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泸溪县瓦乡苗族跳香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其泸溪县跳香祭仪反映了当下跳香祭仪音乐文化形态的现状。从音乐及表演上看,其唱词、唱腔、伴奏乐器和音乐表演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对民俗文化"跳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概述。内容涉及到跳香的起源、跳香的族源关系、跳香的文化内涵、跳香与旅游开发、跳香的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成果等,笔者试求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为今后研究"跳香"的专家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跳花”是西部苗族同胞一个比较传统的盛大节日。笔者主要以贵州黔西北“六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地区苗族同胞的跳花节进行描述,来探讨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六寨苗”“跳花”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变迁,以此来唤起大家对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苗族跳花的生殖含义及其动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苗族跳花虽然融入了体育娱乐内容,但是,跳花的原初意义不是强身健体,主要是求丰稔和祈子嗣,更以祈子求偶为主题。离开苗族跳花求丰稔和祈子嗣的文化内涵,就无法准确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蒙 《安顺学院学报》2013,(1):107-108,130
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岜沙苗族的传统节日为背景,对岜沙苗族传统体育"打火枪"、"跳芦笙"、"坐秋千"等项目的文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岜沙苗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应顺应时代要求,传承与发展并行。  相似文献   

6.
十月明香大会通常在农历九月中旬至十月底这一段时间内举行,它是玩陵苗族最普遍的节日之一,其隆重程度在有些地方超过春节。蝈溪纤志》载:‘“苗人,盘部种也……以十月朔为大节。”当即指此。十月明香大会是巫师经的称呼,口头称为跳香节或香节。十月明香大会仪式在专门为之建立的跳香殿里举行。各自然村过跳香节的时间或前或后,但彼此衔接。过跳香节的目的是庆丰收,并析来年风调雨顺,故跳香段名收丰殿或车登殿。跳香殿为木石结构或砖木结构,初建时,要请巫师来,手端烧红的犁烨绕殿基走一圈,是为奠基仪式。完工后,又要请巫师来作…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贵州省台江县的城关第一小学操场上,上百名身着红色的苗族衣裙,头戴牛角形银饰的小姑娘,伴着有力的鼓点跳着被称作"东方迪斯科"的台江反排木鼓舞。为保护这个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台江县11所村级完小教学点均把台江反排木鼓舞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杜锐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苗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一文中指出,苗族社会文化封闭性的破除影响到对其文化“自在主体性”的削弱。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其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的态势,因而必将影响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社会与经济变迁有着将苗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的趋势,对苗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分析起来,影响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秀山花灯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和谐共生互存的历史“百科全书”。它是一种集歌、舞、戏、吹打乐、琴弦乐和民间纸扎工艺以及民俗礼仪内容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跳花灯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跳团团”、“门斗转”(男围女),到“二人转”的漫长过程。“跳团团”是跳花灯得以形成的原始基因,也是跳花灯的原始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苗族因其独特的地域和民族风俗而铸就独特的文化形态,服饰艺术作为苗族文化形态的具体表征体现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具有载史和社会功能。以广西隆林苗族服饰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与解析现代艺术设计各要素与民族服饰之间的内在关系,透过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淀,苗族服饰艺术展示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以狭义概念上的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对象,分析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所固有的样态特征与内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功能与价值,从而概括地说明了它对当代的文化创造,文化多样性、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苗族民间游戏是苗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文化生态不断融合互动的结果。本文以苗族鼓舞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视角探讨和解读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并试图挖掘这些特质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石门坎现象"是苗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和一场速度惊人的宗教皈依运动。从苗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观念、原始宗教信仰等角度探析苗族文化在这场文化运动中的态势与功能,将为诠释"石门坎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全球化背景下苗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和文化安全问题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苗族的枫树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包含了枫树生人、枫树生成天地万物等观念,在苗族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广泛收集苗族枫树崇拜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苗族的枫树崇拜进行梳理、归纳,探讨苗族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生态,揭示其与苗族风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苗族巫文化对苗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巫文化的影响下苗族舞蹈可视为不同形式的巫术行为。二、舞蹈是苗族巫术鬼神观念的载体。三、苗族巫文化体现于苗族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中。  相似文献   

18.
苗族史诗是苗族口传经典,它既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苗族史诗所反映的苗族社会历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苗族史诗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家庭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选址的文化内涵,馆藏品展示的文化逻辑以及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对苗族“活态文化”的展示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认为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保护和传承形式。  相似文献   

20.
贵州小花苗作为苗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部苗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小花苗苗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加深对西部苗族文化的认识.全文首先结合东中部苗族介绍小花苗的独特性文化,再对小花苗音乐文化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小花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