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明根 《考试》2008,(Z2):12-15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历年高考都有很强的表现,且分值有升高趋势。鉴于此,考生应高度重视此考点。怎样突破呢?【考点探究】此考点考查考生在把握全文基础上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即既考查对文句"语境义"(直指义)的理解,更考查对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婉曲)所表达的"言外意"的分析,对文句表达的"情感、观点、  相似文献   

2.
考点导航从历年高考的古代诗歌鉴赏题来看,考点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主题、语言的理解,赏析其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的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高频考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整体感知、把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把握关键句子. 2.准确辨识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和感情基调. 3.理清作品思路,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过程. 4.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蕴含的感情. 5.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6.了解分析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对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如对比与烘托、伏笔与照应、抑扬与悬念、含蓄与讽刺、卒章显志)进行鉴赏. 8.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创造性思考与理解,以及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 记叙文阅读题记叙文阅读题是所有的文体阅读题中使用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 ,其考点主要包括 :1 文体知识的理解。如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中心与详略、结构方式、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2 文句的理解和品味。如①对词语、句子的品析。包括词语的选用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含义和深层含义 ;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 (含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包括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 ,明确段的中心意思 ;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相似文献   

5.
以往给句子下定义,主要路径有逻辑的角度、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独立性、句调。由此认识句子的本质特征,有很大局限。对句子的各种定义进行梳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重点对句子的语用特征即表述性特征进行探讨,可以见出:表述性是句子的本质特征。表述性分为句子的表述和句子的局部表述,句子的表述依靠句调来表现,它表达的是语气;句子的局部表述依靠语气词、语气副词等来表现,它表达的是口气;具体的句子和抽象的句子都具有表述性,但表述性的特点并不相同。具体的句子的表述性是外显的,实现了和语境的联系。而抽象的句子的表述性是内隐的,尚未实现和语境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考点探秘"理解重要句子"主要是指体会和探究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义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意等),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特别是与中心论点以及与作者态度、感情的关系等),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在结构中的作用,或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使之具体化等。  相似文献   

7.
<正>中考在即,看到周围的毕业班同人正训练学生语文解题的"公式化",网上也是,一大堆"语文考试技巧"和"中考解题宝典"……这样教,学生会认为学语文很可怕。先举几个例子(一些资料上原文引入):例一: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一大考点,赏析重要句子的意义。对于此类句子,答题要抓住中心词,有的句子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这时我们不仅要分析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分析该修辞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修辞考点解读】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考点的相关要求是: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3.在交际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运用的正误。  相似文献   

9.
[高频考点]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或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顺序(其中包括材料安排顺序,句子的顺序及词语的顺序). 3.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揣摩人物心理状态及感情变化. 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分析散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文章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疑难问题. 8.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联想、揣摩、感悟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考测点导航“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行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二是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修辞手法考查是语文会考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五种考查方式:一是判断句子修辞手法的类型;二是从阅读材料中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再分析其表达作用;三是告知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要求结合阅读材料分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海燕 《初中生》2015,(9):35-38
考点透视 1.整体感知,梳理情节.题型如: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题型如: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 3.常见写作技法分析.如对伏笔与悬念、过渡与照应、倒叙与插叙、对比与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在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判定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杰  潘丽丽 《初中生》2012,(Z3):10-20
正【高频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1.整体感知、把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把握关键句子。2.准确辨识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和感情基调。3.理清作品思路,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蕴含的感情。5.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各地中考常从理解运用、培养创新意识的高度来考查学生的主观表达,考查角度较广泛、灵活。常见考点有:概括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情节过程,欣赏小说的线索、铺垫、突变、照应等情节特点;辨别小说的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评价人物性格特征;在情节和环境描写中把握人物的个性;综合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了解小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品味其中的艺术手法,挖掘其中的内涵和作用;抓住点明主题的关键句子,揣摩标题的含义,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读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更多地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把它当作一种语言运用的实际演练。所以,在复习中重点注意把修辞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从题型分析看: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相似文献   

16.
<正>【考点阐释】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复习时我们要注意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正确辨析具体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特有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也包括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部分的复习,  相似文献   

17.
[考点聚焦] 句子仿写,即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造出新的句子来。一般命题者会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题目所提供的条件模仿写作。句子仿写题的常见题型有四种:命题式、嵌入式、续写式、开放式。  相似文献   

18.
考点指津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要求的延伸。这里依然有“文中”二字,强调不可忽视语境的作用。这里依然有“重要”二字,重要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较复杂的长句;带有修辞意义或内容较含蓄的句子;体现文眼的句子;揭示主题、论点或论题的句子;体现文章思路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出现的句子等。2.考查内容范围:(1)理解句子本身的含义;(2)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3)理解句子比喻产生的含义、隐  相似文献   

19.
重复是英语修辞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通过某些单词、词组或句子在短时间内的重复使用来强化主题、表达情感等,从而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D.H.劳伦斯的散文《沉闷的伦敦》,巧妙地运用了重复这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体现语文学科文学性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前人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它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艺术。修辞方面的知识直接关系到阅读鉴赏中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关系到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子方面的知识,当然也关系到阅读和写作。修辞也是高考考纲明确要求查考的一个考点,而其中的双关是一个要重点掌握的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