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技巧单跳在1997—1998年间并入蹦床项目,采用蹦床项目单跳比赛的规则,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技巧单跳比赛的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年参加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单跳项目)男子单跳第2套前几名运动员成套动作分析、统计,探讨720°直旋在训练比赛中的掌握和运用,并在合理编排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单跳项目的连接技术是单跳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单跳技术并不复杂,最基本的包括向前、向后、向侧三个方向的横轴与纵轴的翻、转。根据蹦床规则的特定要求,运动员必须在40米的专用器材上,完成两套由8个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由不少于3个空翻组成,一套由不少于3个空翻其中两个空翻转体360度以上的特定动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蹦床运动国际规则有关单跳项目务款的精神,指出了单跳成套动作中两周空翻的基本连接方式及其连接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女子单跳是蹦床项目的一个单项。我国的女子单跳运动员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勇夺冠军的佳绩,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而且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虽然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却是全运会蹦床项目团体赛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随着第九届全运会后大批老运动员的退役,我国女子单跳已经拉大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直体后空翻两周连接快速后空翻这一在世界比赛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技术,在我国女子单跳中却只有少数人能在比赛中使用,能够掌握该动作技术也就成为衡量技术水平的标志。单跳项目的全套共8个动作,以各种空翻与空翻和空翻与手翻组成。因此,我国女子单跳项目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和掌握直体后空翻两周连接快速后空翻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比赛项目 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设六个项目:男子单跳、女子单跳、男子双人同步、女子双人同步、男子小蹦床、女子小蹦床。  相似文献   

7.
G833.03.G838.3 20012676我国技巧单跳成绩回顾与蹦床单跳发展对策=Aretrospection of performance of acrobatindividua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trampoline tumbling in‘China[刊,中,A]/段宝利,刘海元∥中国体育科技.-2000.-36(2).-28-30图1 表10 参4(TY)技巧∥蹦床∥单人项目∥发展史∥成绩∥影响因素对我国技巧单跳在1980~1997年间参加世界大赛所获奖牌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1983~1988年是我国技巧单跳的鼎盛时期。在这18年间,男子单跳第Ⅱ套和全能成绩好于第Ⅰ套,女子单跳第Ⅱ套成绩较好。对我国技巧单跳成绩不稳定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蹦床项目的技术发展建立在它的基本技术之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项目在我国正式开展于1998年,至今不到8年的时间,发展很快,在近几年的重要国际比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雅典奥运会上夺取了奖牌。广东省是我国开展蹦床项目最早的一个单位,1974年全国技巧比赛在广州举行,国家体委拟开展蹦床项目,组织了蹦床表演,此任务交给了广东技巧队,当时的表演任务是请了几名跳水运动员和技巧单跳运动员来完成的。1990年国家体委再一次准备开展蹦床项目,  相似文献   

9.
一、比赛成绩和基本概况 2006年国际体联蹦床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于5月26日-5月30日在比利时根特举行,共有来自27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网上、单跳和小蹦床3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参加男子网上比赛的运动员有66名,女子网上运动员44名,男子单跳运动员27名,女子单跳20名。除去年荷兰世界锦标赛男子网上冠军(俄罗斯)未参加外,世界强队和一流选手基本都参加了比赛。比利时站比赛结束后,我们转赴俄罗斯,参加于6月3日-7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诺达举行的世界杯系列赛第二站的比赛,共有19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本站比赛。本站比赛同样进行了网上、小蹦床和单跳项目的比赛,其中男子网上运动员有39名,女子网上运动员21名,男子单跳24人,女子单跳16人。参加本站比赛的国家和运动员较比利时站明显减少,尤其是网上项目,男网减少了40%,女网减少了一半还多。尽管参加本站比赛的国家和人数不多,但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基本都参加了比赛,应该说还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  相似文献   

10.
陈峰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3):26-27,35
蹦床项目能成为我国争夺奥运会金牌的优势项目,正是重视了蹦床难度动作科学训练的结果,本文探讨了动作图像信息的快速反馈、动作技术对比分析等运动生物力学辅助训练手段在提高蹦床难度动作训练效果方面起到的作用,为进一步创新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蹦床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蹦床项目运动和竞赛特点,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蹦床队参加瑞典、俄罗斯站世界杯比赛情况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赵嘉伟为团长、黄维勉为领队的中国蹦床队一行19人于2004年4月14日—月17日和4月21日—24日分别参加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2004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此次我国派出了男女各4名运动员参赛。瑞典站共有来自28个国家的14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女网44人,男网62人,女子单跳16人,男子单跳26人,瑞典站只设网上和单跳两个项目的比赛。参加莫斯科站比赛的国家共有26个,参赛运动员共计139人,其中女子网上35人,男子网上50人,女子单跳12人,男子单跳18人,女子小蹦床11人,男子小蹦床13人,莫斯科站增加了小蹦床比赛。  相似文献   

13.
2009世界运动会测试赛于10月28日-11月4日在台湾高雄举行,蹦床、艺术体操、技巧、健美操等世界精英齐聚高雄。技巧包括5个项目:女子3人、男子4人、混合双人、女子双人、男子双人。蹦床包括男子同步、女子同步、男子小蹦床、女子小蹦床、男子单跳、女子单跳。  相似文献   

14.
蹦床运动     
G838 20035595来自国际体联蹦床技术委员会主席的重要信息[刊,中,B]/刘兴(沈阳体育学院)//蹦床与技巧.-2003(3).-8-10(LF)国际//体联//蹦床//技术委员会//主席G838 20035596第五届城市运动会蹦床项目单跳比赛评述[刊,中,B]/姚志华(广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蹦床与技巧.-2003(3).-22-23(LF)五届//城运会//蹦床//比赛G838.3 20035597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蹦床预赛暨2001年全国蹦床锦标赛,经过3天紧张而有序的角逐,已于5月13日晚在新落成的福州市体育馆落下帷幕.本次比赛与以往全国蹦床比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竞赛规程,突出表现在团体赛成绩计算方法上.本次比赛的团体预赛可上场4名网上选手,取每轮该队前3名成绩,另外可上场2名单跳选手取每轮该队分数高的1名选手成绩,二者相加(即“3+1“)之和即为该队团体预赛成绩;而团体决赛只能上场3名网上选手和1名单跳选手,每队的团体决赛成绩也是“3+1“.这种赛制此前全国比赛从未采用过,国际规则也无此先例.笔者的亲身感受是如此团体赛单跳太重要了.如果再夸张一点,甚至可以说成“成也单跳,败也单跳“.……  相似文献   

16.
世界杯总决赛开始于1992年,两年一次,第八届蹦床世界杯总决赛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英国伯明瀚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近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包括男子网上个人、女子网上个人、男子双人同步、女子双人同步、男子单跳、女子单跳6个项目,参赛均为各项目本周期(2005—2006)世界积分排名的前8名运动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跨项"是我国蹦床项目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现象,以此为基本点,以世界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端访谈法等分析蹦床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调研与分析表明:蹦床与体操、技巧、跳水有较大的技术相似性和相近的训练元素、竞技能力、技能标准、训练方法和个性心理特点;竞技能力都以技术为核心,以难美为灵魂,同为多元的动作结构,均以主客观为依据的评价方法。"跨项"流动加快了我国蹦床运动发展,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减少了淘汰率,丰富和发展了蹦床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世界蹦床运动动作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统计两次世界最高水平蹦床竞赛中使用的蹦床动作,确定了目前世界比赛中运动员所使用的动作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和对蹦床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近期蹦床运动动作的发展形式。结果认为,蹦床预赛第1套动作中,主要采用1周空翻,男、女使用的1周空翻情况是相似的。非完整类空翻中,使用后空翻3/4周接腹弹的动作最多。蹦床预赛第2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中,男子动作以2周高难度动作和3周动作为主体,以3周高难度动作为前沿动作。女子使用了12001o和12001<两个动作,其2周动作以2周空翻且转体在720°以下的难度动作为主。未来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将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蹦床动作,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评判将更加细致;在编排方面,预赛两套动作将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9.
单跳新秀陈台良1965年出生,身高1.62米,体重57公斤。他1972年进入上海市体育宫技巧队进行业余训练,1980年通过运动健将标准。1982年进入市技巧队参加训练。在1986年的全国技巧比赛中,陈台良获得二个单跳单套第三名,并荣获单跳全能亚军。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技巧单跳在 1 980~ 1 997年间参加世界大赛所获奖牌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1 983~ 1 988年是我国技巧单跳的鼎盛时期。在这 1 8年间 ,男子单跳第 套和全能成绩好于第 套 ,女子单跳第 套成绩较好。对我国技巧单跳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蹦床单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