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百年来一直“国守”在明城墙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南京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主城区人口拥挤、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城市通病”越来越成为制约南京加速发展的“瓶颈”.2002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河西新城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河西新城已具有城市新中心的雏形和框架.目前,河西新城已经成为南京发展潜力巨大、人居环境优美、功能品质一流的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下,报业的区域化是相对于传统报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四级办报”的体制,其发展区域与行政区划高度一致的状况而言。报业的区域化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进程密不可分,或者说,报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报业区域化本身就是经济区域化中特殊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报业市场,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报业区域化的基本前提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区域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其江苏各市和安徽东部,一般称为“南京经济圈”。在南京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的条件下,南京的报业是否…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徽文化的多种图书文献中,徽州契约档案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徽文化文明系统的历史记忆库,这些浩瀚的契约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最值得深入探究的,莫过于字里行间所展现的徽州人民古朴而独特的经济诚信观.  相似文献   

4.
4月30日~5月6日.一场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城市文化交流盛会将在南京举行.古城西安理所当然也在受邀之列。作为发起城市.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织的“2003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活动中进入前10位,充分说明了南京在继承历史、传播历史并以此促进现代化建设中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相对封闭独立的具有优良人文、山水景观的区域,其徽文化“新安文化”灿烂辉煌,商贾遍中国,文化促进了商业发展,商业给徽州注入了雄厚财源。加之“徽骆驼”的吃苦精神,成就了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水墨画卷——徽派建筑,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文章从徽州民居建造型式、手法、基本要求入手,分析徽州民居的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及地方材料的合理利用,建筑物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意在对徽派建筑保护、修缮、利用方面有所作用,引起部门社会对徽派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清乾嘉时期“扬州二马“及其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晋图学刊》2001,(2):75-77
清乾嘉时期,由于徽商在扬州的兴盛,寓居扬州的徽籍藏书家不断涌现,“扬州二马“是其代表人物.本文论述了“扬州二马“主要生平事迹及藏书经历,旨在说明,在扬徽籍藏书家是清乾嘉时期扬州地方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南京经济广播电台现有工作人员34人;每天24小时全天候播音,有些“王牌节目”在南京家家必听;每年向总台(南京人民广播电台)上交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180万元;34人的工资、福利、事业费全由自己负担;新创刊的《南京经济导报》为南京人开辟了新的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经济台信息中心也将在近期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献、文书繁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与敦煌学、藏学并称的中国三大以地域命名的学科--徽学,是以其至今存世繁富的徽州献、书为依托、为根基。究基繁富的原因,盖出于其特定的地域历史社会条件,即特定的徽州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环境,以及二结合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9.
徽州文化特色鲜明而突出,具有文化的“活化石”、汉民族文化“标本”的重要价值,应当作为文化生态予以保护。文章通过详细分析保护徽州文化生态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重点探讨了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模式建设,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平 《兰台世界》2013,(12):15-16
明清以来徽州会社的兴盛有经济、信仰等多方面原因,这些会社的突出之处在于其祭祀和信仰特征,因此祭祀祖先、供奉人物或神灵在各种性质的会社中均极为普遍.然而徽州会社及其迎神活动的兴盛给社会风俗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徽州民生档案给我们的昭示是多方面的.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出现了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部分国有企业转型成为股份制企业等新情况.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格局必然要造成档案所有权的多元化,档案信息正在从"国家资源"向"社会资源"进行战略转移,所以要从源头上加强民生档案的资源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12.
景志刚 《视听界》2002,(3):20-20
《南京零距离》开播100天了。回想当初:选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推什么样的主持人,多大的体量是合理的,摆在什么时段是恰当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选择。一、内容选择。作为一档“面向南京、宣传南京、服务南京”的新闻栏目,与南京市民的“零距离”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因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随着被国家工信部选为首批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南京市出台“促进信息消费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作为试点城市的南京,推进信息消费方面还要迈大步,做更多的事.电子商务发展“势如破竹”近两年,电子商务以破竹之势席卷了南京零售业,且不可逆地改变了百姓的消费习惯和商家的营销习惯.  相似文献   

14.
吕仁仲 《中国广播》2007,(11):35-36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的苏浙沪问经济互动日趋频繁,目前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举世瞩臼的“第六城市群”,也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建直一个服务于本地经济成长的广播平台,从而为长三角的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此,2003年由尢锡经济台率先倡议,同时得到上海第一财经、浙江经济台、南京经济台、宁波经济台的积极响应,作为五家发起单位倡议成立“长三角经济广播网”。  相似文献   

15.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现将这组文书的形成背景、内容形式及其价值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一、日新月异的南京江宁新城建设 近年来,江宁区建设局明确了“把江宁建设成为南京主城最重要的产业区、科教区、生态区、居住区,最终发展成为南京经济实力最强、各类生产要素最活跃、发展空间最广阔、最具有特色的新兴城区”的城市发展定位。为打造江宁的外部投资环境,推进江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这一发展定位目标,局领导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奋战在第一线,先后完成了府前、章村等“城中村”改造,建成东山步行街、竹山电子街、  相似文献   

17.
在长江三角洲打造一张经济类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 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在江苏省会南京 ,报业大战从一毛钱一份报纸开始贴身“肉搏” ,一年多时间下来 ,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重新“洗牌” ,《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在南京早报市场上站稳了脚根 ,有发行量 ,但不赚钱。广州同行说 :“广州是三大报一统天下 ,南京是八张纸混乱江湖” ,由于惨烈的价格大战 ,在南京报纸市场上 ,《经济早报》停刊 ,《江南时报》退出南京转移到苏州 ,《江苏商报》从综合性报纸转向 ,目前价格大战有从南京向苏锡常地区蔓延的迹象。在杭州 ,《浙江日报》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徽州文化的深入研究,对徽州文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徽州文书的分布情况,谈出个人的见解徽州文书是如何展示出徽州文化风采的,提出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好徽州文书,将会使徽州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认为如果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与大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路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省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现将这组文书的形成背景、内容形式及其价值作一简介。地处安徽省南部山区的黟、歙(含今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含今黄山市屯溪区)、祁门、绩溪县以及今划入江西省的婺源县为古代徽州主要地区。这一地区在秦、汉设歙、黟二县,汉末为新都郡,隋改立歙州,唐代后境内六县定型。北宋末年,平方腊起…  相似文献   

20.
文章借助徽州历史档案,运用社会记忆理论,从社会记忆的触发功能、传承功能、证实与补正功能、形象展示功能和选择张扬功能等五个方面对档案的社会记忆建构功能进行了阐发,旨在为档案记忆理论研究提供一点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