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京师同馆是中国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第一所国家级学府。是她首先把近代自然科学带进了中国的正规学堂,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对其成长的艰难历程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她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时期是西方现代卫生学说在华传播史上极具开拓意义的历史时期。“近代传播西学的第一人”傅兰雅通过开拓性的选择翻译西方现代卫生学说、译本生产中务实的文化叙事策略、积极拓宽卫生文化信息的流通渠道,有力助推了西方现代卫生学说的中国传播,开启了国人卫生观念从传统道家哲学卫生观向现代科学卫生观的历史转向之旅,进而将极具现代意义的公共卫生观引入国人的卫生视野。洋务运动时期傅兰雅的卫生科普极具时代特色、主体意识和历史意蕴,成就了中国卫生启蒙史和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篇章,对当下中医文化海外科普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是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洋务运动中 ,他积极倡导西学 ,并仿照西方的学校教育 ,创办了一批具有近代性质的学堂。他主张强化对自然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 ,重视留学生教育 ;并积极引进“洋匠”和“洋员”。在近代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都充分反映了李鸿章务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化发轫于地主阶级开明派所倡导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是由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开明派,怀着"自强""求富"的美好愿望,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机器生产和军事装备为中心的自救运动。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近代化与西方列强近代化相比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承担近代化任务主体不同;二是与学习西方列强同步进行;三是创办近代工业顺序不同;四是创办近代工业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基于中西对比和对农业认识错位的原因,近代重商主义开始抬头。学习西方先进技艺,发展近代工商业,成为洋务派官僚改变中国命运的制度安排,农业则处于被轻视的地位。洋务运动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缺乏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甲午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形成了重视农业的共同认识,其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因素,一是灾荒深重。在对西方认识更加深入的基础上,清末新政为近代农本主义提供了制度保障,晚清的农业政策开始了具有近代化意义的变革,也为民国时期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中国古老的农村社会由此具有了某些近代气息。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到新旧阶级的分化、产生,而且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杜石然、林庆元、郭金彬合著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一书,以科学史的新视角,较系统地深人阐述了洋务运动时期近代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的引入及作为引入这些近代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洋务教育。本书与一般洋务运动史的论述不同,它是以洋务运动时期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应用为主线,围绕这一主线,作者深入论述了它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对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了较为系统细致的考察与探索,并从  相似文献   

7.
洋务运动时期 ,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 ,中国人士及来华西人从事翻译 ,搜集和统一译名 ,译出一些书籍 ,有的译名沿用至今 ,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全面系统地接触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形成的近代科技观,承认近代中国“技不如人”,认为近代科技是国家富强之本,主张全面仿效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是实用主义的科技观。这直接关系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6至17世纪,自然科学在各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教育的传播及教育科学化进程。一批倡导科学教育的先驱,在他们拟定的教学计划中都赋予自然科学以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型中等学校,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自然科学的启示下,教育家们开始探索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秩序,以使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总之,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对科学教育和教育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使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5),经洋务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209人,其中既有留美的,也有留欧的。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首批中国人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洋务运动中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1.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主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主革命力量的产生和壮大,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提倡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民主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传统科学观念不一样 ,从而影响了中西近代科学发展的速度与水平。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 ,促进了中国科学传统的更新及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洋务派为了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着力培养洋务人才,出于当时传统教育下的知识分子无法承担对新式人才培养的重任,洋务派只能利用传教士进行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传教士担当起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教育先行者。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作为西方近代学科中比较有影响的考古学知识在20世纪初也被引进中国.有着特殊学术背景的留学生群体凭借语言优势,通过翻译西方考古学专业的书籍、文章等向中国输入西方考古学知识,尝试改造中国原有的金石学学术观念,一度成为西方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主体.以"五四"为界,西方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主体和局面有所不同,早期传播主体为留日生,主要以日本为中介大量转译西方考古学知识;"五四"后赴欧美留学生加入传播队伍并迅速成为传播主流,一些西方考古学专著和观念开始直接被引进中国.留学生的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考古学学科的了解,为中国考古学的近代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1):17-18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输入和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改变了中国古典教学内容,同时也动摇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历来以"经世致用"为核心.近代以来,这种实用主义的科学价值观一直以"中体西用"为原则,它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输入,激励了中国人学习"西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人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接受.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过程深受这种传统科学价值观的影响,从洋务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前后,虽然在学校制度、学科设置等方面改革颇具成效,但究其本质,中国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等方面的教育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近代时期是一个面临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考察这一时期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主体、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理论构建和经济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以传播路径等要素为切入点,力图全面揭示西方财政思想在该时期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游离于正统教育体制之外 ,主要是在洋务派创办的几十所学堂和极少数的书院中实施 ;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洋务派试图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嫁接在儒学文化上 ;科学教育受科举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显 ;忽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作用。科学教育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唐燕 《职教论坛》2006,(9):58-61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肇端于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进入中国之后,而西方社会化工业生产方式的进入中国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因此,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对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三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基本认识:这是一次地主阶级在危机下的学习西方技术的失败自救,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深渊的命运。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课设计试图以“挑战和应战”为重点,围绕材料主题整合教材,将理论认识贯穿其中。通过“时代的挑战…‘中国的应战”“历史反思”“继续应战”四个环节引领学生认识洋务运动:通过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借助材料呈现的不同观点,多维度评价洋务运动;通过联系与对比,认识中国近代在挑战和应战中器物之变到制度之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