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批判不仅是大学的内在本性和重要功能,也是大学教学的应有向度和根本品性。大学要胜任知识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发挥自身批判功能等任务,就必须守护大学教学的批判品性,大力倡导理性的"质疑"与"反思",推动大学教学从单纯"传承"向"探究"转型并承担起反省与评论社会的责任,使大学课堂突破固守僵化的范式束缚,成为思想的历险、怀疑和辩论的场所以及涵养师生批判、创新精神及其能力的教育空间,进而使大学不断为社会发展与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思维及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象牙塔"后的大学的功能和责任都在扩展.严格地说大学的"职能"与"功能"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继教学、研究、服务之后,"交往"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现代大学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也是发展着的.守护大学理念,创新大学制度,是大学薪火传承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应有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化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看,当代中国逻辑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发端于1978年提出的"逻辑为四化服务"与"逻辑现代化"等口号.如果说后一口号更多地是在强调逻辑教学与研究自身的现代化,那么前者注重的则是逻辑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关系.在20余年的时间里,当代中国逻辑自身的现代化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逻辑学界对逻辑之工具价值的偏爱与对"现代化"、"现代性"等概念的片面理解,逻辑为现代化服务遭遇了严峻困难.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深入反思现代逻辑在规范性、合理性等基本问题的所见与所蔽,为推进逻辑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参与现代性的构建与批判扫除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4.
大学本质上是融"学术性"与"契约性"为一体的契约联合网络,大学、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是"异质共生与互补"的关系,大学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在于基于交换关系所衍生的"契约性"与"学术性",其本原性质可表述为基于"学术性"的契约之履行过程。大学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学术责任、育人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根源在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大学社会责任履行可通过"学术力量主动"、"市场力量推动"与"社会力量引导"来予以实现。据此,可以构建包含价值根源、实现路径、责任与契约类型等在内的大学社会责任的履约机理模型。大学社会责任的履行要有一个"边界",其治理要义在于"有限度承担"而非"过度活跃"。  相似文献   

5.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之所在,应从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大学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大学教师专业忠诚于学科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同时,以教学学术为切入点,通过完善教学学术评价制度和培育学科文化等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学术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师的理想,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于学术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具有感染、教化、传承、创新的本质功能,是大学科学发展的精神源泉,同时,大学文化也具有开放、协作、实践、服务的社会属性,是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时代与人民的召唤,现代大学文化应发挥其价值整体性,构建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发挥其本质先进性,传播科学民主进步思想;发挥其内涵学术性,突显社会文化建设地位;发挥其交流活跃性,预热和谐社会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的批判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应该以其独立人格完成它的政治使命、经济使命、文化使命与教育使命.大学的独立人格不只表现在大学法人地位的确立与提高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传统的批判与革新之中.大学的批判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为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不良状态进行有效地诊断与防治.由于大学批判功能的缺失,从而出现了一批被体制购买的知识分子、高度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缺少创新意识的知识分子,并且使得学术研究出现了很强的机会主义倾向.大学的发展应建立在自主性与批判性的基础之上,保障学术自由、放松政府管制与确立批判理性的主导作用是大学批判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大学批判功能的存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保持社会完好形象的需要以及克服学术浮躁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无不贯穿着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线。在高深学问、人才培养和引领社会等方面立足于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终极追求;以大学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提升大学的文化扬弃水平和文化创新能力,是大学文化责任的路径选择;既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坚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实现"体用互构",是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取向;既着眼于上焉者的文化之"道",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又立足于下焉者的文化之"器",重视文化发展的应用实践,践行"道器并重",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9.
教学学术包括学术性教学和教学学术研究两个方面,是一个教学实践改善与理论生成互动的过程,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发展作为自身的根本目的与最终归宿,对消解教学与科研失衡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教学学术为大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和指明了方向与途径,并引导与促进大学初任教师把开放交互发展、生命自觉发展、对话批判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学能力发展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定位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的逻辑起点。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为大学定位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的一种外适功能,具有学术性、公益性、公共性、层次性等特性。学术独立以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协调发展以保证大学的多层职能,规范产业行为、建立合作机构与制度是我们对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中国西部地方高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西部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不能实现有机结合;大多重文化理论研究,轻文化的应用研究;缺少规划,缺少有效的措施等。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助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儒家“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教育理念对于形成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提升大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授是大学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体现者,是大学使命的主要执行者。现行评价体制中存在着片面理解教授的学术水平,违背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重量的指标轻质的标准,忽视能力发展的自然规律等问题。要提高我国教授的整体学术水平应该在其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公认的大学三大职能,对于大学的第四职能,有社会阶层再生产说、创造新职业说、社会批判说和引领社会说等,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论。然而通过探究大学的本质属性以及大学职能的演变历程,便会发现大学的组织属性、本质活动以及本质要求三个方面阐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第四职能有着深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论服务型大学的缘起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大学是大学发展的新阶段,源于美国的赠地学院,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继承和发展。服务型大学的产生是大学内部规律演变的必然结果,又是环境和社会需要催生下的产物。培育服务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其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为:关注学生顾客的利益,全面融入社会和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六种文化"异化"现象。从六个视角论述了大学教育文化的整体理解、动态理解和深度理解:从文化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从人的全面主体规定出发来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育人"的过程、功能、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整体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自觉"的视角对大学教育多个层面的适应和变革作动态理解;从构建一种以研究促进教学为目的,承担教学学术责任的教师文化的视角动态理解大学教育文化;从文化积淀的视角深度理解"院校文化";从学科优势积累的视角深度理解"学科文化"。大学教育文化的深度理解有助于文化载体的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职能,科学研究是血液,社会服务是指向,文化传承是理想.四种职能的演变过程及职能定位的变化是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教育理念的较量与平衡,在当今盛行的职教改革的视野下对大学职能及职能定位进行思考,让我们更加明晰大学职能,有利于让我们认识到,职教改革对于大学职能以及两种教育理念融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运行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业型大学概念被引入我国,但对其模式含义的理解却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MIT和沃里克大学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认为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但由于不同大学的研究实力、经费渠道和文化背景不同,创业实现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MIT的创业起点是知识,沃里克大学是社会需要;MIT采用主导式的创业战略,沃里克大学采用变革式的创业战略;MIT是"自下而上"的服务型创业方式,沃里克大学是"自上而下"的公司型创业方式;MIT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沃里克大学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从借鉴的意义看,MIT的创业模式适合于研究型大学,沃里克大学则适合于非研究型大学。对于那些有意向创业型大学迈进的我国地方高校,其运行模式应该以应用研究为起点、以本地区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创业文化,创建集学术和创业于一体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considers contemporary policy claims about “what literacy is” and “what literacy does.” First, the article reviews in-depth the ways in which development discourses define literacy, and the claims made in development discourse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literacy f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 then draw on 24 month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Brazil with 41 highly impoverished literacy students from four literacy programs in two citie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no predictable “impact” of literacy on development. Instead, I show that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literacy depend greatly on the types of literacy and the types of literacy programs made available to students, as well as students’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literacy and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within which they attempt to assert new literacy practi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we should not consider literacy as an actor with some “impact”; instead, we should examine how people use literacy in ways that are conditioned by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s.  相似文献   

20.
高校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以下简称“双高”)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效果和文化传承影响.本文以江西省高校为样本,对1098名“双高”人员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高校“双高”人员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以及他们的入党意愿和态度,并对高校“双高”人员的教育管理提出完善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