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刘钧杰著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刘钧杰的上述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意义,尚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或称"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3.
王力的《同源字典》以及刘钧杰的《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在同源词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和理论上的原因,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通过对东汉时期高诱注释词汇的研究,发现有些同源词与上述几部词典不同,还发现一些新的同源词,并以此对上述几部词典存在的不足进行修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从王力所著《同源字典》中未注意的"同源字"中尚可发现并甄别出不少"同根字"。有些字在王力《同源字典》中虽已收录,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语源义",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一组一组的"同根字"。这些同源字也是考察的对象。文章还进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以此来对所构拟原始汉语及上古汉语mb-型复辅音声母及清鼻音声母m-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考释了甲骨文“■”字、“妻”字、“淒”字和“霋”字,并考证修正了《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妻”字释为“■”字和“敏”字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关于“经”字的同源字,从所见到的资料看,陆宗达、王力先生都有所论述。陆宗达、王宁在《浅沦传统字源学》一文(1984年《中国语文》第5期)中,言及“经”与“径”通于“直”义,是同源词。王力在《同源字典》中,认为“经”、“径”、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认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①他还认为,同源字必然是同义词,或意义相关的词,而同义词却未必都是同源字.在这一观点上,我们结合各家对"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定义来研究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同义例证、同源通假两方面对《诗经·豳风·七月》中第六章“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句的“介”字进行考释,通过今人的注解和古人训诂的比较分析,对“介”字在《七月》诗中的实际意义做出了符合语言实际的考释。  相似文献   

9.
陈琨 《文教资料》2006,(34):113-114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的问世标志着汉语同源词的研究步入了科学的轨道,同时它也是很好地继承传统语源学研究的典范,如它在系源同源字时对右文说、语转说以及声训说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利用《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约注》、《广韵》等对"多"、"召"族字进行考释,从而发现"多"族字含有"张大"义;"召"族字含有"告诉"义,"动态"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语义学的义素义位分析法,可把《尔雅》中同源词的语义关系分为“义同音近”与“义变音转”两种类型,其中“义同音近”型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各语词的义项相同,二是各语词会有相同的义素;而“义变音转”型则可以分为语义相近、语义相关、语义相反等三小类.语调能够构成同源关系的语义基础就是相似与相关,汉语中多义词的产生与这种结构原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音近义通”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同源词之间的“音近义通”、联绵词不同书写形式之间的“音近义通”以及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音近义通”。“音近义通”的原理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斐  吴晋峰 《商洛学院学报》2013,27(1):65-67,78
通过对单词检索表(包括英英词典、英汉词典及英语与其他语种的词典)中快速查找英语单词的方法,将词典中每一页的第一个单词或特征字母提取出来,按页码顺序排列起来形成单词检索表。将该单词检索表放在词典正文的前面,这样在查找单词时,可先在单词检索表中确定出该单词所处的页码,然后在词典中找到该页,即可找到该单词。与传统的在英语词典中查找单词的方法相比,利用该检索方法可以快速地查找到单词,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汉语语文辞书释义方式上,由于将相对问题绝对化而形成两个“误区”:一是释词用语与被释词语词性一致要求上的“误区”;二是释义中不能“包含被释词(字)”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游离于《现代汉语词典》之外又形成流行之势的“典外流行词”井喷现象,在分析其词义发展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典外流行词”(主要是形容词、动词)在当代语境中运用的特点和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6.
10个言部字形声字所表达的词的词源义是:训的词源义是顺从;诲的词源义是昏暗;谆的词源义是厚重;谶的词源义是隐微;议的词源义是合适;诠的词源义是详备;谦的词源义是不足;谗、谮同源,词源义是尖刺。文章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所定的上古音声韵标准,通过广泛地系联同源词来推求每个词的词源义。  相似文献   

17.
如果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找"窝囊"这个词,义项里并没有"衣服穿得不得体、肥大、不利索、邋遢、不整洁、不齐楚"的义项,而实际交流中,常常使用"~穿得很窝囊"这样句子。这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8.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19.
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描述一直是语义研究的重点,也是普通语文词典编纂中的难点.在词典编纂中,可以通过词形、语境、横组合、纵聚合和语用信息或其他方式辨析多义词的词义,帮助读者区分相关意义,以改进词典对多义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