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宗教、大学和专门研究机构是文化演进中相继出现的知识整理制度.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学生社团和教师社团,大学章程起源于最高宗教机构、世俗王权或代议机构颁发的特许状.对中世纪以来欧洲、美国的大学章程的考察表明,大学章程与行会组织的自我权利保护有关,同时也呈现中世纪以来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在宣示权力和寻求自己的专门人才培养中的冲突与妥协.从大学本身而言,演变中的大学章程的主要线索是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大学自治和学术本位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学之源,欧洲中世纪大学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与框架性的历史元素,为理解现代大学概念提供了源头性的诠释;作为大学之魂,欧洲中世纪大学赋予现代大学以基本理念的支持,赋予现代大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同时,彰显自身的学术尊严和知识立场.大学之源赋予现代大学以厚重的历史感,大学之魂则赋予现代大学以理性的责任感.大学之源与大学之魂在大学之变的历史环境中彼此融合,共同为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双重保障,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去行政化”的原因:以行政的逻辑办教育从源头上看,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具有行会性质的人才培养机构。最初,既有学生负责管理的大学(学生型大学),也有教师负责管理的大学(教师型大学)。后来,学生型大学逐渐衰落,教师型大学则不断发展。中世纪大学职能单一,主要培养神学、法学、医学及文学的专业人才;组织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学术的复兴和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对流动性的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出现,具有教会背景的学者和翻译家逐渐成为中世纪大学最初的教师。教师薪金制的确立和发展,使教师任职从有限的和中期的契约合同转变到终身,使大学教师获得了与律师、医生或牧师一样的职业地位,促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效的高等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5.
论西欧中世纪城市对中世纪大学崛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做出的独创性贡献。西欧中世纪复兴城市这块沃土孕育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为大学崛起提供了物质保障、社会条件、大学师生及蓝本等。  相似文献   

6.
学术自由的概念经历过历史的衍变.中世纪大学中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指大学和大学师生作为个体以及由其组成的社团整体所享有的特许权的总和,包括结社自治、罢课、迁徙、教会司法、通行执教资格等.博洛尼亚和巴黎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策源地,它们获得的特许状(令)是中世纪大学之“学术自由”的例证;中世纪大学教师加兰的约翰留下的信札对理解与阐释中世纪的“学术自由”也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通过对官方与私人两类史料进行考查与释读,厘清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自由”与近现代学术自由的分野,剥离教研自由与大学在中世纪起源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欧洲中世纪是现代大学的肇始,通过对中世纪大学学术生活的探究,认为在中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学科诞生,大学拥有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开创了分科培养人才的新纪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呈现严重的功利化和职业取向;大学学科文化具有明显的等级身份性;大学学科文化的宗教性色彩浓厚;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大学学科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李华 《现代教育论丛》2008,(8):80-82,75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教育发展史最为重要的结果,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它的许多传统都对近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它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期指导我们现代大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凤梅 《培训与研究》2009,26(9):46-47,116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做出的独创性贡献。西欧中世纪复兴城市这块沃土孕育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为大学崛起提供了物质保障、社会条件、大学师生及蓝本等。  相似文献   

10.
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现代教育论丛》2008,(7):77-79,43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教育发展史最为重要的结果,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它的许多传统都对近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它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期以指导我们现代大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大学称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建林 《教育学报》2007,3(6):80-84
中世纪大学的称谓经过了从studium(学校)到studium generale(大学校),最终到universitas(大学)的变迁①。这种称谓的变迁,是中世纪大学机构自然演进的历程,同时也是大学师生积极争取学术自由探究权力的斗争历程。正是大学师生的努力,使得大学能够在中世纪的教会与世俗两大势力之间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真正体现出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用来泛指大学师生整体的universitas因此成为自由探究知识的大学的最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术职业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中世纪的形成、近代的发展及其现代的转型三个时期。其演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职业价值理念,即“以学术为生”和“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已成为西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灵魂和指导大学教师建构自身学术职业生涯的根本原则。西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规律性、经验及所面临的挑战,对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传统大学造成以下影响 :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 ;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 ;大学由国际性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 ;学术自由的萌芽。中世纪欧洲大学变迁的史实表明 ,虽然大学改革最终完成于 19世纪初 ,但实际上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近代大学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原点”,从文化的视角对中世纪大学及其运作进行了分析。基督教文化是贯穿整个中世纪的主线,基督教的影响也贯穿于中世纪大学组织运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从讲座制到系科制:欧洲大学内部管理权力的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座制继承了中世纪大学教授治校的传统,19世纪德国大学使讲座制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采用了讲座制.由于讲座制使教授的权力过于集中和僵化,不适应大学规模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后日渐衰落,逐渐向系科制转变.随之,欧洲大学以教授为重心的管理转向以校、系为重心的相对高效的管理,完成了大学内部管理权力的变更.  相似文献   

16.
大学章程被誉为大学的"宪法",近年来,理论界和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大学章程的重要性。然而,中国现行的公立大学章程在法律效力、制定程序、文本内容、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通过提升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将制定程序纳入立法程序中,文本内容具体化、特色化,建立专门独立的监督机构执行监督等措施来完善大学章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对中世纪大学的继承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知识共同体”的大学,从中世纪教师和学生的行会组织,到现代的顶尖高等教育机构,虽然都冠以“大学”之名,但其内涵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使大学性质、结构和功能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反叛性。今天,我们在指责现代大学的弊端、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时一味地以现代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为标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情结。因为,中世纪大学的性质和功能与现代性之间已经失去了契合。  相似文献   

18.
大学章程是表达大学本质的一种大学制度现象,制定和实施新的大学章程,实质上是一场大学制度的变迁过程。基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视角,审视西方大学章程的制度变迁功能,溯源大学章程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历程,可以把其分为学者组织法人制度的确立、校长权力(自治)制度的演变和大学委员会制度三个变革维度,这三者相互交叉融合,又各有侧重。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学者组织法人制度具有习俗、契约、自洽的功能;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大学,大学校长权力(自治)制度起着法治、约束、强化的作用;现代大学委员会制度则带来了创新、适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学术自由在中世纪历经从早期的湮灭到中后期重生与发展的曲折历程。在中世纪早期,古希腊延续下来的理性主义与学术自由精神嘎然而止。借助于经院哲学的名实之争,理性在基督教神学的荫蔽下潜滋暗长。与此同时,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横空出世并缓慢发展,依靠有限的自治权,学术自由的传统与精神在大学这一实体性组织中曲折重生。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