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如何配合学校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求家长从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和孩子互动交流,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督促孩子认真学习等方面入手,配合学校各科任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四个方面。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有:改变家长观念,优化家庭环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环境造就人,家庭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要,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将来世界的发展,加强孩子教育问题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所在的班级是学校管理孩子的主要载体,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所以,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和孩子家长共同配合作用,学生只有在积极、团结的气氛下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里,才能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本论文围绕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进行讨论,分析了家长与校方共同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的精神,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矫治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向家长做好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和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许多研究显示,儿童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发生,其多数是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以便儿童身心均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家●王素琴作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经常和潜移默化的。毋庸置疑,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近年来,我从帮助家长改善家庭环境入手,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对...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居核心地位,学校的素质教育应该包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及不良的社会风气与文化等。学校要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凸显了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中,秉承"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的理念,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师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城乡接合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寻出一条有效的路径。一、从家长需要出发,促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完善和补充,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父母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家庭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若家长能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将对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其中构成这三个要素的的核心就是家长。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优秀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那就是学校教育的助力。如何化阻力为助力,把学生的家长争取过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帮助者,协调员,建立一种家长与班主任的新型的合作教育关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80):11-12
在以往的青少年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许多孩子在学习成长中心理出现一些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我国中小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却仍然认为学生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学校负责,忽视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需要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共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手段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田燕 《考试周刊》2014,(18):169-169
<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方法很重要。如果家长有意识地教给孩子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比灌输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渔"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在未来带给孩子更多的"鱼"。如何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呢?一、转变观念素质教育下,必须改变以往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极为有限。教育实践的大量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7,(17):190-191
近年来,大部分农民到外地打工,造成“留守儿童”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会受社会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教育,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社会、学校、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应给予关注和关爱。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广义的环境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灵影响最大,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学校环境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同样要加以重视。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就必须密切联系家庭,重视跟家长的沟通、跟各学科老师的沟通,同时要和孩子的同伴沟通,形成家校共同体,凝聚教育合力。下面我以故事的形式来谈谈我如何通过与家长、任课教师及同学沟通,共同帮助一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有人重视和维护了,这是在家庭教育中必须立即下决心纠正的问题。所谓儿童心理卫生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按心理发展规律,在其禀赋的基础上,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下,通过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医疗预防的措施,培养儿童健康的、健全的性格和灵活的适应能力,使儿童达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过去,家长总认为孩子能吃好,  相似文献   

17.
优化家庭环境促孩子良好品质形成柳州市红光路小学郑宁华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保证,它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催化,如果缺乏家教或家教不当,就会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因此,...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立业之本。健康的心理能促进青少年个性的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就会形成不良的品德,甚至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和低龄化趋势,究其原因,大多与他们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最持久、全面,也最深刻。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心理畸变。一、错误的教育思想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父母的急功近利思想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应试教育使不少家长盲目追求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而父母的生活态度和看法往往会直接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在乎分数、名次,孩子就会学会追名逐利;如果父母在乎孩子的思想品质培养,孩子就会轻松自在地健康成长。但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家长,孩子的分数、自己的面子远比孩子的成长重要。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中学要上重点的,大学要考名牌的”。在家长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孩子极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  相似文献   

19.
杨勇 《中国教师》2009,(Z1):500-50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就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具有学校教育的优越性。在教育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  相似文献   

20.
  迎吉 《成才之路》2013,(17):76-77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是一条递增曲线,而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却是一条令人忧心的递减曲线。其中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