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恨歌》的风格绵密细腻、婉转悠长,这与作品的叙事话语女性化以及叙事的空间化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长恨歌》绵密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运用叙事学理论对白居易《长恨歌》进行叙事学分析,可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长恨歌》叙事语言的有机构成,通过“隐喻”“转喻”的符号理论具体阐释;分析《长恨歌》象征对叙事的推动;从故事角度把握《长恨歌》的故事线索,分析它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6,(1):37-40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剖析《长恨歌》的叙事结构,认为诗歌中蕴含着多重主题:一是对唐明皇荒淫生活的批判,同时对两人爱情的歌颂;二是视杨贵妃为红颜祸水,但对其遭遇又表示同情。多重主题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复杂而矛盾的思想状况及复杂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把《长恨歌》定义为一首爱情叙事诗 ,化用当代叙事学的有关理论 ,同时又紧密联系叙述内容本身 ,对其诗性表达形式进行了剖析。《长恨歌》的形式构成包括分别由十分丰富的功能构成的现实世界和神话世界两大序列 ;叙事聚焦表现为由唐明皇到杨太真的切换和位移。  相似文献   

5.
吴伟业的《圆圆曲》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在题材和叙事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圆圆曲》对《长恨歌》不只是继承也有所发展。从主题上讲,《长恨歌》是以国事写情事,而《圆圆曲)是以情事写国事;从结构情节上讲,《长恨歌》采用传统的与时间同步的顺叙结构组织情节,而《圆圆曲)借鉴了戏剧、小说的结构手法,在叙事结构方面有所创新;从语言风格讲,《长恨歌》明丽流畅,《圆圆曲)富葡精工,有着不同的风格面貌。对于歌行体的发展,两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来考察《子夜》的结构,会发现它具备了“横剖面”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故事空间化、主题空间化、人物空间化。作品淡化了时间线索,强化了空间线索,章与章之间通过空间的转换进行衔接,每章之中又分为不同的场景,不同场景之间以空一行的空白作为分隔标志,完成从一个场景向另一个场景的转换。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子夜》的叙述结构,给我们重新解读、评价《子夜》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空间角度来看《子夜》,让我们看到了从时间角度(或故事角度)所看不到的东西,发现了其独特新颖的叙事结构。这种现代性的叙事结构与作品中的主题、人物相契合,带有现代主义小说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7.
唐代传奇创作对《长恨歌》叙事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先生认为白居易之《长恨歌》与陈鸿之《长恨歌传》“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是诗、传结合构成传奇的一种体式。这种“以小说为诗”的叙事艺术特色深受唐传奇小说的影响,从而使白居易的《长恨歌》故事情节的创造更富艺术想象力,细节描写更加细腻逼真,使抒情进一步向艺术渗透。  相似文献   

8.
在《长恨歌》丰富的叙述中,由“小历史”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民间社会”与个体的生命伦理、“日常生活”与个体的生命意义等所构成的生命关学及其叙事伦理尤值得关注,它们使《长恨歌》成为汉语叙事的“典范”和文学史链条上不可替代的“孤本”。  相似文献   

9.
《刀疤》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虚构集》子集《杜撰集》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借助经典叙事学研究成果,从悬念设置、叙事策略、人物塑造等方面探析《刀疤》的叙事艺术,揭示小说家使用的特异叙述方式及人称转换对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这一分析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精湛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猫城记》曾被提名当年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以叙事学为依据,对《猫城记》中的叙事话语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呈现老舍作品《猫城记》独特的叙事策略.本文在着重分析《猫城记》中不同的叙事视角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的同时,考察《猫城记》英译本对视角转换的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1.
《儿子的怨恨》是卡尔维诺著名短篇小说,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从修辞技巧来看,都沿袭了卡尔维诺一贯交混使用的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在叙事艺术上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叙事角度从限知到全知的转换;叙事层次中展示了梦幻、回忆与想象的次叙述;叙事时间变形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叙事有个突出特征,就是文学被市场化意识形态所统一而形成了市场叙事,市场叙事的叙事意识与市场化的现实生存意识保持着一致。任何一种文学叙事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意识形态化,问题在于,怎样追求文学叙事与现实的想象性关系。在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情境中,认识历史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点,就是找到个体话语与历史话语、个体生命态度与人类总体自由的融合点。意识形态叙事本来不一定与历史叙事、精神叙事、人性叙事分离,文学叙事是历史活动与历史精神的同时叙事,历史与文学的结合也应该是历史与精神一体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13.
主题是统摄文学作品全篇的主脉和红线,它是文学的内在要素,也是作品得以存在并教化或启示读者的因素之一。文章从叙述视角、叙述动机、叙述方式、作品流变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解构,探求叙事作品的主题意义,以求达到对叙事作品主题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14.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叙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文章讨论了《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速度、叙事动力、悬念设置以及聚焦模式,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加速叙事、减速叙事和聚焦变化等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结构和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和叙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奈保尔小说《米格尔街》的叙事艺术进行分析,表明除新颖的内容之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使《米格尔街》更加真实地呈现了“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影走过了启蒙叙事、底层叙事、主流叙事、狂欢叙事的历程,并在新世纪形成了主流叙事与伦理叙事、底层叙事、狂欢叙事相结合的局面。它标志着艺术多元化、自由创造时代的到来。狂欢叙事的成熟和强势登场是文化娱乐化、商业化、欲望化的表征,它是现代性理性文化统治地位终结的结果,也是人的感性解放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修辞方法的叙事批评注重作者意图和文本修辞对于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从文本内部来理解不可靠叙述;基于认知方法的叙事批评强调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来看叙事的不可靠性,将不可靠叙述理解为读者的一种阐释策略,并注重在此过程中文类规约和认知框架所起的作用。这两种方法在叙事批评中能够形成较好的互补。笔者主要从修辞角度探讨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既仙即死》中的不可靠叙述,同时也试图阐明运用认知方法探讨不可靠叙述的伦理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禺戏剧叙事理论的探究可从叙事观念、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在叙事观念上呈现为曹禺的人生经验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在叙事主体上强调隐含的叙事主体的话语策略以及角色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看"与"被看"之关系;在叙事方式上交互应用对比叙事、同一意象反复迭现、悲喜剧交叉叙事、表现主义手法、"回溯法"等丰富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维渐进结构,从而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韦庄的《秦妇吟》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史上是一首著名的杰作,这取决于它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在结构模式上,把汉代确立的横剖面的串联式与白居易奠定的纵向发展的并联式两种结构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叙事角度上,继承杜甫、白居易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用的传统,又加以发展;首次明确采用了把美女的命运与国家衰亡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