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幼儿园一直比较重视家长工作以及与家庭的联系和配合。但仔细分析起来,这种家园合作多多少少带有点"幼儿园中心主义"的倾向,家长工作往往变成了"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支配",联系变成了单向的"信息输出"。针对以上问题,近几年来,我通过"家园联系册"的联系,认为它对避免以上弊端,扭转这些不良倾向,促进真正的家园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园联系册》在教师、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彼此了解、沟通,密切联系。如何写好《家园联系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家园联系册》不同于《家长园地》。《家长园地》面向全体孩子家长,就班上孩子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而《家园联系册》是就某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因此,  相似文献   

3.
“唉!”每次打开天天的家园联系册,我就忍不住一声长叹!天天是个调皮的男孩,集体活动时总游离在外,手脚还难免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招呼”。开学不久,我如实在联系册上反映了天天的攻击性行为,希望家长配合教育。谁知得到的却是家长的投诉,说我对孩子有偏见,把孩子之间的正常纠纷上升到不正常行为,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我通过好几次家访,才让家长脸上重新有了笑容。此后,写天天的家园联系册,就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想想这家园联系册,还真有几分吃力不讨好。第一,问题不能谈,否则家长会产生排斥心理;可一味地报喜不报忧,家长可能会盲目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一旦出现问题又会责怪老师。第二,光讲孩子的行为也不行,还得有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否则家长照样会埋怨老师缺乏指导。第三,有的联系册上不管老师写多写少,写好与不好,永远没有家长的落笔,就算是询问事项也没有回音,一问,“忘记看了!”可要说不写吧,还真有几位家长念叨着。毕竟现在家长大多工作忙,来去匆匆,只有这家园联系册能让他们平心静气地看看老师的教育意见,写点自己的教育想法。唉,这传统的两周一次的家园联系册啊,真是写之寡味,弃之可惜!——摘自一位教师的教养笔记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家长对︽家园联系册︾的参与意识文\申捷《家园联系册》是幼儿园经常使用的与家长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在应用中,我发现家长的参与意识不强,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对我班《家园联系册》的整理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家长方面:1对这种形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而且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桥梁。根据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家长联系册”是班主任用来与家长联络的工具。它在沟通班主任和家长联系,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加强互相配合等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可及时互通“情报”,又可节省班主任“家访”和家长“校访”的时间。“家长联系册”成了一个多功能的真正有利于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的工具。一、通过“联系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在一些班主任的心目中,学生只是…  相似文献   

6.
周桃珍 《山东教育》2005,(33):61-61
家园联系册一个月循环一次,它通过孩子们的手往返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通过联系册,家长与教师都能较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当前发展情况,及时地了解孩子当前的兴趣、困惑及不足,促使老师、家长进一步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当前问题共同教育、引导好孩子。表面上看,“家园联系册”确实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无形之中成了老师、家长的好参谋、好帮手,因为通过它,老师、家长可以直接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由此可见,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接点,一直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年来,家长会成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向家长  相似文献   

8.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完美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那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究竟该如何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总结出三个沟通过程,即"倾听、解释和对话"。  相似文献   

9.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崇尚民主,有的秉持严格,有的提倡宽松。但是,每次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无意间说出一些"气话"。这些"气话",深深地扎根在家长心中,是他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一个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自身素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咄咄逼人。"气话"之一:"你给我……""你给我好好听着!""你给我把作业写了。""你给我把地板擦干净。"……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为了密切家园联系,普遍都将家园联系册作为沟通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交流的主体是教师和家长,幼儿在其中仅仅是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很少能了解教师和家长填写的内容,因而对家园联系册不够关心,有时还会损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家园联系册真正成为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有效沟通,实施针对性教育的载体,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鼓励幼儿参与设计个性化的信息栏目家园联系册封面一般都是全园统一的,由各班老师填写。为了让幼儿更喜爱自己的联系册,我们尝试将里面册页第一页的幼儿基本信息栏目交给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在幼儿姓名这一栏…  相似文献   

11.
我园是农村集镇幼儿园,幼儿都来自小镇及周围农村,家长们很少接送幼儿,尤其是大班,每天接送的就更少,有些家长由于农忙或搞个体经商,连幼儿园举办的家长活动都不来参加,有些家长甚至我们去家访也不一定能碰到他们。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大班试用了“家园联系册”,每个幼儿一本册子,让幼儿每天晚上向父母讲述在园的游戏、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听后在联系册上做个记号,并请家长化一定时间把幼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是家庭里的折射,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形式已呈多样化的趋势。如: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使用家园联系册等等。我认为,在多形式、多渠道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的工作中,幼儿园里设置家长阅览室不失为是一种好形式。第一,能促进家长幼教理论水平的提高。现在,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家  相似文献   

14.
路岩 《班主任》2015,(2):34-35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会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学校教育的效率,更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家庭中的生存状态。因此,开好家长会,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下面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谈一谈我对家长会的认识和操作方法。家长会,相亲相爱的"谈心会"家长欢坐在一起,毫无拘束地畅谈自己对孩子  相似文献   

15.
家长朋友:这封信,我想和家长朋友们探讨"家长怎样主动和老师配合"的问题。教育孩子特别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近些年,学校从关门办学发展为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大量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然后又进一步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人、教育的生力军,开始走向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在家校合作中,我为什么强调家长要"主动"和老师配合呢?  相似文献   

16.
快考试了,总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来,向我诉说孩子怎样怎样不听话,不爱学习,有多少多少坏习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使孩了完美起来的教育捷径。我总是笑一笑,说:“你的孩子是世界上非常完美的唯一,耐心和细心可以化解一切。”  相似文献   

17.
许燕 《教学随笔》2008,(5):24-26
“家校本”即家校联系册,用来记录孩子们每天的家庭作业及老师的通知或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以及家长对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情况的反馈、签字,或老师对学生在校情况及家庭情况的评价或反馈。它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本子。  相似文献   

18.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19.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结合班级实际,我开展了"送锦囊给家长"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家校联系沟通的渠道方式众多,家访、"家校通"、家校联系册、家长学校、短信、电子邮件、QQ交流等,但这还不足以替代家长会的独特功能。因为家长会才是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乃至学生与家长面对面共学共修、释疑解惑、互助提升的主要桥梁。家长会有校级(全校或分年级、分专业系部召开)和班级家长会两种,最为普及和灵活的形式是班级家长会。一个班级只有几十人,班主任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有比较权威的地位,集中起来相对容易。但是,要开好家长会并非易事,必须有自己的策略,做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参会的热情,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