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师范大学地处四季如春的云南省省会——昆明,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38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抗战胜利翌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复员北返,留昆的联大师范学院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  相似文献   

2.
中华社会大学是1982年3月经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民办大学。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重大问题由董事会讨论决定,经常性的工作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并组织实施。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1985年成立了中华社会大学发展基金会。“社大”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08-109
云南师范大学坐落在“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春城昆明城西,是一所历史悠久、学风淳厚、治学严谨、英才辈出的省属重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抗战胜利翌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建的西南联大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建校66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惟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占地面积725亩,校舍面积45.7万平…  相似文献   

4.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坐落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春城昆明。学校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建校69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十万余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09,(17):4-4
《昆明日报》消息9月1日,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昆八中校园里冉冉升起,2200多名学生走进新学校,开始了自己的中学时光。这也标志着昆八中正式“挺进”北市区,不仅缓解了北市区教育资源的稀缺,还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地处省会昆明市,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是年,在抗日烽火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下设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商学院,同年增设师范学院。抗战胜利翌年,西南联大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解放后,定名为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2月云南师大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云南师范大学。重组后的云南师范大学分为三个校区(一二·一大街校本部、学府路校区、龙泉路校区)。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高校,也是一所在高教改革与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的学校。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中期,一批高等职业大学诞生在中国大地上,但职业大学的办学方向、它的培养目标。它和其他大学的主要区别却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模式,很多学校甚至在走老大学的道路还是开创自己的新路上困惑过、徘徊过。昆大也是在1995年初才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心一意办职大”的口号,从思想上和认识上解决了昆大的办学方向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随着国家教委1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即将步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昆明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职业技术大学,担负着培养云南省、昆明市高级职业技术人材的任务。为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教委教职(1995)15号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的通知精神,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昆明大学申报建设示范性职类大学。昆明市人民政府决定“九五”期间投入专款5079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示范职业大学应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学校党委、行政极为重视,把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作为学校“九五”期间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以此激励全校师生,推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根据“八五”期间发展状况和“九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学校财务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健全学校经费投资体制,完善财务管理规范机制,抓好年度经费预算、资金结算、资产管理,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等主要环节。发挥财务对学校年度经费的投入、控制、监督作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昆明大学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4,(5):45-45
案例概要某英语学校昆明分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的私立学校。学生们在一次学校浴室外排队等候洗澡时,浴室门口的围墙突然断裂倒塌,26名小学生有4名被当场砸伤;其中,  相似文献   

10.
崔文泰 《中学理科》2008,(11):36-39
实至名归——昆明学院昆明学院,听起来很陌生,但昆明大学听起来就比较耳熟,因为挂上了省会昆明这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如果笔者对你说昆明大学只是昆明学院合并前的其中一所学校,而且还是一所专科学校,你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事实是,昆明学院是2007年由昆明市原两所专科院校——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昆明大学合并成立的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和知识经济的浪潮下,高校在积极不断探索如何发展教育产业。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市场营销系认识到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高校培养人才的价值通过企业才能体现。在学校领导下,市场营销系走出校门,拆除围墙,对外联合共建,让广大师生面向社会大市场。这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力量,也为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科研经费,使学校的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为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实现了产—学—研的真正结合。一、合作意向的确立1999年2月,东华大…  相似文献   

12.
瞭望     
《教育》2009,(23)
声音杨玉良:大学不能没有"精神围墙"曾经有个说法,要把大学的围墙拆掉。对此,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提出,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但"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是"保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不仅是企业也是大学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严重的无形资产流失,不可避免地给大学和国家带来损失。通过对大学无形资产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可以达到保护学校的根本权益,产生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昆明学院学报》定位在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报,刊期为双月刊,广泛刊登哲学、政治、经济、法学、文学、语言、历史、文化、教育、心理学、社会学、艺术以及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报还设立了《儿童文学研究》《非主流、非经典、非标准逻辑》《边疆治理研究》《明代文学研究》《昆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教学媒体先进、开放性强的新型大学,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远距离教育系统,由于点多面广,经常处于一种大分散(就学校来说)、小集中(就教学班而言)的态势,因而被人戏称为“无围墙的大学”。这一戏称体现了电大办学的灵活性、教学的开放性和多样  相似文献   

16.
新年寄语     
2010年在昆明学院生命的记怀里注定不会磨灭:这一年,这个校区分散的大学整体迁入了宽旷美丽的新校园。在“昆院人”期盼已久的心中,这是“精神的家园”,是凝聚的讯息,更是兴腾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我要说的这个校园,是夏威夷最闻名的大学——夏威夷大学校园。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美国的学校都没有围墙,这是我们早就得知的事实,所以,写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而冠以一个“园”字,从字义上也许不太确切。但是,我还是不得不用这个词。因为,若说整个夏威夷——檀香山市是一座公园的话,夏大的校园是园中之最;若说美国的大学都是“花园化”的话,夏大电堪称园中之冠。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天津市从总体发展需求出发,打破条块分割,对全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进行战略重组,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构建一个高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倒围墙搞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是这一改革的生动写照。天津市日前已经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了战略调整,把现有的43所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调整为19所独立设置的学校,通过重组建立了5所为辖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社区学院,在普通高校建设10所独立建制的二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四类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大手术”,把450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整为260所,彻底改变分…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人民教育》2020,(5):8-8
“学校围墙”究竟是什么?广东省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李文送《人民教育》2019年第24期《突破学校围墙对教育的阻隔》一文强调要突破学校围墙对教育的阻隔,激发了我对“学校围墙”的思考。一是“思想的围墙”。思想围墙之突破,即是要突破落后的、腐朽的和狭隘的思想,建立先进的、不朽的和开阔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小翠湖”是我校的风景点。根据史料,“小翠湖”原名“梅园”。 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离开昆明之前,为纪念在昆八年主持西南联大校务及表示惜别之情,捐助国立昆明师院国币5百万元,在西南联大新校舍(当时昆明师院,今云南师大内)建一小型花园,并定名为“梅园”。不久就和昆明师院的修茸工作一起动工。到10月,昆明师院已焕然一新,屋舍整洁,道路平坦,梅园中池水清可鉴人。一反西南联大旧貌。据我校的西南联大校友指认,“悔园”就修建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