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关上窗,放下窗帘,打开音乐,一曲《橄榄树》像沉稳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流浪,那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过分遥远的话题。一身破旧的牛仔服,手提式绿色的帆布包,一双老式的回力鞋,还有满满一袋自幼珍爱的东西。背上行囊,从此踏上流浪的行程。这是我对流浪者的全部想像,我想像着流浪者如侠士般抛开身前身后的一切名利,独自一人孤寂,满脸落寞地行走,寻找心中的圣地,悲壮地如同余纯顺和他的罗布泊;却不愿看见那些所谓的流浪者们心满意足地背着席子睡水泥管子,捡别人吸剩的半截烟头。然而现实很残酷,它告诉我如今的流浪者只是在家乡混不下去了,在大城市游走,闲了累了还可以在天桥底下来一盘扑克的人物。我失落着说不出话来,真的,我没说错,过分遥远的流浪。  相似文献   

2.
·【名作导读】齐豫在《橄榄树》中深情地歌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张抗抗的《故乡在远方》也深情地感叹:"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我究竟来自何方?""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故乡是一个很温馨的词语,它是可以把人心拴一辈子的地方,也是人生浮沉时的情感寄托。远方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橄榄树     
三毛 《现代语文》2004,(1):10-10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赏析:中外流行歌曲数  相似文献   

4.
青春骆驼     
远古的驼铃摇响。心中的梦想,有一条穿越古今的道路在诗里延伸,有一帧绝艳的风景于心灵深处生长。曾经是多么地向往漂泊,曾经是多么地渴望流浪。远方,对于年轻的生命而言,永远都是一个抹不去的诱惑,想像着那神秘的地方,是何等的美丽、何等的安泰,那里盛产诗歌和欢乐,那里没有空虚和无奈。  相似文献   

5.
橄榄树三毛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6.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7.
流浪远方     
王璐 《同学少年》2008,(1):37-37
我到远方流浪,在难解的古文明语言中徜徉,寻找比远方还远的故乡;我到远方流浪,在尼罗河旁的石碑前静静欣赏,追寻金字塔上闪起的第一缕阳光;我到远方流浪,在弥漫着黄沙的天空下仰望,任凭养育基督的太阳压在自己的肩上;我到远方流浪,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歌唱,记录汉谟拉比法典上被刻下的永恒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流浪的丝路"如果流浪是你的天赋,那么你一定是我最美的追逐……云破日出,你是那道光束,带着平凡的我走过奇迹旅途……"那漫长的丝路,是流浪者苦苦跋涉的旅途,即使永远无法到达传说中的神奇国度,流浪者的心也永远沉浸在"羌笛声、胡旋舞"的梦中。坚定的信念是流浪者生生不息、不懈追寻的动力。满足于现实生活的安逸而毫无追求的人,最终只能对月空叹。只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来,也许是从读三毛开始,我们热衷于使用“流浪”这个词。外地人走在京城青砖绿瓦的老街上,总有自诩为流浪的体验。北大燕园的草坪上,也常有人抱着吉它弹唱:“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但歌者严格来说有流浪之心而无流浪之行。而在不远处,真正的流浪者淡淡一笑,起身而去。每个城市都有或多或少的流浪者,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燕园的流浪者则有些不同,简单地说,他们的流浪是为了栖息。他们没有工作,有的靠偶尔打工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有的我们则根本无法得知他们的生活来源。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甚至学历…  相似文献   

10.
走向远方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移入视野,凭窗的少年又一次憧憬远方。远方,我没有名字的远方。远方——宁静美丽的校园沉醉在深沉的夜色里,亮着一盏两盏桔色的夜读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围坐在篝火旁,捧着香茗,畅谈人生;神采奕奕的自己从容面对各种挑战,不知疲倦……这是一种无言的召唤,来自那遥远的地方,一字字,一句句,一声声,反复着,重叠着,翻涌着。于是我轻轻地说,我要去远方,哪怕一生流浪。可是奶奶却难过起来,说:“不要考  相似文献   

11.
我总觉得“流浪”是一个很酷的字眼。流浪的人一定很孤单吧!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流浪者的故事和图片,总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勇敢。一个人独自去流浪应该要鼓起很大的勇气吧,因为只有孤独和寂寞伴着他们。  相似文献   

12.
流浪远方     
曾经看过这样的场景:已是隆冬,寒风萧瑟,散步的人也嫌冷,不愿到这空旷的地方来,广场上无比的寂寞。那天学校补课,放学时天已黑尽了,风刮在脸上生疼。我为避风绕着走,走到花钟后面,看见几个民工依偎在一起,守着一台老式收音机,也许是快没电了,声音忽大忽小的,但那几个民工却听得很专注,那表情虔诚又神圣。我走近的时候隐约听到几句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是《橄榄树》,我渐渐地走远,在我身后传来的,是几个男人压抑的哽咽声。我从未真正意义上的离开过家,“流浪”这个词对我来说过于陌生了,我无法…  相似文献   

13.
站立的灯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我不是为橄榄树,小鸟,小溪或草原,为的是去寻找一直企盼的黑色家乡。  相似文献   

14.
“流浪”,在这里是对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概括.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唱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到中国大陆当代女诗人伊蕾的吟叹“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现代女性寻求精神家园的呼声穿越时空,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谁知我心     
带着无可抑止的忧伤我再次流浪远方追寻那迷失于风中的梦想我想远方是我最终的方向我想创伤是我最初的模样我想我这一生注定孤身流浪将带血的冰冷诗行刻在心上这个世界叫我的心渐渐疯狂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变奏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我爱好音乐,有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韵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长大的我也增加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6岁的我感到承载的希望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摆脱了那不堪重负的期望,可以轻松、快活地度日了。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却无法找到工作。“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  相似文献   

17.
张炜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关于流浪的书写,包括为了生存的流浪者和精神流浪者。这些流浪叙事的书写,不仅是小说情节结构的一部分,还蕴含着作品现实审视和精神追寻的意义和价值。张炜小说流浪叙事的生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作家自身的因素;文学中的流浪母题的传承;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看到了吗     
我们四个是流浪者:教授、脏彼得、麻袋和埃迪,我们就这样一块儿流浪,不知有多少年了.我就是埃迪.  相似文献   

19.
流浪     
在时间的沙漠里每个人都是流浪者持剑的武士手捧玫瑰的诗人醉眼朦胧的过客用虬发扎成皮带用思想串连脚步疲惫地寻找生命的印迹连同遗落的记忆流浪的旅途中没有死亡,只有新生等到我的躯体化为永恒的尘土我会沿河歌唱流浪$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高一@杨思佳~~  相似文献   

20.
做一片云彩流浪到远方永不改变的是季节和海洋从前的日子一言难尽流淌着的是我对雨季的向往也许年轻的时候你不够明白因为年轻是一种风采青春是一种自在青春是一种自在@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