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学生能在长达九年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终生受用的本领,通过书法特色教育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探索实践的道路,需在深度挖掘开展书法教育的缘由、设置书法教育课程及开发校本教材的历程、指导书写的方法和书法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找寻方向,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校开展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写字—书法教育"特色教学策略,形成了写字教学特色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书法与中国文化》,构建了以书法文化推动书法技能提高的特色课程. 我校以"以墨育德,以墨启智,以墨健身,以墨陶情,以墨联社,以墨温家"为主题,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其中,人文的管理、人文的教育、人文的课程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我校以翰墨香满园的校园环境,运用人文管理的特征,以及书法文化的课程,培养师生实现"我大气、我正气、我雅气、我锐气"的目标,不断探索写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后,各校在书法课程建设中普遍面临师资缺乏、如何面向全体等问题。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立足儿童深度的书法文化实践研究,自办学以来经过十年摸索,在全体参与、师资培训上摸索出一条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课程实施路径,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新出"家学院·课立方"的统整课程体系,丰厚了书法育人的新途径,促进了学校书法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为区域学校书法课程实施提供了多元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我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学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实验校,从2001年开始,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目标。在深化办学的基础上,学校逐步探索发展以"书法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为特色的办学目标。学校沿着"翰墨修身、书道育人、构建书香校园"的传统文化育人办学思路,秉承"用心写字,踏实做人"的理念,探索着"一脉书香培正气,千载文心育华魂"的书法文化育人之路。  相似文献   

5.
从书法教育的"顶层设计""实践操作""服务保障"三个维度进行宏观架构,通过"目标指向、课程设置、评定考核、教学媒介、技法讲解、课程实施、专业研修、作品展示"九个层面的探讨与实践,为书法教育的开展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常熟市周行学校是2000年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小学部30个教学班,中学部15个教学班,教职工150多人,学生近2000人。学校以"习正立品"为校训,始终明确办学思路和工作目标,通过打造学校特色来带动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发展内涵。在书法特色创建过程中,学校经历了三段历程。第一阶段(2007—  相似文献   

7.
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决定了它本身就具备文化内涵,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审视,书法也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相离的关系。江苏省无锡市兰亭小学、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涟水县外国语小学都是江苏省内知名的书法特色学校,其书法课程无不具备应有的文化内涵。当然,4所学校各有特色,各美其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书法课程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常熟市周行学校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市的东郊。2000年9月,周行中心小学与周行中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学校特色文化的陶冶和培育中要收获终生受用的本领。因此,在科技冲击的年代,"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成为周行学校坚定不移的特色教育培养目标。学生通过九年的学习,深深烙上了周行学校书法文化的印记。多年来周行学校始终坚持开展书法教育,注重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如果不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一流高中"既不在大,也不在全,关键在有特色,并善于把特色发挥到极致"。国防教育是四甲中学的办学特色,2015年6月,学校的"国防教育课程基地"项目以第九名的成绩成功入选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国防教育特色是四甲中学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荆林学校是我省一所书法特色学校,他们在特色建设之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他们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从农村小学到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写字教学策略到书法课程开发与实施、从引导学生写好字到培育学生做真人的可行之路。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自1996年至2016年,整整20年间,有这样一群朴实的农村教师,为着能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毅力,一直坚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     
<正>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地带,课程的品质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和教育的品质。书法课程是实施书法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书法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落实书法进校园、进课堂,在建构和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书法教育。近几年来,学校着力书法课程建设,多渠道、多杠杆引领教师秉承深厚的书法课改情怀;重视书法环境建设,校园处处洋溢着"书法美";将是否养成"写"的习惯,作为衡量学生书法水平高低的尺子,用"墨香"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将书法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育人目标、价值引领相结合,充盈其内涵、丰富其内容、创新其评价,使学生习得一手好字的同时,传承"端宁和雅,卓立日新"的墨香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学校自创办以来,坚持"为和谐海南培养合格的城市公民"的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做法,并结合学校实际,创立了九项基本原则,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2013年,学校共开设校本课程(拓展课)44门,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自主地参加一门或者几门校本课程(拓展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常熟市周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常熟市特色项目学校、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考点、全国百佳书画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为让全校学生在学校特色文化陶冶中都能收获终身受用的本领,2007年,学校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特色,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办学理念,提出了"习、正、立、品"的新校训。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名片。翰林小学以"墨彩"课程为抓手,做亮书法品牌。学校深耕国家课程,夯实翰墨根基;统整课程实施,提升翰墨内涵;拓展课程视野,激发翰墨活力,课程建设让学校翰墨飘香。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在"日新书法"的课程构建与推进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以传统书法文化为根基,在知识、技能、思维、品性、审美等各个方面实现进步,是学校"进步文化"的集中体现。课程以系统化的目标内容为依托,以多维度的资源整合为后盾,实现了学生书法学习的有效化、科学化、兴趣化和终身化。而学校本身,也在课程的引领之下,完善了自身的文化构建,推动了教师的成长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不断地深化改革,明确了学校教育新方法的要求,特别是对学校课程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发展实践探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文章进行了基于课程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实践探索初步探究,指出学校课程建设教育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论述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开发校本课程等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