸造历史,解读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保护、发掘、整理苗族频临消失的民族民间工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探究了苗族芦笙的起源发展后,以芦笙技艺制作传承人——昭通市大关县王杰锋为考察研究对象,从保护传承人的角度对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以期能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苗族银饰与苗族文化传统相依存,是贵州独具特色的银饰类型。苗族银饰以古朴大气为特色,造型简单,纹样设计朴实大方,它可分为头饰、颈饰、服饰等。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奇巧,装饰效果华美。论文从银饰的加工,分类及银饰图案等方面来论述苗族银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苗族蜡染、刺绣、银饰等工艺品,凝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美术技艺.利用极坐标方程阐释苗族图纹中的几何元素,拟合其中的曲线,探寻数学规律,展示苗族文化中的数学智慧及其数学美.  相似文献   

6.
腊尔山苗族银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银饰艺术承载着苗族的意识、审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符号,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丰富的审美价值。它的发展是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文章从腊尔山苗族银饰的历史、纹样符号的意蕴和艺术价值入手,对其价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苗族银饰瑰丽夺目,彰显着苗族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关的呈现与苗族银饰中所蕴藏的自然美、艺术关、形式美、意境美等美学取向有密切的联系。这是苗族长期审美实践的结果,是苗族历史、苗族信仰、苗族习俗、苗族情感与审美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不仅是保安族代代相传的工艺技术和谋生手段,也是保安族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见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保安腰刀的历史及其工艺特征进行探究,剖析保安腰刀的传承价值,通过深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采访非遗传承人,对保安腰刀的传承现状与市场进行分析,提出保安腰刀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畲族银饰制造技艺正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以"盈盛号"为代表的畲族银饰制造业正着力传承和创新畲族银饰制造技艺,但是,只有提高畲族的文化自信,提升畲族银饰工艺的文化内涵,壮大畲族银饰工艺研发队伍,争取多方支持,才能真正实现畲族银饰制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