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课时(一)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出)师:谁来读?(生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生:课文题目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话。题目中有一个双引号。师:你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生:“必须”两个字是用红笔写的。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生: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画画带有生字的词。让老师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努力。评:自然…  相似文献   

2.
案例内容《用数学》练习课(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练习四3~7题。)案例描述〔片断一〕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老师想通过口算比赛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敢试一试吗?(生:敢。)请翻开课本第21页第3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开始。(约1分钟后,老师喊停。)师:你们做了几道题?生1:我做了5道题。师:这是一条信息。(板书:已做)没做的有几道题?生1:没做的有7道题。师:这又是一条信息。(板书:没做的)一共有几道题?生1:一共有12道题。师:这是第三条信息。(板书:一共有)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条信…  相似文献   

3.
【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乘加乘减》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喜欢养金鱼吗?生:(齐)喜欢。师:生物小组养了一些金鱼,这是第一小组养的(出示图1),这是第二小组养的(出示图2),你能帮他们算算各养了多少条金鱼吗?生1:第一小组养了12条,算式:4×3=12。生2:第二小组养了16条,算式:4×4=16。师:第三小组也养了一些金鱼,你们看(出示图3),比较这三个小组养的金鱼你发现了什么?生3:第三小组养的金鱼比第一小组多,比每二小组少。生4:第一小组的金鱼是3个4,第二小组的金鱼是4个4,而第三小组的金鱼比3个4还多2。师:你们真是爱…  相似文献   

4.
师 :从公园发生的那件事以后 ,一 (2)班的同学处处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他们是怎样做的 ?生 :他们平时做到了不乱扔果皮纸屑。 (师板书 :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 :他们不乱倒垃圾污水。(师板书 :不乱倒垃圾污水 )生 :不随地吐痰 ,有痰吐到痰盂里。 (师板书 :不随地吐痰 )生 :他们不在墙上乱写乱画。 (师板书 :不乱写乱画 )师 :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讲得真棒。一(2)班的同学在保持环境卫生时做到了“四不” ,请小朋友看板书齐读一遍。(师板书 :“四不”)你们愿不愿意向他们学习呢 ?生 :(齐 )愿意 !师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听一段保持环境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师: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文中的哪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呢?生: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师:这句话是谁说的?生:小红车主人。(板书:小红车主人)师:小红车主人对谁说的这句话?生:作者"我"。(板书:"我",提示要加双引号)师:"我"和小红车主人素不相识,从未见面,怎么会有联系的呢?生: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次小  相似文献   

6.
引入活动主题师 :今天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份精美的礼物 ,你们看 ,是什么呢 ?生 :公鸡、小白兔、笼子。师 :对了。鸡和兔跑到了同一个笼子里。这节活动课 ,我们一起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 )。深入活动主题摆一摆师 :这只笼子里到底有几只鸡、几只兔 ?(出示例1)“共5只”是什么意思 ?“腿共14条”又是什么意思 ?生 :鸡和兔的只数一共有5只 ,鸡和兔腿数共有14条。师 :一只鸡换成一只兔 ,腿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呢 ?生 :一只鸡换成一只兔 ,腿数增加了2条 ;一只兔换成一只鸡 ,腿数减少2条。师 :请小朋友拿出图片摆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41页。教师甲: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我、们、爱、数学、‖、”然后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六个面,这六个面上分别是:我、们、爱、数学、‖、。师:“我”与“们”在同一个面上吗?生:不是。师:“数学”在同一个面上吗?生:是的。师:在同一个面上,我们就可以说“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观察“‖”与“”有什么不同?生:“‖”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的两条直线却相交了。师:你说的非常棒!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  相似文献   

8.
一、猜一猜:感受分数的存在师:在你们心里,最小的数是几?生:0。师:我把0的“家”安顿在这儿。板书呈现:师:比0大一些的数是——(1)接下来是——(2,3)板书依次呈现1.2.3:师:我们学过的0、1、2、3均可以标在数线上。再往下是几?  相似文献   

9.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菩萨兵》教学片断】师:(板书“菩萨”)大家来读一读。生1:菩萨。师:你知道哪些菩萨?生2:我知道观音菩萨。生3:我知道文殊菩萨。生4:……师:这些菩萨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1:他们都是神仙。生2:他们眉心都有一个红色的圆点。师:我们在电影电视中见过很多菩萨的形象。除了外貌上有这一相同点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共同之处吗?生1:他们都很善良。生2:他们慈悲为怀。生3:他们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师:大家说得不错。一起再读一读。生:菩萨。师:(板书“兵”)再读一读这个字。生:兵。师:兵是指什么样的人?生1:兵是那些在战场上…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十一”长假,你们肯定过得非常愉快吧!小红也趁着假期出去玩了一趟,她很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和碰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呢!(点击课件,出现小红欢迎的界面)二、衣服搭配1.导入师:我们看看,她出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点击课件,出现2件上衣、2条裙子、1条裤子)谁来说说,她有哪些衣服?(生说,师板书:红上衣、蓝上衣、花裙子、蓝裙子、蓝裤子)师:她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装呀?师:小红要从上衣和下装里各选出一件,配成一套衣服,最多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2.学生独立思考,并把方案记录在数学本上。3.四人小组交流方案。4.反馈…  相似文献   

11.
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一个人的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生讨论。)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生2:鲁四老爷呗!生3:还有四婶。生4:柳妈也是的。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人笑)我这…  相似文献   

12.
师:(板书课题)“新型“是什么意思?   生:“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师: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相似文献   

13.
师:(板书课题)“新型“是什么意思?   生:“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师: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相似文献   

14.
(教学生字后 ,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 :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 :(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 :(齐声)池塘。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 :小池塘。师 :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 :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 ,头靠近池塘的那边 ,脚靠近池塘的这边 ,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 :瞧雨点的样儿 ,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 :因为池塘太小了 ,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生 :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 :有点儿晃动 ,雨点会睡得更香。师 :为什么?生 :雨点跟我阿姨家…  相似文献   

15.
这是研究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的教学片段:1.认识长方体。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图):同学们,观察一下,长方体有几个面?生:有6个面。师:有几条棱?生:有12条棱。师:又有几个顶点呢?  相似文献   

16.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教学片段一】师:海面上有时候会怎样?生:海面上有时候波涛澎湃。师:海面上波涛澎湃时,海底怎样?生:(读课文句子)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什么特点?生:宁静的特点。师:很对。(板书:宁静)【教学片段二】师:(课件出示海面静止的画面)浩瀚的大海有时会“发脾气”。大海“发脾气”时,海面上是什么样的情景?生:海面掀起高高的浪,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发出可怕的声音“轰!”生:刮起狂风,下起暴雨,大浪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下面有学生忍不住发出惊叹)师:(课件出示海浪汹涌澎湃的情景)你会用哪个词说这情景?生1:波涛汹涌。生2:波涛澎湃。生3:巨浪滔天。生4:惊涛骇浪。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波涛澎湃)这些词都是讲——生:波浪很大。师:海面上波涛澎湃,这时,深深的海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海底瞧一瞧好吗?(课件创设情境:画面由狂暴的海面逐渐转到黑暗的海底)师:我们现在置身海底了,你有什么发现?生1:海底没有一点波浪。生2:好黑呀,有点儿可怕。生3:静悄悄的。师:海面波涛澎湃,海底却一点波浪都没有,静悄悄的,句中哪个词描写了这种情景。生:(...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一年级上64页~65页。片断一:情境感知,初识加法师:昨天,我们根据这幅主题图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现在,请你根据这幅主题图提一些求“谁和谁一共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生:苹果和梨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能列出算式吗?生:4+5=9。(师板书:4+5=9)师:算式中的“5”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生:5”代表有5个苹果,4”代表有4个梨。师: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松鼠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师:这个问题是用加法解决的吗?生:(齐)是。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荷叶上有几只青蛙?跳下水的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青…  相似文献   

18.
(案例)从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开始认数(分别出示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师:说说它们都是多少元?生:(略)教师出示一袋彩色珠子(橡皮泥制作的)。师:数一数有多少颗?生:1颗、2颗、3颗……10颗。师:把10颗珠子插在小棒上,就像一串冰糖葫芦。10颗珠子也可以说1个十。(板书:1个十是十)师:再拿出一串,现在有几个十,是几十?生:2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二十)师:再拿出一串,现在一共有多少?为什么?生:一共有30,因为3个十是三十。(板书:3个十是三十)小结:大家学得真好!已经知道了几个十就是几十。师:请一位小朋友把双手举起来,说一说,有…  相似文献   

19.
师:这一段写了千里马的什么遭遇?生:千里马食不饱,不能展示才能。师:对。(板书:有才能———食不饱)食不饱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生:“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师:“见”是什么意思?生:显露。师:(板书:美不外见)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生:有,王敏平时跑步最快,但那天没吃早饭,结果体育课上连我这个体育差生都没跑赢。师:俗话说“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怎么行?所以老师平时让你们多读点书,就是为了让你们“吃饱”。(学生及后面听课老师都笑了起来)请大家自读、背诵这一段。师:千里马不受礼待,才美不见,不被重用,都是食马…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