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参 加新闻工作多年 ,我已养成了逆向思维的习惯 ,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吗”。1996年12月 ,新华社发了一则《15亿件衬衫谁来穿 ?》的新闻统稿 ,各大媒体纷纷刊播。我当时一边看这则消息一边算帐 ,结果吓我一大跳 :如果中国有15亿件衬衫积压 ,那么 ,全国的所有生产衬衫的厂家即使全部停产5年 ,中国人也不会没衬衫穿。于是 ,我开始打电话到“雅戈尔”等衬衫生产厂家 ,求证这“15亿件衬衫”之说的准确性。在得到这“15亿”的数字可能有假的初步答案之后 ,我又向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衬衫专业协会等权威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极品”一词带着明显的商业味道,雷震山响地闯入国人的视野。当人们对“极品香烟”、“极品月饼”尚未淡忘的时候,“极品书”又出现在第八届全国书市上。记者在书市上浏览了一下,对“极品书”的印象是:从内容上看,多是古籍珍品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6,(43):87-87
从11月29日起,连着三场古典音乐的盛会在世纪剧院登场。在“国王歌手”合唱团和华人小提琴手林昭亮的演出之后,李云迪排在12月3日。这三人都是古典音乐市场的极品,主办方把三场音乐会称为“水晶之声”。  相似文献   

4.
刘婵 《新闻爱好者》2010,(7):152-152
犀利哥.源自蜂鸟网上传的一组照琏.后于2010年2月23日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迅速走红.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等称号。这个说话含含糊糊、几乎丧失交往能力的人.这个游离于正常、生活在底层的流浪者.迅速“走红”后受到了新闻媒体的一路追捧。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注重以“老字号”、以名牌产品占领市场,他们靠的是名牌的质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信赖和凝聚力,也就是“名牌效应”.厂家运用名牌效应并不止于此,在确保名牌产品质量的同时.往往利用深入人心的“名牌”开发系列产品和新产品,以发展更大的市场.“名牌效应”是厂家、商家重要的竞争策略,至于消费者买不买帐,“名牌”能否让消费者长久倾心,关键取决于厂家对质量是否有绝对保证,一旦消费者发现产品的质量偏离了原来所认可的名牌,这名牌就会黯然失色,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去.当前,在电视主持人节目竞争中打“名人…  相似文献   

6.
“大减价50%”,“甩!全店打折30%至50%”,“5元钱一套童装”,“10元钱一打袜子”……去冬至今,诸如此类的大减价招牌竟成北京街头一景。历久不衰的降价风被一些传媒称为“商价狂泻”。 “暴利”撞上克星 仅仅一年之隔,社会上谈论的却是另一个话题,京城商价突破天文数字,一件衬衫卖到3000多元,紧跟其后的“世纪经典”衬衫标价5999元!至于上海120万元一块的手表,北京30万元一张的床,美容一次花费上千元等等,都已不  相似文献   

7.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6,(24):80-80
折叠“气味”电话,Trix多用途三轮车,H2o洗衣机,Volvo S40豪华轿车,USB空调衬衫,Equa灯光温度感应水龙头  相似文献   

8.
1994年5月“罗力卡”衬衫推荐为“94名优衬衫”。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国家服装质量检测中心、北京服装协会服装时服社《消费指南》杂志社颁发。1994年10月“罗力卡”荣获“中国(西安)首届服装展示交易会消费者信誉金奖”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西安)首届服装协会  相似文献   

9.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7,(45):18-18
“乌克兰应该换穿上干净的衬衫,同时将身上所有苏联时代的标志和符号移除。”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公开宣称要“去俄化”,并敦促全国拆除所有苏联时代纪念碑。  相似文献   

10.
一、竞争:“不可替代性”的缘起 报业市场的日趋成熟,各种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在谋求一己生存空间,从而使得媒体的“不可替代性”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道理很简单,一家媒体所生产出的新闻产品,如果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不可替代性”,它就失去了在市场上存在的理由。就好比,在供需基本平衡的电视机市场上,如果再有厂家生产并无新意的电视机,则可以断言,这样的厂家必是短命的。 照这样的逻辑推下去,研究“不可替代性”,从某种角度看,也就是研究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地拥有前所未有且不可…  相似文献   

11.
这个题目恐怕大多数读者都能一口答出:浙江省。可是,中国法制报10月2日一版《祝贺步鑫生与孙红娟打官司》一文,却说它属江苏省。文章开头一句就是:“江苏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文中又多次提到江苏省如何如何,看来不是笔误,是作者弄错了。遗憾的是,这个错误,四川《文摘周报》摘登此文时,依然照“错”,而该报同期一版《步鑫生进浙大深造》的消息中,却明明写着“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由此看来报纸  相似文献   

12.
眼下除了天热不受欢迎外,各行各业都是人心思热:广播电视纷纷开热线、报刊杂志追热门新闻、商家厂家乃至娱乐界的大腕小腕们急吼吼地“热炒热销”,还有广告热、炒股热、旅游热、购房热……一热高过一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寻求热点效应,也就是寻求制胜之道,谁都害怕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出版业也不能免俗,市场上一“热”方起,就有多家追逐。图书编辑更是闻“热”而动,一马当先,从选题策划到组稿拉作者,眼睛只盯着“热”字不放。热到昏头之时,许多尴尬和烦恼也会由此而生。 五、六年前,我社有一批“故事大观…  相似文献   

13.
高高级装备要去打高级怪物才能得到。这个需要玩家的实力.更需要团队的默契。好装备不光是靠运气才可以得到.还要靠商人的头脑与果断。这里先说一下,如何在市场上购买极品装备和打造自己的终极武器。在市场上任何极品武器都是天价.没有一定的财力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对于每一个精明的商人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购买性价比合适的商品才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也不可“有偿不闻”高峡一位朋友谈到:“有偿新闻”臭了,“有偿不闻”还香着呢!何谓“有偿不闻”?朋友见我一脸疑惑,便讲出一大串事例:电台一位记者,采录了一组用户反映产品质量低劣的报道。台长审听时发现,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正是电台广告大户,便以“正面宣传...  相似文献   

15.
二蓝     
到感叹《同学少年多不贱》的时候,张爱玲笔下的赵珏已经老了,混得很惨,可是她年轻时也风光过,“穿着最高的高跟鞋,二蓝软绸圆裙……白袖衬衫是芭蕾舞袖,衬托出稚弱的身材……”  相似文献   

16.
去年5月至7月,苏州市两家日用化工厂,在他们的产品“乌发宝”上发生了一场“广告战”。开始时,两个厂为了争夺市场,在广告宣传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局面。双方都分别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做广告,宣传各自生产的“乌发宝”,即“月中桂乌发宝”和“东吴营养乌发宝”,其中都有一些不实之词和针对另一方的内容。开始,生产“东吴营养乌发宝”的厂家,  相似文献   

17.
张敏  南方 《网络传播》2008,(2):62-63
不玩网游的人大概不会想到,网络游戏《传奇》中的一本“狗书”可以卖到300元人民币,一个《魔兽世界》中的60级虚拟战士,也可以卖到2000元人民币的高价。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剑侠情缘》中一件名为“破天戳”的极品游戏装备竟然卖了10万元天价。  相似文献   

18.
段献民 《新闻前哨》2005,(12):35-36
前些时,云梦县几位农民来报社投诉农机质量问题,其中一位说:“我就相信你们报社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因为几年前,他也到报社投诉过农机质量问题,记者电话与厂家交涉后,第二天厂家就派人来解决了问题。这一次,为赔偿问题,几位农民与厂家扯了两个多月都无结果,只好找到报社。记者一边采访,一边做协调工作,前后奔波了半个多月,最后,厂家同意赔付一万五千元钱,几位农民非常满意。他们说:如果媒体不干预,问题肯定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19.
时下,“贵族”、“极品”成了时髦名词,播之于人口,见之于五颜六色的各 种广告,冲击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心理和市场。 君不见,豪华商场、美食城、高级宾馆……,使本就拥挤的城市显得更 加喧嚷。高级轿车、高档服装、烊烟洋酒……,成了众人追逐的现代“摩登”。这些,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中国人富得流油了。 中国人真的富得流油了吗? 畸形的“时尚” 即使你走到那些吃国家财政补贴的山区穷县,也能见到几家“卡拉OK”厅、美容美发厅,也一样的为灯红酒绿、笙歌贯耳。配合着这一“时尚”的,是大吃大喝后满桌的剩鱼剩肉;庆典活动后成车的礼品,社交场合的烫金名片,无一不显示着某些人的富有和“气派”。一些人的腰包充盈了,当一个“贵族”的欲望也膨胀起来了。于是,近万元一瓶的洋酒,上万元一  相似文献   

20.
认名人作父     
我老家那旮旯,乡民们在跟外人聊天时,都喜欢加上一句:“某某就是我们这里的人,论起班辈来,他还是我的堂叔父……”某某是现代史上的一位名人,曾官居极品。 坊间有一句名言:“有个好父亲,少20年打拼;娶个好老婆,少10年忙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