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民间节日众多,每年的大小节日多达几十个,在节日里人们尽情娱乐、享受生活,节日饮食也因此丰富多彩、颇具特色,具有祈福馕灾、追思古人、崇信宗教等深刻的文化内涵;节日饮食的制作和价格也具有时效性强、价格偏高,造型别致、力求新鲜等有别于平时的鲜明的经营特点。  相似文献   

2.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印迹.西方节日由于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本文就这四个节日谈一谈西方节日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3.
唐代节日特征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代是我国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经过唐人的传承、创造和参与、享用,节日文化和节日生活呈现出新兴节日、新兴节俗迭起,狂欢色彩浓厚,户外活动频繁,宗教因素普遍存在,节假日广泛设置,胡风弥漫等时代特征.节日时代特征的出现与整个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它既是唐代社会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其缩影和表征,还是影响唐代社会整体面貌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我国苗族的重要聚居区,苗族传统岁时节日活动非常丰富,它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那里保存着各类民俗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以及历法等文化遗产;它不仅在苗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具有民俗学等人文科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代农诗中的节日风俗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农诗内容广泛,但反映民间节日风俗的颇为寥寥,这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诗人群体脱离民间的历史折光。民间节日风俗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反观社会现实和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以唐代农诗所涉及的民间节日风俗为视角,通过典型的民间节日风俗事象的剖析,昭示唐代民间节日风俗情状及民众心理。  相似文献   

6.
节日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其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性格和独特的价值观。元上都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一些与皇帝活动有关的重要临时节日、宗教节日和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节日等。节日的多元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7.
郑利 《教师》2010,(12):14-15
一、运用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能性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有的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  相似文献   

8.
彝族节日源远流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节日有的源于自然崇拜 ,有的源于生活生产习俗,每个节日都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这些节日能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不同程度的表达了人类的功利主义,于是这些节日便具有了团结奋斗,战胜困难,调节生活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五月是个节日密集的月份,有国际劳动节、重要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年轻人的青年节,如果在香港,还有个佛诞日。但我想我们应该记住一个"洋节"——母亲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节日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民俗传统除旧布新,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众多的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也就此得到发展.民间美术作为节日文化的表征物,承载着鲜明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分析目前的文化环境,可以得出:民间美术作品创作和节日文化创建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本文以彩灯艺术为例,探讨民间美术和节日文化如何实现了双赢,并论述它们在目前实现新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常识的学习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传统理应作为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了解的常识.本文围绕英美传统节日"母亲节",介绍相关风俗文化,并结合小学五、六年级课本知识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节日分为宗教节日和公历节日,鲜明地反映着俄罗斯文化。本文只谈俄罗斯公历节日。  相似文献   

13.
笑,作为人类对自我存在深度体验的一种方式,其价值意义向来被人们所轻视.到19世纪中期,开始有多位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讨论笑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尼采关于笑的理论即是其中不为人所关注却是最深刻的一种.尼采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笑与人的生命力培育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尼采最早指出了民间节日的狂欢性质.尼采这种对笑、民间节日意义本体论性质的阐扬,给巴赫金以极大的启发.当然,在整个狂欢理论的构设上,巴赫金对尼采的观点亦有重要之修正.  相似文献   

14.
王尧 《职业技术》2007,(4):68-68
1我国传统节日旅游产品类型1.1传统宗教节日的旅游产品过去人们参观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景点的目的主要有:降香拜神、掷抽签、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观戏买物、品茶闲话等。宗教性  相似文献   

15.
官方节日是与民间传统节日相对立的一种节日类型,学界一般认为它出现在民国时期,从现今人们对唐宋节日分类研究以及对该时期节日活动内容、参与者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官方节日似应出现在唐玄宗时期,至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唐宋时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7.
从民间信仰、节日化、民间学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的英雄崇拜。土家族的英雄崇拜源于巴人,英雄崇拜成为土家族化的重要特征,至今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哈尼族梯田是文化生态学的典型范例,也是哈尼族文化的本根。节日庆典是哈尼族传统文化赖以延续展现的重要载体,也从根本上从属于梯田稻作礼仪,它既是世俗的节日,又是梯田农耕程序的标志。因而梯田农耕祭祀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们把村泰民安、五谷丰登的愿望融入宗教情感之中,一代复—代虔诚地举行古老而简单的农耕祭祀礼仪,使这种宗教祭祀成了梯田文化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19.
节日文化中凝聚着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表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观念、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等,节日还是歌舞娱乐、敬族祭神、饮食、服饰等民风民俗展演的舞台,研究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对进一步了解、研究民族文化的特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思茅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是共同的生活、相似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的交流,使文化的发展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表现出很多共同的特性,节日文化的发展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和缅甸。西盟佤族节庆活动就是大型的宗教活动,现为大多数佤族所认可的节日有:新米节、播种节、“崩南尼”、接新水、“穷克落”(拉木鼓日)、过大年、接新火等。佤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节日有其重要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功能;增强村社联系和娱乐功能;增强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功能;满足佤族群众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繁荣佤族地区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