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学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即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笔者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它们既存在行政法律关系,也存在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即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部分为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应该依托这种法律关系强化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王立法 《文教资料》2005,(29):40-41
本文以法律的视野对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进行界定,分析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特别权力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探讨了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确立特别权力行政法律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究竟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法律关系?只有从理论上澄清这种模糊的认识,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法律纠纷,本文从学校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教师聘任制的推行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学校的特别权力受到限制的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目前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说、行政法律关系说、特别权力关系说、教育法律关系说、混合法律关系说等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混合关系,主体上是教育法律关系,其次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观点有五种:民事法律关系说、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说、综合说、特别权力关系说和教育法律关系说。但众多高校在行使自主管理权时,还带有强烈的、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色彩。分析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误区,提出梳理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建议,从而使高校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区分其与学生之间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不同性质,依法治校,既保证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有效行使,又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和内部管理法律关系。相应,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有教育行政法律纠纷、教育民事法律纠纷和内部管理法律纠纷。法律纠纷不同,解决方法不同。解决教育行政法律纠纷的方法有教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议和教育行政诉讼;解决教育民事法律纠纷的方法有教育民事调解和教育民事诉讼;解决内部管理法律纠纷的方法是学生申诉委员会处理法。  相似文献   

8.
一、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高校法律地位体现为行政主体地位、民事主体地位和行政相对方地位。(二)高校学生是具有法律身份的公民。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年满18周岁,是正在高校接受教育的具有法律身份的公民。(三)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平权性质的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双重的,即部分为行政法律关系,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这种关系的主要特点是:(1)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平等;(2)它是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透视——兼论学生权利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评述国内外普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理论,认为在二者公法上存有特别权力关系、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私法上有民事法律关系以及教育契约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决定不同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根据高校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学生的不同法律关系,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相互衔接配合,最终达到维护高校教育性必需的自主性管理权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有关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理论有两种,即特别权力关系论和民事、行政二重关系论。目前国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基本上属于后者,但众多学校在处理行政管理关系时,还带有强烈的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的残余。文章通过分析国内高校与学生不断发生法律纠纷的原因,认为在新世纪需构建高校与学生新型法律关系,依法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已由原来单一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化成包括宪法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以及民事法律关系在内的复合型法律关系。然而,由于深入理论研究的缺乏以及现有法律规范的缺失,导致学校与学生法律纠纷大量出现,教育行政管理以及高校教育教学陷入被动境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规则普遍将特别权力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杂糅在一起,十分不利于学生权益的维护。本文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行政色彩的特别权力关系为脉络,着重从维护学生权益的角度,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定位高校的内部规则。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聘任制的实行使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行政法律关系之外,又增加了民事法律关系,因而教师权益救济制度也应该完善,行政救济方式和民事救济方式应当兼容并行,分别处理不同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具有法律地位的行政主体,拥有行使公权力性质的"学校权力"。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校权力行使与学生权利享有形成了由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特权理论、宪法理论、特殊契约理论所描述的复杂关系,并产生学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救济权等矛盾和冲突。寻求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的平衡,关键在于建构学校权力运行与学生权利保护的内部平衡机制和外部平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生申诉权复苏凸现学校与学生关系性质的模糊、完善学生权的重要。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亦有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学生权体系的全面建构要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类进行建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既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又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高校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处分权涉及学生重大权益时,必须遵循行政法治原则,依法行事,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规则普遍将特别权力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杂糅在一起,十分不利于学生权益的维护。本文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行政色彩的特别权力关系为脉络.着重从维护学生权益的角度,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定位高校的内部规则。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聘任制的实行使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行政法律关系之外,又增加了民事法律关系,因而教师权益救济制度也应该完善,行政救济方式和民事救济方式应当兼容并行,分别处理不同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生申诉权复苏凸现学校与学生关系性质的模糊、完善学生权的重要.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亦有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学生权体系的全面建构要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类进行建立.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服务合同关系、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管理关系和法人组织内部管理关系。免费教育条件下师范大学生与师范院校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教学服务合同关系、后勤服务关系及公共财产损坏赔偿和学生校园伤害赔偿等方面,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在违规录取、退学处理、开除学籍、不予发放毕业文凭和不授予学位证书等方面,可以对其提起行政诉讼;师范院校的内部管理体现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校园秩序管理等方面,可以向师范院校及其主管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