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编写面向21世纪教材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我们承担了原国家教委立项课题《工科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以下简称《工科数学改革课题组》),分配编写的面向21世纪教材———《工科数学分析基础》的任务。经过两年紧张工作,现在该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于该书封面上冠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标志,因此,它的出版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不少院校已经或即将用它作为教材。在该书的编写和试用过程中,我们碰到过不少困难和问题,也有一些体会。借这个机会谈出来,一方面供正在编…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教学》2004,(5):11-13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程类似,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58) ,由解放前的“欧美模式”转向全盘苏化,全面采用前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始编自己的教材,如我校朱公谨教授的《高等数学》。第二阶段(1958—1966) ,由改革课程的旧体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工程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等大规模的教学改革,修订教学大纲,加强“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 ,强调教学内容要“少而精”,编写出版一…  相似文献   

3.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建模与实验等。从1999年西安理工大学本科生扩招以来,面对工科教育的新形势,在继承数学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课程体系调整、系列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子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教育思想与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将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纳入工科数学系列课程及学校的专业平台建设.根据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继续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并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高等数学习题课讲义该书由我校数学系秦建国、娄梅枝老师主编,于1992年11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7-81021-767-4/O·42,定价:4.70元。此书据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工科院校、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以同济大学编《...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工科化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关心和指导下,由胡忠鲠主编的新型改革教材———《现代化学基础》已于2000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教材是一部面向21世纪工科非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基础化学教材,适用于地质、矿产、冶金、材料、环保、石油、铸造、热处理等专业,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浙江大学牵头的“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非化工类)研究项目的改革成果。一、学科的发展需要设置新的现代化学基础课程解放以来,基础化学课程一直分为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西安交通大学马知恩教授主持 ,全国13所院校百余名教师参加的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科类立项课题“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于2000年9月在西安通过了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教学成果鉴定会的鉴定。鉴定会认为 ,该课题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对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分析了我国工科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意见、建议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由龚沛曾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一并列入“教育部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从一些高校使用反馈的信息看,这是一本适用于计算...  相似文献   

9.
大学数学是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2000年6月起,我们主持四川省综合教改项目《新世纪四川省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省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参加。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调研了解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研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设想,制订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编写与这些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相适应的教材。现总结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并介绍由我们主编的…  相似文献   

10.
一、普通工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1954年高教部颁发《高等工业学校高等数学教学大纲》,1958年樊映川编《高等数学讲义》正式出版,出版后此书即很快占据了全国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讲坛,成为统一教材。1977年恢复高考,也同时恢复了上述大纲和教材的地位。1987年,根据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高等数学统一的教学大纲寿终正寝。然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仍与原大纲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动物保护概论》(第2版)由南京农业大学陆承平教授主编,2004年2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第1版于1999年10月出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信息     
动态与信息《面向ZI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简况回(高等理科教育面向ZI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进展。该计划的第二项和第三项成果,即由北京大学物理系陆果教授编写的(基础物理学)和由南京大学物理系卢德馨教授编写的(大学物理学),...  相似文献   

13.
略论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几方面对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科数学基础》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是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课题《工科数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要求编写的一本教材。本书编写的宗旨是 :面向重点院校 ,兼顾一般院校 ,分层次教学。全书共分三个层次 ,各层次的适用范围、要求及学时如下 :第一层次(不带“ *”者)适用于一般院校的多数专业及重点院校中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的少数专业。本层次主要讲授微积分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要求学生较好地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培养学生用微积分解决具体问题的初…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规律,通过对财经类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结合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财经类高职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简评《工程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晶余美茵黄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是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国家教委审批的全国重点教材。该书是编著者们10多年来从事工程力学课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已出版的众多高等数学教材中选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施学瑜编《高等数学教程》。学生反映:该书的内容新鲜、丰富,读起来有吸引力,学完后有踏实感。我们认为,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难度适中,内容丰富,符合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教材《材料力学(Ⅰ)》与《材料力学(Ⅱ)》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 ,也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于1999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并获“2000年度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教材类)二等奖”和“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改革背景在国际上 ,材料力学教材主要有两大流派 ,一派是以美国铁摩辛柯所著《材料力学》为代表的英美体系 ,另一派则是以前苏联别辽耶夫所著《材料力…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一批精品换代教材,本文就图书馆如何做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宣传推广工作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现代应用经济基础》,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在唐有伯教授的主持下,由龚江南、李敏、王慧英等编写完成.全书共25万字,由导言、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和国际贸易四部分构成.它在吸收国内外经济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以新颖的框架结构,简明而又不失系统性地介绍了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最新发展趋势.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乃至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改革,完善高校学生(尤其是非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仅就该教材的编写依据和特点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