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英语词汇的隐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在科技语言的发展中发挥了它的认知作用,是创新科技词汇的一种有效手段.从生活概念到科学概念,又从科学概念回到生活概念,循环往复,隐喻就是一座横跨不同范畴的认知的桥粱.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汉英语言中"酸"味觉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表明:汉英语言在"酸"味觉隐喻化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思维层面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酸"的投射范围主要包括五大经验域:听觉/视觉域,情感/心智域,生活/时间域,性格/方式域,性质域;汉英"酸"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绝大部分相同,但其隐喻意义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隐喻在科技语言的发展中发挥了它的认知作用,是创新科技词汇的一种有效手段。从生活概念到科学概念,又从科学概念回到生活概念,循环往复,隐喻就是一座横跨不同范畴的认知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隐喻既是一种外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思维,是人类感知世界与形成概念的重要方式.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喻性投射,按照概念隐喻源域的不同和投射方式的差异,并以汉英隐喻性谚语为语料对概念隐喻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概念隐喻对人的认知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对抽象事物进行理解和表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汉英谚语多数具有隐喻性,其句式简洁、寓意深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蕴藏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经验,对概念隐喻的认知类型及应用特点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隐喻无所不在,在新闻语言中也不例外.体育新闻语言常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构建体育赛事典型特征.本文就汉英体育新闻语言实例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即战争"的隐喻概念进行分析,详释其认知基础和功能,说明战争概念的源域特征向目标域映射的宏观和微观过程,以此体现隐喻是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思维模式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词序及句子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汉英思维模式差异,概述了在其影响下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序及句子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入地认知和正确使用句子。  相似文献   

7.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能够体现该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由于汉英民族思维结构和生理构造特点的共性,汉英谚语以及人们对谚语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类型特点有别,导致了汉英谚语在形式和语义上呈现出个性差异。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音韵节律的类型学特征做一般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文化、地理和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汉英语言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对中西方整体性和分析性思维差异在汉英习语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思维和语言的内在关系,因为作为汉英语言和中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语,既是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典型例证,又是这种差异的强大的凝固和模塑力量.  相似文献   

9.
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也支配着语言。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的差异。翻译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科技翻译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吴倩 《华章》2012,(14)
隐喻处处皆是,并存于人们的语言和思维中.吸收和借鉴中外隐喻研究成果,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空间隐喻的个性,更好的解决其差异,对人类概念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汉英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本文通过实例强调汉译英时,要考虑汉英思维差异,采取一定手段,以使译文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2.
汉英思维差异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汉英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思维模式.分析汉英民族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走出"汉语思维模式 英语语法"学英语的误区,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3.
色彩词语具有联想性和比喻性特征,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联想意义。从语义学、历时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差异迥然的黄色为例,分析可知汉英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在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语义扩展而形成产生了诸多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色彩隐喻用以表达概念、状态或情绪。研究表明隐喻思维是汉英色彩词汇语义扩展的内在机制,是人类隐喻化认知在语义领域的凸现。  相似文献   

14.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5.
认知范畴与范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事物分类的心理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概念的形成以认知范畴为基础,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人们通过概念化能力构成了概念体系,从而决定了语言的意义,因此,语义不是客观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以外,而是客观现实和认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语言结构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汉英语言在丈字结构及其发展、词语构成、使用与理解、句法和语篇结构上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互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进而探讨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在语言上呈现出的主要差异,指出学习和掌握中西不同思维方式如何作用于各自的语言,并引起哪些语言现象,对汉英互译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时间概念是通过空间概念来投射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时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涉及时间概念的隐喻表达式,来说明汉英民族在建构时间概念时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入手,分析了影响汉英语言表达差异背后的民族思维差异,并联系实例论证了这些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实际指导意义,从而在分析中西思维方式不同的基础上探讨汉英对比翻译.  相似文献   

20.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其语言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思维差异。思维差异反映着讲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来形成的语言倾向。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汉英两种语言亦不例外。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篇章布局等方面的影响着手,研究汉英思维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