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城     
放假随着父母回了老家。 老家是一座小城。这里没有江南小镇那么富庶,甚至可以说还有些穷困。小城似乎沾染了些许东北风味。人们总是大大咧咧地交谈,从来不掖着、藏着,不似江南人们的小气与精明。我总爱回这里。似乎在这里待久了,人也如被大渠中的碧水荡涤过一般,变得透彻发亮,潜藏的城府仿佛也被冲淡了。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回吉林老家,父亲告诉我,新修建的彩虹桥通车了,再到江北就方便多了。一条江把小城分为两半,我家住江南,唯一的一座桥离我家很远,所以很少过江去。江北对我来说一直很陌生。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回吉林老家,父亲告诉我,新修建的彩虹桥通车了,再到江北就方便多了.一条江把小城分为两半,我家住江南,唯一的一座桥离我家很远,所以很少过江去.江北对我来说一直很陌生.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旧事里都萦绕着花香。说起来,老家也算是一座南方小城,有碧水,有青山,春天时,常有闲下来的农妇上山采野花拿去小城里卖。小山秀气温柔,多被松树覆盖,终年常绿,而一到春天,翠绿中就会点缀着殷红——那是成片的映山红正绽放。此外,兰草也是常见的,这是农人们最喜欢掐的野花,也是小城里的人们最喜欢从街边买来用清水插养的。  相似文献   

5.
江南之恋     
一颗水晶心,闪烁着江南小城,水村山郭和楼台时常牵着记忆的风筝,牵着小城的梦幻。长长的线,长长的思念,长长的河水流动江南的渴盼。明月窗前,一枝桃花斜生着你的笑靥,古典的小城斜生出春意缓缓。炊烟像是谁冬夜里的轻怨,如一条幽径升上渐蓝的天。谁的门窗锁紧春天的轻寒,薄暮已散,灯火照亮笛管,明月远离屋檐,小城瞩珊的走出黝黑的门槛,身后的车铃声如花朵拨动了青春的细弦,曙光晕红了江南小城的额。一朵朵红伞温暖了小桥流水,温暖了小城的心;一朵朵浅笑浮动了流水小船.浮动了小城的轻歌(一朵朵幽韵钱调开满了丝竹管弦,加…  相似文献   

6.
很多旧事里都萦绕着花香。
  说起来,老家也算是一座南方小城,有碧水,有青山,春天时,常有闲下来的农妇上山采野花拿去小城里卖。小山秀气温柔,多被松树覆盖,终年常绿,而一到春天,翠绿中就会点缀着殷红--那是成片的映山红正绽放。此外,兰草也是常见的,这是农人们最喜欢掐的野花,也是小城里的人们最喜欢从街边买来用清水插养的。  相似文献   

7.
圆桌     
回乡记国庆长假,我回了一趟老家——安徽的一个江南小城。每每想起它,眼前总会浮现出"烟波细雨横舟楫"的宁静画面,然而这次回去却多了几分躁动。笔者抽空去看了市郊一个低价楼盘。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开发商以其"聪明才智"打了个擦边球。先是提交了一份创办双语学校的计划,并以此圈了  相似文献   

8.
品味老家     
许多事,早已忘怀;许多事,落满尘埃。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老家是最美的地方。长大了,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在中国、在世界还有许多许多比老家还美还好的地方。但不知为什么,老家就像无法割舍的"多味瓶",苦也是她,甜也是她;哭也是她,乐也是她;恨也是她,爱也是她。人说江南鱼米乡,我说老家胜江南。老家是著名的中国枣乡之一,盛产  相似文献   

9.
我七岁那年,父亲南下深圳创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江南小城,这还是件出格的事。小院里的人们对我和母亲轻慢起来,院里的小孩不被允许和我玩耍,我突然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
从小城赶回老家,吃晚饭的时候,树上的知了叫得正欢。  相似文献   

11.
同桌茄子     
高中时代,我一向不是个用功的学生。 父母在北方工作,把我扔在这座江南小城任我“自生自灭”。我乐得清闲,天天吹着口哨,嚼着口香糖,上课画美女、下课看帅男。晃晃悠悠到了高三。  相似文献   

12.
丁岚 《家教指南》2006,(12):4-6
有舍才有得隶属苏州市的张家港,是个富裕的江南小城,但钱玉芬一家的日子,却一直过得紧紧巴巴。钱玉芬生于当地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文化的丈夫王国忠心灵手巧,年轻时靠自学成了当地一名小裁缝,钱玉芬则一直在家以种菜为生。随着两个儿子的先后出生,家里的经济愈发紧张。两个儿子上小学后,学费成了家里最大的“开销”。为了给儿子提供读书的经济保障,钱玉芬想到了外出打工。1986年春天,王国忠和钱玉芬把两个儿子留在老家,去了当时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在那里开起了裁缝铺。到甘肃后,聪明的王国忠将从江苏老家带去的一些时装书上的服装样式,以…  相似文献   

13.
座位     
我住在一个靠海的小城 ,小城亲吻着海 ,海也拥抱着小城。小城有一辆公交车 ,每天往返于小城的两端。潮涨潮落 ,上车下车。小城的人们同海浪一起拍打着生活的节奏。小城的公交车很老了。近几年 ,公路上多了许多的小轿车 ,而明显很老的公交车依然往来于小城的两端———因为人们像爱大海一样爱它 ,因为公交车上有一个特别的座位。这是一个近车门靠窗的座位 ,特别在于它有一个红色的布垫 ,布垫上用白漆写着四个字 :幸福座位。对于这个幸福座位 ,我这个住在小城最北端的乘客 ,公交车的长期乘客 ,对于这个特别座位的来历 ,我是最清楚的。两年前 ,…  相似文献   

14.
茅山脚下,大圣塔畔,山水滋润着一座江南小城,一颗闪亮的明珠——句容市实验小学就镶嵌在城市的中心。学校以社团组织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平台,先后成立的30多个社团。在少先队、文学、数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塞外江南,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美丽的小城,它就是我们天马的故乡——伊犁。她风景绮丽,牛羊肥壮,驰名全国。著名的伊犁河哺育着我们伊犁各族人民。在我们城市西南有一个新型的经济开发区,一幢幢  相似文献   

16.
江南蓑衣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  相似文献   

17.
若到江南     
若到江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从小在外婆家生活,处在中北方,我总是渴望能回到江南老家望一望。我爱江南,也许是本身就有江南血脉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8.
第51次折叠     
2000年秋天.高考落榜的我不甘心在甘肃老家的小城呆一辈子,便到沈阳投靠一位远方亲戚。  相似文献   

19.
小城作为乡村与城市的信息交流“媒介”,呈现着明显的过渡性色彩。蔡崇达《皮囊》里的泉州东石镇有属于闽南的独特地域风俗,体现了小城镇所共有的生存状态,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共存,保守和开放同在,人们在新旧文化中“夹缝生存”,以游离的生活状态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本文以文本研究为方法,从小城景观建构、小城人物性格塑造、小城人物的精神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在《皮囊》非虚构写作中表现出的小城情结。这些“城与小城的流浪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存处境与精神状态的缩影,集中了传统秩序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具体的文本分析则有助于解锁蔡崇达文字的情感密码,完成作家文本的文化背景溯源。  相似文献   

20.
余生     
<正>江南,二月早春。贯穿小城的河,沿岸的柳树蒙上一层灰绿。在桥头一坐,看水中倒映的桥影,看桥上过往的行人,透着潮气的木桌上,是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撒着细碎的虾米和胡椒,薄至透明的面皮在汤水中上下浮动。生长在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城中,习惯了水乡的朴素温和,多年后的数个晚上,在异乡度过,却无法忘记家乡的景。暮色微微,水在那里,桥在那里,不大,不小,不远,不近,不耀武扬威,不唯唯诺诺,搭配得极为妥贴。长大后的我,不知为何,时常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