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次教导主任例会上,镇教办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向某校教导主任咨询有关学籍变动学生名单,“不知道,我要回去问一下校长”该主任答道。再问其他学校的主任,奇怪的是类似于这种情况的有好几所学校。教导主任在学校本来就是负责教育教学及学籍管理工作的,为什么连分内事也无法清楚地向上级汇报?  相似文献   

2.
最近,参观了几所学校,主要是学习这些名校在管理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其中有两所学校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大家觉得这两所学校分别代表了两种较为典型的管理模式。在A校参观时,校长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学校管理流程示意图,站在远处看,由上向下,逐渐变宽变粗,呈“金字塔”形状。在“金字塔”的顶端,也就是最上层只有一个方框,方框内写的是支部书记、校长,第二层共有三个方框,框内分别写的是“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后勤)”,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下层连接的是少先大队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对应是的教导处、教科室,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对应…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德育与教学管理的整合,北京育才学校变德育与教学双线管理模式为块状管理模式,即在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学部设置一位主管副校长,统抓德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下设教学主任和德育主任;重新定位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职责,成立班级管理共同体;实施双轨评价,促进教师德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实现全员德育。  相似文献   

4.
副校长在学校中,上有“公婆”,下有“小姑”,角色很难扮演。但如果采取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所处单位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副校长的角色和职责,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站在正职的角度处理问题在学校,副校长一般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教学,或后勤,但学校的工作很难明确地设立“分水岭”。因此,作为副手,对校长和书记安排的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如果想法与他们相悖,就要想一想:假如自己是校长和书记,应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那么工作就按照领导说的去完成;如…  相似文献   

5.
实行学校干部层层负责制。“校长放权”,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分工负责制,校长管总体设计,抓大事,全面协调,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行政、教学、后勤管理均由主任分别主持。他们在各自分管的工作中有决策权和指挥权。这样做有效地调动了处、室干部的  相似文献   

6.
博川 《教书育人》2005,(3):62-63
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是学校一支重要的管理力量。副校长的职责虽然在不同的书上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受校长委托,协助校长分管或者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并对校长负责。校长要有效地领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应当给副校长进行明确的分工,并给予相应的权限,努力实现副校长责、权、利三者的统一,以充分调动副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副校长也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真正在工作上做到“对校长负责”。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我校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的调控职能,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设立了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学督导专家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直接领导,在教务处的配合下开展工作,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每届12~16人,聘期两年,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聘请离、  相似文献   

8.
校长从一位关系密切的局领导处得知:明天,新上任的教育局长要到学校视察。这是新领导第一次来校。校长连忙布置相关的接待工作:校长亲自动手准备近期工作的汇报材料,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负责整理展览室,分管常规的副校长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办公室主任准备茶点……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是校长负责制,然后校长将责任进一步具体化,分解到副校长和各处室,再各副校长、科室主任细化到每位教师。随着这样责任制的逐步深入,其弊端就不断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4月21日,三门县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工作会议在海游中学召开。全县1所市级基地学校、13所县级基地学校教科室主任、部分基地学校分管校长和市、县教科所同志共21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各基地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二是基地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考核方法讨论;三是基地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目标、途径和有效载体等相关问题研讨。  相似文献   

11.
胡小萍 《江西教育》2004,(19):28-29
案例: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打算成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委员会,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会后,校长通知政教主任,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他对副校长说:“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您看行不行?”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同时,接过了名单,提了些修改意见。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一次,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规违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的情况,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政…  相似文献   

12.
陈京山 《天津教育》2001,(12):13-14
教学管理同其它管理一样,也有它基本的规律,常规与创新是其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抓住了这两点就抓住教学管理的牛鼻子,工作就会主动,就会有活力。笔者多年在中学担任抓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教学管理,深感这一规律对办好学校的重要性。这里,仅从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转变教育观念这一角度出发,谈若干意见。一、常规管理要“三化”1.制度化。这是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要同学校其它领导一起,科学制定有关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规章制度要全面、有序、实在,教学规章制度包括备、教、辅、批、考、研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孙占林 《上海教育》2004,(7X):50-50
学年即将结束,校长都在忙着思考下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人事安排。看着他们冥思苦想、煞费苦心的认真劲儿,我不由地生出一个疑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到哪儿去了?就学校的具体工作而言.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直接抓教学的教导主任显然比一校之长要更为详细地了解学校每个教师的教学情况,然而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他们却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让自己成为“休闲者” 让自己成为“休闲者”。我尝试着实现“三不管”、“三管”的领导方式。所谓“三不管”,就是“财务不管”、“人事不管”和“常务不管”。具体地说.我兼任两所学校的校长。涉及两个独立法人和三个校区。在每个学校里,都有具体分管财务审批签字、分管招聘和考评教师以及对学校工作进行常务安排的副校长。这些副校长在工作中遵循了处理问题的基本规则,很少向本人“汇报”或“请示”。我认为,“汇报”或“请示”的前提有两条,一是这个问题的处理的确应该由校长完成,副校长处理有些勉为其难;二是副校长承认自己无能。副校长经常向校长“汇报”或“请示”的原因可能只会有三点。第一,处理问题的权利还没有全部到位;第二,校长对助手处理问题的结果经常表示出不满意;第三,助手的确无能。  相似文献   

15.
李湖江 《辽宁教育》2014,(12):64-65
正对于德育工作,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那么,怎么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开展微德育工作可以让德育走下神坛,贴地而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德育队伍微培育,让学校教职员工成为德育导师首先,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培育出一支好的德育队伍来。当然,在培育这支德育队伍的时候,校长可以从"微"处入手。在学校,校长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事事亲力亲为的话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这时,校长可以放权,让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来做培育德育队伍这件事情,而校长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校德  相似文献   

16.
一、以人为本是管理的基础 在学校各种管理中,教学管理尤为重要,以教学管理为例,分管副校长抓教学工作,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副校长负责整体协调,将教学管理计划和思路下传到教务处,教务处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然后以行政会形式进行讨论,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改。在教学管理中,分管副校长对教导处进行管理,教导处对教研组进行管理,教研组对学科教师进行管理。如此,形成从上到下的管理联系层,增加管理的密度才能较好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其次,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无论是从行政管理层面还是从教师和学生管理层面而言,管理的对象都是人。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是要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学校管理中,一些事没人管,一些事没人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学校没有相应的人才呢?其实不然,很多教师并不是不愿意去参与管理,而是自身的优点没有被发现。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尽量看到教师的优点,让其优点在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组织领导中心校对村小的教学辅导与管理工作是各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该项工作由乡中心小学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局教研室和各区(镇)教办负责指导与考核评估。1建立教学辅导和管理领导小组各乡均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工会主席、总辅导员、后勤、教研组长等为成员的7—11人的领导小组。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教学辅导与管理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全乡的教学辅导与管理的全部工作。①全面贯彻…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统揽全局,对全面工作负责。作为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又是所分管主任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副校长如何自我定位,怎样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关系到能否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而且对学校管理整体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十年的副校长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名好的副校长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副校长负责分管学校的教学管理,由于工作性质使然,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 教学副校长的心理特点 有工作的优越感:后勤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保障,后勤副校长每天都要从事繁琐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关联到学生的成长方向,学校德育工作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情况;而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关联到学校的声誉,每所学校都很重视教学工作,因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自然多了一份优越感.  相似文献   

20.
副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找准自己所处的正确位置。首先,思想认识上要定位准确。要承认校长是主角,居于核心地位。副校长虽也能独当一面,但处于“配角”的位置上。副校长要自觉强化“配角”意识,甘当“绿叶”,做到不喧宾夺主,不越位,不抢位。其次,在工作责任上定位要准确。副校长要明确自己分管工作的范围和职责,明白自己主管什么,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心中有底,具体包括:了解并熟悉与分管工作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分管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