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次公等人的苏诗四注不断有注家加盟,逐渐发展为五注、八注、十注、百家注,又由原来的编年注演化为分类注,最后形成《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该注本有汇集众家注释之功,但亦有任意删削旧注的短处。该注本的“增刊”部分重收了部分被删的旧注。集注中最重要的注家赵次公主要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解释苏诗,重点在注典、释意、评论三方面。这种注释方法,能总结苏诗的创作特长,但也有失于考证事实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关于翁方纲与宋椠《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已有学者撰写长篇专文论述:潘美月《谈宋刻施顾东坡诗注》(《故宫文物月刊》 1985年2卷10期)、拓晓堂《翁方纲藏:宋刻本<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嘉德通讯》 2004年第4期);另有数篇文章提及:刘尚荣《宋刊<施顾注苏诗>考》(《苏轼著作版本论丛》,巴蜀书社,1988年,页87-102)、唱春莲《施顾注苏诗(善本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9月23日第7版)、赵前《谈谈陈澄中先生旧藏宋刻本<注东坡先生诗>》(《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一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页173-179)、刘佳、樊庆彦《翁方纲与宋椠<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光明日报》2012年2月13日第15版)等.本文补苴罅漏,请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3.
宋人注宋诗的注者常参与原集的编纂。任渊的《后山诗注》与胡穉的《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在别集的最初版本已失传的情况下,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任渊的《山谷内集诗注》、史容的《山谷外集诗注》将原集由分体改为更佳的编年排列方式。这些注本都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任渊的《山谷内集诗注》、施宿的《注东坡先生诗》题下注、李壁《王荆公诗注》所作校勘,用以参校的材料可信度高,且慎于改动原文。李壁《王荆公诗注》还进行了辨伪。宋人注宋诗所引佚书,亦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学家、诗人翁方纲所撰《苏诗补注》,以宋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校勘并补全查慎行所录施、顾原注,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苏诗补注》又针对施、顾原注、邵长蘅等的补施注及查慎行补注中的错漏,以考证的方法作了精辟的补注,在语言解释、历史解释、心理解释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是宋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最为重要的注本之一,它上承《门类增广十注杜诗》的旧注注文,下启“千家注”系列的主体格局,是追溯注家来源,考察注文消长的重要依据.今存“百家注”卷四至卷五间有缺叶补刻现象.本文对缺叶补刻所据之本进行了推测,并力图归纳“百家注”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简称“分门注”)的注文关系,从而探讨今后“百家注”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汇集了宋代王十朋集百家分类注、施顾注、清代邵长蘅等补施注、查慎行注、翁方纲注等苏诗旧注,选用了较佳的版本,保存了珍贵的苏诗旧注资料,并对旧注的引文错误进行了考订。冯应榴受乾嘉时期重考证的诗歌注释风气影响,将史实考证的方法融入到以史证诗的诗歌解释思路中,对旧注的人物、事件、地理、职官、编年等方面作出了补正。冯应榴的合注,是苏诗注释史上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顾廷龙1985年6月18日写给钱存训的信,特别是对《集韵》、《注东坡先生诗》两书的评论,以及信中反映出的顾廷龙古籍版本目录学的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家图书馆所藏清代严虞惇、钱廷锦手批《东坡先生诗集注》三十二卷,此前曾先后为翁同龢、黄裳所收藏。严、钱二人均多次评点苏诗,用力颇深,精见迭出,从中亦可见出二人诗学之异同。翁、黄二人对此批本并多所题跋,不仅可以据此梳理评本之流传,也可管窥翁氏之内心活动及时代政治变幻。因而此评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批评与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李香岩手批纪评苏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纪昀评点<苏文忠公诗集>是直接批在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里,晚清李鸿裔(号香岩)又在纪评<苏文忠公诗集>上施以批语,本文即对此苏诗查注、纪评和李批进行评介分析,梳理纪评特色以及纪评、李批之异同.  相似文献   

10.
乾嘉时期的学者沈钦韩善于补注经、史,尤重于地理、职官典制、史事的考据,他的这一学术特点亦贯穿于诗歌注释中。《苏诗查注补正》作为沈的代表作,对苏诗查慎行注的地理、职官典制、史事等方面进行了严谨缜密的考据,纠正、补充了查慎行及前代其余苏诗注家的大量错误和疏漏,形成了以考据注诗的特点,在苏轼研究史与清代诗歌注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文概括了胡适藏书的数量、特点、来源及影响,阐述了胡适开放式的藏书思想,兼及其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期间的言行及功绩,足资图书馆工作者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2.
王新荣 《图书馆论坛》2011,31(5):31-33,90
介绍博尔赫斯的图书馆生涯,从图书馆学的角度对小说《巴别图书馆》和《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以及诗歌《关于天赐的诗》加以解读,并与现今图书馆学的发展作对照,揭示博氏作品对图书馆学发展的意义,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图书馆学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网络的新闻传播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国飚 《新闻界》2009,(2):35-36,91
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概念,对不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进行了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新闻传播控制的策略,对制定具体的网络新闻传播政策和规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伦明以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古旧书业经营家等身份被后人所知。他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在“纪事诗体藏书家传”的一系列著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对该书整体内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肯定其承前启后之功,同时也指出其“笔记体”的局限性,最后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S的信息资源配置自组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配置的主体、客体、配置过程和配置机制等构成.文章利用CAS理论对信息资源配置进行了探索,在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和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资源配置复杂适应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胡适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通过创办报刊“谈”政治,从而实现自己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本文拟从胡适创办的报刊入手,分析他的角色位置和个人意识,虽然他的话语建构带着精英的色彩,人格的独立使他将目光关注到大众,却并未和大众站在一起,但自由宽容的态度以及独立超然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成晴 《档案学研究》2019,33(1):126-131
苏轼的制诰文同其他苏文一样,皆“相时立说”,浸润着其思想与见解的精华,被韩淲誉为“制诰之杰”。苏轼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雄深秀伟”的制文风格,对两宋掌制诰者影响深远。起自北宋苏轼之弟苏辙及亲炙后学孙觌、翟汝文,历李纲、周必大、林之奇、刘克庄、真德秀等数十位掌制诰的文士,皆能看出对苏轼制文的模拟。诸人有意识地在制文全篇、文章结构、句段、词汇、用典等方面加以借鉴“仿造”,或因袭原文,或模拟化用,共同汇成了苏文在两宋接受史上一支未曾受到关注的潜流。  相似文献   

19.
在胡适一篇日记中反映出了胡适关于图书馆的重要性、图书馆应有独立馆舍、如何保证购书质量、怎样改善藏书结构、图书馆应对馆外读者开放以及聘什么样的人当馆长等问题,反映了胡适的图书馆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明 《图书馆杂志》2006,25(11):76-78
《玉琴斋词》为明末清初才情横溢的余怀所作,词藻艳俊凄丽。其稿本经清代吴伟业、尤侗、顾广圻、孙星衍等诸多名家题跋,并由曹寅、马瀛、丁丙等人递藏,属古籍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