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教材种玉米春风轻轻吹,太阳高高照;妈妈翻土种玉米,云云帮忙咪咪笑。淅沥沥,淅沥沥,小雨下了十来天,田里长满绿苗苗。一行行,一道道,迎看风儿做体操。玉米长高了,去云比一比,唷,比我云云高。妈妈松松土,云云除除草,过了几天瞧一瞧,玉米杆顶长花帽,腰里有个小苞苞。云云采个玉米苞,高高兴兴往家跑,见到妈妈扬起手,说:“妈妈,妈妈,你看看,我把玉米采来了,放在锅里烧一烧。”妈妈说:“不行,不行,玉米没长好,还是一个空苞苞。”云云剥开望了望,呀,真是一个空苞苞。妈妈施肥料,云云捉害虫。玉米苞苞长出须毛毛,  相似文献   

2.
种玉米     
我把豆子和玉米种在黄泥土里。过两天,豆子发芽了,玉米却没有发芽。第三天,玉米还是没有发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来想去,不知道原因,就跑去问爸爸。爸爸说:“黄泥土缺乏营养,不适合玉米生长,当然长不出芽来。”我赶紧给玉米换上了黑泥土。过了几天,玉米芽就长出来了。种玉米$湖  相似文献   

3.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 ,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 ;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 ;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 ,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4.
秋天的田野     
瞧,那边的地里,长着一棵棵粗壮的玉米。每棵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许多结实的玉米棒,一排排整整齐齐,就像一支队伍正在前进。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地里  相似文献   

5.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和父亲去玉米地里耘地,我牵着牛,父亲扶着耘锄。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了腰际,父亲嘱咐我要小心,因为庄稼长到这么大很不容易,弄折了怪可惜的。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眼睛盯着脚下,生怕牛走歪了把玉米踩折。然而,我虽然很谨慎,牛还是踩折了不少,我的心里既害怕又着急,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又增加了几位新成员。彩色玉米俄罗斯的农业专家培育出了一种彩色玉米,在一个玉米棒上就能长出  相似文献   

8.
种玉米     
我种下玉米种子,每天给它浇肥、翻土,终于有一天它长出了幼苗,我高兴得不得了。又过了几个星期,从幼苗长成了长枝,还开出了一朵朵穗状小花,眼看就要结玉米了。我一天天地等待着,可是它就是不愿意结出玉米来,好  相似文献   

9.
古怪歌     
玉米水中栽,茄子树上长。豆角地里埋,土豆会爬秧。黄瓜开红花,西瓜细又长。哪里不对头?仔细想一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隆平206为材料,研究了密度和移栽时期对玉米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移栽较直播玉米增产,以4叶期移栽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3.6%。随着玉米密度提高和移栽时期的推迟,玉米穗长和穗粗有下降的趋势;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直播玉米均低于移栽玉米,并且随着移栽时期的推迟,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而穗位叶长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地     
高山拉着春河的手,一直往玉米地深处钻。夏秋之交,玉米正旺。玉米宽展的叶片,一层又一层,横在他们面前,如一把把长刀。高山把胳膊拐在额前,护住脸,就那么以身试刀,在前面为春河开路。他们顺着玉米垄子钻了一会儿,大概觉得老是顺着钻不太保险,就挤过玉米棵子,横着钻。玉米种得很稠,  相似文献   

12.
春天来了,猪妈妈和猪爸爸商量着去种地。 猪妈妈对猪爸爸说:“你去山上种高粱,我到山下种玉米。” 猪爸爸点点头说:“好,你到山下种玉米,我去山上种高粱。” 糊里糊涂的,猪妈妈提着高粱籽儿到山下种玉米。 马马虎虎的,猪爸爸扛着玉米粒儿去山上种高粱。 猪妈妈种的玉米长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我曾效仿大人们,在墙角的空地上种过一棵玉米,从它冒出嫩黄嫩黄的玉米芽儿开始,我就给它浇水、施肥。许多人都说,单棵的玉米是长不高的,因为没有别的玉米和它比着,就像吃饭的孩子,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争着吃,饭是不香的,我不信,依然故我地坚持。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曾效仿大人们,在墙角的空地上种过一棵玉米,从它冒出嫩黄嫩黄的玉米芽儿开始,我就给它浇水、施肥.许多人都说,单棵的玉米是长不高的,因为没有别的玉米和它比,就像孩子吃饭,如果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争着吃,饭是不香的.我不信. 一个月后,不知什么时候,玉米秆上爬上了一条凌霄的藤蔓,水蛇一般顺着玉米秆往上攀缘,已经和玉米齐高了.  相似文献   

15.
人常说:“玉米要高产,基肥是关键,分次追肥更增产。” 一、苗肥宜早施、轻施。玉米苗期是指出苗到拔节阶段。此期是扎根长叶,以长根为主,根系比叶片生长快的时期。由于根快叶慢,故会发生根、叶在苗期争夺养分的矛盾。为了使玉米苗齐苗壮,为后期根深叶茂,穗大粒饱打下基础,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苗肥必须早施,在植株4—5片叶时施入。一般结合中耕,亩追施腐熟厩肥500公斤,尿素2.5公斤左右,混后开沟条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和起因2012年9月10日,笔者到开封杞县参加玉米高产示范田观摩大会,看到这里的千亩良田都长出了喜人的大玉米棒,每穗足有一尺多长,亩产有2000多斤,这一下就吸引住了我。新郑市作为农业大县,土壤、基础水利条件较为完善,但是粮食产量并不很高。要是把这个品种和种植技术引到新郑,满地都长出这样的玉米,老百姓该有多高兴啊!经过多方打听,原来是河南省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郑怀俭先生用自己毕生的农业栽培经验,指导农民按照八项种植新技术的要求,才培育出这么好的玉米。  相似文献   

17.
煨玉米     
太好啦!表哥说中午要到我家来煨玉米吃。我可乐坏了,好久没有吃煨玉米了,一想起那香喷喷的味道,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在我焦急的等待中,表哥终于来了。他笑眯眯地捧着三只老爷爷似的玉米。“老爷爷”的胡须老长老长的,微风吹来,胡须还会一抖一抖呢!掰开外壳,就可以看见“老爷爷”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凯里地区的主要旱地作物之一,农户只重视玉米的栽植方式、施肥、除草,很少重视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现将凯里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玉米病害1.1玉米大小病此病在凯里地区各地大量发生,发病严重时能使叶片全部枯死,造成大减产.症状:玉米大小斑病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叶苞.大斑病:病斑大而少,呈梭形或纺锤形.长5~20厘米.发病初期斑点为水渍状,青灰色,很快扩展成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绒毛状霉层,数个病斑连合纵裂,叶片枯死.小斑病:病斑…  相似文献   

19.
木木 《小读者》2010,(8):55-55
在深圳一家实验室.一株玉米长得弯弯曲曲.既像玉米,又像豌豆:在一个玉米棒上.籽粒有玉米粒的颜色。却长着似小麦的颗粒。这些奇特植物.只是实验的一小部分。在陕西蒲城.10多万亩的盐碱地.常年以来.多数都荒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行向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品种和行向种植,研究玉米田间漏光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在试验区间内,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田间漏光率逐渐下降,在同一天不同时间,前期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的玉米田间漏光率略高,中后期南北行向比东西行向的漏光率高,尤其是中午12.00时差异更明显;结论:东西行向种植能增加玉米的穗重、穗长、穗粗;两个品种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增产分别5.99%和3.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