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报道,为使稿子早见报,我遵循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原则贪黑起早地在方格稿纸上“耕耘”。可成功似乎在与我作对,一年投出近百篇稿子,都是有去无回,我到底差在哪?一时间我懊恼极了。有一天,集团军宣传干事到连队采访,我悄悄地把苦恼告诉了他。他说:“初学报道的通讯员,瞄准专栏写稿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一位初学写作的同志问我,象我这样无名小辈写的稿,给人家寄去,人家看不看呢?我听了先是觉得好笑,想想却又觉得沉甸甸的。说实话,我也是有过这样担忧的。通讯员写稿是十分不容易的,为了写一篇稿子,有的要花费五六天的业余时间,常常熬到深更半夜。有的写批评稿,受到了残酷地打击;有的抱病写稿。当他把稿子寄走的时候,作者的心也随之一块飞去了。当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稿子在报上登出后,却又变  相似文献   

3.
最近下部队了解业余报道情况,发现一些初学写稿的同志写稿热情高。但不大讲究质量。初稿写出后,不认真推敲修改,就毛毛草草发往报社,甚至明知道稿件有问题、有毛病,也是毫不在意。这些同志认为,通讯员写的稿子反正是不会原封不动搬  相似文献   

4.
村学写稿的通讯员,因见报的心情比较迫切,凡是采访到可写的素材,总是匆匆地写,匆匆地发,尔后每天在盼着自己的稿子见报,这种采写的精神可嘉,见报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然而有一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因不知道编辑选稿、编稿的一些要求和程序,致使一些本来能够见报的稿子,由于在写稿时的疏忽和粗心,失去了见报的机会。笔者也是一名通讯员,通过几年的实践,加上接触一些报刊编辑,耳闻目睹编辑们编选稿件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初学写稿应有三忌:一急食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通讯员刚开始写稿不是从一件小事或某件事的一个侧面写起…  相似文献   

5.
有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写了几篇稿子,或未被报刊采用,或见报时间晚,就误认为写稿也得走后门。实则不然,绝大多数报刊编辑,对作者来稿处理都是极认真的,就以我的几篇稿子为例吧。去年2月14日,当我打开西安晚报时,见四版有我一篇题为《闲话‘压岁钱’》的小言论,可是近期我没有向西安晚报投这篇稿子呀。后经查发稿登记,原来是  相似文献   

6.
写新闻通讯的同志总想稿子写毕,能见报,能播出。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些稿子虽花了些精力,结果报废了。原因除了有的稿子失去时效,大部分是由于采写粗糙、质量不高造成的。初学写稿的人,写几篇不见采用,就心急起来,总想向老通讯  相似文献   

7.
懂营养学的人都知道,大米、小米和高粱米互相掺着吃,其营养价值要比单独吃高出不少。这是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写稿也是这样。我初学写稿时,只自己闷头写,认为只有独立写稿才算是真正有水平;而且怕别人笑话、挑毛病,稿子不愿让人看。我半年写了80多篇稿,只在地方  相似文献   

8.
“爬格子”的人,修改稿子是常事。然而一些初学写稿者,往往不会修改自己的稿子。有一种“自己的孩子好”的感觉。他们说:“看别人的稿子,挑毛病有道,轮到给自己的稿子修改,就没辙了。”这是作者的通病。修改稿子,首先必须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才能从文章的结构、修辞、逻辑、错别字等方面来修改。一篇好文章,往往是在“文不厌改”中取得成功的。古今中外,关于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故事很多。马克思写《资本论》,前后花了40年功夫,反复修改,并且一次一次推迟出版时间,才使巨著成为经典著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常听一些报道员叹惜:“我写了不少稿子编辑就是不用。”在编辑部又常听到编辑们议论:“能用的稿子太少了。”我想,这其中的矛盾,恐怕与写稿标准和用稿标准有很大关系。其实,写稿与编稿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发表出去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启迪思想,推动工作。应该说,目的相同,标准就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许多稿件难以刊用,主要是采写者对用稿的标准不清楚,编辑要这样的稿子,他给那样的稿子,这种产销不对路,显然是没有在同一标准下衡量稿件。这是出现矛盾的症结所在。为什么会出现写与用两个标准呢?关键还是心中缺…  相似文献   

10.
“丑媳妇怕见公婆”。这是初学写作时的一个通病。我在刚学写作时也有过这个毛病。那时,我在写稿之前就产生了这样的恐惧:稿子写出来得不到发表,给人知道了多丢脸。所以总是背着人偷偷地写,偷偷地寄出去。可有一次,我把刚写好的稿子放下就训练去了,当我回来时却是“满城风雨”了。原来风把稿子吹开,稿件吹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银行李国盈:初学新闻写作时,尽管手勤,但由于缺乏写稿经验,投出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我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那里请教。他建议我以后要多读些有关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我订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此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理论通俗易懂,尤为重要的是:此刊每期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一些作者的典型经验和写作  相似文献   

12.
初学写稿的同志,往往不愿让身边的人们知道自己的“秘密”,犹如“丑媳妇”怕见近邻似的。对此,我有着切身的体会。我在连队当战士时,是个业余报道爱好者,经常挤时间给报社写稿子。开始,虽然热情很高,但又不敢公开,担心稿子见不了报别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我初学写作,什么题材都想写。可一位老报道员对我说,初学搞报道,应多写身边的兵的故事,不要写部队中心工作的稿子。对此,我迷惑不解,果真如此吗?清指点。81252$队荣吉民范奋民同志:我翻看了不少文件和有关规定,屯问过一些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从未见到或听到初学写稿者“必须写什么,不能写什么”的规定。因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是讲新闻自由的。只要你写的稿子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利,内容又真实可靠,且不违反各种规定、法纪,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完全由作者自己来决定。如果你对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14.
投稿与刊稿     
回顾自己的写稿经历,有时为初学写稿时的冲动所激动,更不免为投稿的蛮劲而发笑。那时候,有一种投稿、刊稿的急性病;不认真读书看报,只顾埋头写稿,有时一天可以写几篇。而每次写稿都是匆匆忙忙,不严谨思考,不认真核实。稿子投寄出去以后,便急不可耐地想在报上见到自已的作品。然而事倍功半,刊稿率往往只是投稿率的百分之几。收到编辑部的退稿信,不检查自己,还埋怨编辑,毫无自知之明。近几年来,我写稿没有开始时那股蛮劲了,未经深思熟虑的题材,决  相似文献   

15.
从我做通讯员工作三年来的实践和与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接触过程中,感到初学写稿要注意“两忌”:忌“急”、忌“长”。即要克服写作中的急躁情绪和写作时希望拉长篇幅的不良心理。急躁是初学写稿之忌。我有一位熟悉的同志,初学写作时积极性很高,连续多次向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投稿,天天盼望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结果稿件却没有被采用。最初尝试的失败,使他产生了急躁  相似文献   

16.
我是机关材料员,业余时间常写点稿子.近年来,我写的稿子每年都被地区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百篇左右.在这里,我想就如何提高稿件采用率的问题谈点肤浅体会. 写稿总想被采用,谁都谋胜不谋败,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靠什么取胜,怎样取胜,人们的方法有所不同.初学写稿时,我兴趣很高,差不多每天写一篇。我想,这篇不用还有那篇,多写,多投,总会能碰上一篇.殊不知,这种“瞎猫撞死耗子”  相似文献   

17.
“亮”红灯     
“这稿子不能发!”小李写了篇关干制配连举行“党在我心中”庆“七一”文艺晚会的稿子。不曾想,在发稿时碰上了部长姚明林亮出的“红灯”:“这稿不能发!”原来,小李认为“七一”、“八一”之类的应景稿,等过后再写,十有八九是马后炮,只有提前写,待稿子寄到报社,正好编辑部需要这类稿子。于是,“六一”才过不几天,“七一”的稿子他就写出来了。姚部长像是瞧出了他的心事,说:“这样写稿不好,稿子见了报,官兵有意见。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最后,姚部长帮他定了一篇言论稿。“这假不能批”小于写稿写了半年多,稿子寄走近百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搞好通讯报道工作。我们从基层单位选了三位有写作能力的同志,调到行办公室工作。这样,他们容易掌握情况,了解信息,便于写稿。象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命名为农行系统全国优秀通讯员的鲁国民同志,近两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就发稿40多篇。在他的带动下,我行通讯员已发展到十名,多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稿子。我们领导还亲自动手写稿,有两位行长写的稿子见过报。我们领  相似文献   

19.
“写不出稿子怎么办啊?”正当我坐卧不安为上不去稿发愁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显出了某师原新闻干事滕风华和蔼的面容。他去年一年见报七八十篇稿件,又是前卫报社的特约记者。对,请他谈谈他的写稿经验。人无我有,是他写稿时的第一渴求。滕干事所在师驻守在渤海前哨。几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我写的稿子总上不了报纸?"这是我以前心中常怀的问号,也是平时经常听到初学新闻写作者发出的抱怨。去年,我有幸作为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优秀学员代表到编辑部学习,亲眼目睹编辑老师们专心谨慎的改稿实践,心中的问号有了答案:写稿之前先"三思",再动笔,方能提高稿件命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