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确定全程跟踪卫星或飞船的测控站数量,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和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情况下,使用几何方法分别建立了对卫星或飞船进行全程测控时所需要的最少测控站数量模型,并针对"神舟七号"飞船给出了所需最少测控站数量,估算出"神舟七号"飞船所能测控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2.
问题1可化为一个平面几何问题,用简单的计算即可.对于问题2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尽管按题目的假设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有固定的夹角且在球面S上运行,但由于地球有自转,从而地球上的测控站也在转动.由于运动是相对的,我们将地球看作是静止的,则球面S就是以相反的方向作转动,从而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扫过的区域就是球面S上的一个球环,而球面S上下各去掉一个球冠的剩余部分,而每一个测控站能监控到的区域是以测控站为顶点,87度为半顶角的一个圆锥体与球环相交得到球面S上的一个球冠,从而问题归结为用尽量少的球冠来覆盖球环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一个空间解析几何问题经复杂的计算得到了每个测控站监测球环的有效测控角,从而可知需要测控站的最少个数.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所有测控站都与卫星或飞船的运行轨道共面的前提条件下,考虑到地球自转时该卫星或飞船在运行过程中相继两圈的经度有一些差异,计算测控站与星下点的经度之差,得出测控站范围可监测的区域模型;其次通过收集"神七"的测控站点的分布信息及运行资料,计算出每个测控站点经度测控范围;最后对模型中未考虑引起测控定位误差的影响因素部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改进方法并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4.
飞船跟踪测控中的球面区域覆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船绕地球飞行,因地球自转,其飞行轨迹呈网状分布于运行球面的某个区域,需用多个测控站的测控区域予以全域覆盖.以实现全程跟踪测控。为此建立了测控圆的立体角计算公式和测控圆的经纬度方程,设计出无空隙的多层覆盖方案及精确计算覆盖纬度的公式。以神州7号的数据为例。给出了测控站数目最少的、能达到全域覆盖的最优方案,并对最优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几何与图论的知识分析卫星跟踪测控问题,对地球自转、非自转、不同轨道、不同纬度的卫星跟踪测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给出了求解过程和结果,并提出了优化改进模型;根据神舟7号卫星的运行参数和测控站点分布等数据,分析了测控站对该卫星所能测控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宇航员,也叫太空人。他们乘航天器遨游太空,有时还走出飞船,在浩瀚的太空中漫步,或检修卫星,或调整哈勃望远镜。这时,他们总是用一根绳索与太空舱相连,因为,那儿与地球上不同,人是飘浮着的。因此,必须靠这根绳子才能返回飞船内,否则,太空人就会变成一颗“人体卫星”,不断绕地球飞行,命丧太空了。  相似文献   

7.
孙娟  马斌 《华章》2011,(17)
为减轻地面测控站的负担,提高电视卫星自主导航的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电视卫星自主导航技术.该技术利用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自主确定航天器的时间、姿态、位置和速度,为电视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江泽坚、吴智泉合编的《实变函数论》中给出一个关于开集分解的命题,原题是这样的:在n维空间中,任意一个开集G均可表成:(m有限或无穷),其中In~(i)=E[P:Cj~(i)相似文献   

9.
卫星或飞船的变轨是在引力之外的外力,如阻力、发动机的推力等作用下,使运行速率发生变化,于是运动轨道发生改变(升高或降低)的过程.这是卫星或飞船的不稳定运行阶段,不能用公式分析速度变化和轨道变化的关  相似文献   

10.
篱笆墙     
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 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数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半个地球总够大了. 农夫笑了,他用很少的  相似文献   

11.
卡西尼号飞船与以前发射的行星际探测飞船,如旅行者号、伽俐略号、火星环球勘探者号、火星奥德赛号、麦哲伦号、信使号等相比虽然是个大家伙,但是更先进、更复杂,也更庞大的新一代行星际探测飞船已经在人们的规划和设计之中了,这其中最壮观的要数下一步对木星进行深入探测的木星冰质卫星轨道飞行器,计划重量为20吨,是卡西尼号轨道飞行器重量的三倍,总长度达到30米以上,是目前正在规划中建造的所有宇宙探测飞船中最大的,而且将成为第一个装备核反应堆推进和发电装置的航天器,可以不必再借助其他行星的引力,直接以现有飞船的三倍速度飞向土星.……  相似文献   

12.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一、正常轨道的运转问题卫星在圆轨道或椭圆轨道上运行,应用开普勒三个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来解答问题,涉及到速度、周期、角速度的计算等问题.事例2"嫦娥一号"进入绕地椭圆轨道后,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1所示.在无动力的飘移阶段可以认为卫星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A.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B.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函数f(x,y)关于x的高阶全导数,提出了一个解一维二阶初值问题的两步显式方法。它的代数精度为2m,而其相滞阶为2n,这里1≤m≤n-1。这个方法是耗散的,即它没有周期性区间。利用一种特殊的向量运算,这一方法可直接推广至高维空间中去。  相似文献   

15.
傅明峰 《物理教师》2004,25(7):8-59
发射载人飞船或卫星问题,既涉及一个重要的力学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又与现代科技结合密切,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就此选取一道试题来作一分析与拓展.  相似文献   

16.
对一类非光滑半无限规划,利用调节熵函数性质,得到两种算法,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7.
“神舟”号:1999年11月20日发射升空,第二天成功着陆。飞船运行期间,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它进行了跟踪和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运行7天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介绍了几种育种方法,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进行太空育种,所谓太空育种就是把作物种子放在返回式卫星舱、飞船、航天飞机内,在太空中飞行一段时间,由于太空环境中存在着高能离子辐射、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这些特殊的条件,可能使植物种子基因发生了在地面上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当卫星、飞船、航天飞机返回地面后,再把这类种子进行选育种植,以获得优良品种,这种过程被称为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19.
一、曲靖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大井一中654222 1.如图1,用水管M将大水池A中的水引入小水池B中(两水池里的水都没有溢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足() (A)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几’a飞二--五了B图1强,因为大水池里的水较多. (B)水池A、B及水管M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C)当只有大水池这边在用水时,小水池里的水也会流向大水池. (D)水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2.关于“神舟”五号飞船有以下资料: ①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一圈大约90min,其间要经受180℃的温差考验; ②飞船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36m2,功率为1 .skw; ③分布在国内外的9个陆地测控站,三大洋上…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工程主要由七大部分组成:一是航天员的培训炼;二是有效载荷的各种试验及支持系统;三是航天工程心——载人飞船的研制;四是可靠的运载火箭保障系统;五人航天发射场建设和保障系统,其中包括分布在东西半球的测控船和陆上测控站;七是可靠的着陆场建设和保障系统。“神舟”飞船是中国研制的用于太空探测活动的飞行器。“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发射中心由新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里垂直运输至发射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