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 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并且被发射物一旦发射后就再无能量补充,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动轨道.注意:这里的发射速度不是应用“多级运载火箭”发射时被发射物离开地面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这是因为多级火箭在高空还要消耗燃料,不断供应能量.  相似文献   

2.
在高三复习“天体运动”内容时 ,时常有学生问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有的是圆、有的是椭圆 ?这个问题虽超出了教材范围 ,但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拓展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决定其运行轨道的主要因素人造卫星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 ,火箭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当人造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人造卫星的速度也就达到最大 ,这个速度叫做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7.9km/s)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 11.2 km /s)时 ,被发射的物体就成为人造卫星 .假设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  相似文献   

3.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前苏联科学家。他预言人类将征服太空。他为航天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绘出了星际火箭飞行示意图,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火箭速度公式和多级火箭飞行原理等,被誉为“航天之父“。  相似文献   

4.
谭旭东 《小学生》2008,(12):41-41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前苏联科学家。他预言人类将征服太空。他为航天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绘出了星际火箭飞行示意图,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火箭速度公式和多级火箭飞行原理等,被誉为"航天之父"。  相似文献   

5.
卫星发射由运载火箭将卫星从地球表面送入轨道的过程.为尽量节省火箭的能量消耗,卫星发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动力飞行段,一般由一、二级火箭完成。为尽快穿过大气层,减小空气阻力(火箭速度小于200米/秒时,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火箭速度为400-600米/秒时,阻力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的影响,此段先垂直上升。当穿过稠密大气层后,第一级火箭工作完毕并脱落。  相似文献   

6.
1变轨道发射同步卫星知识简介 目前我国发射同步卫星多采用变轨道发射.这种方法消耗的燃料少,也不受位置的限制.但变轨过程中比较复杂,必须利用多级火箭给卫星不断提供能量,并要多次调整位置,是一项高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7.
丢开椅子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前苏联科学家。他预言人类将征服太空。他为航天科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绘出了星际火箭飞行示意图,发表了《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火箭速度公式和多级火箭飞行原理等,被誉为“航天之父“。  相似文献   

8.
疑惑一:飞船发射时为何有碎片掉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李福昌说,这是火箭保温的一个措施。为了不让火箭推进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箭体一些部分贴了一些隔热泡沫保温材料,火箭发射升空,速度一快、风一大,有些泡沫材料掉了下来,这对火箭成功发射没有影响。疑惑二:发射时画面为何出现“马赛克”这不是图像传输系统的问题,这是火箭跨越“黑障区”时产生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当高速运动的物体在从亚音速跨越到超音速时,就会出现无线信号受到干扰甚至消失的现象,主要是在飞船返回时表现比较明显,能让地面接收不到返回舱的信号。火…  相似文献   

9.
出示问题: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u1(对地速度),问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u为多大?  相似文献   

10.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1.
祝东顺  杨波 《物理教师》2008,29(4):58-59
题目:玩具火箭内充满压缩空气,在发射的时候利用压缩空气从火箭的尾部射出笨重的箭身,而使火箭头向前飞行,假如在竖直向上发射的时候,箭头能上升的高度为h=16m,现改为另一种发射方式:首先让火箭沿半径为R=4m的半圆形轨道滑行(如图l所示),在达到轨道的最低点A时(此时火箭具有最大的滑行速度),再开动发动机发射火箭,试问按这种方式发射的火箭头能上升多高?(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12.
超级水火箭     
叶笛 《中学科技》2012,(9):48-51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或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具有箭体、箭头、尾翼等各种结构的火箭模型。发射时.先灌入一定量的水,再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当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启动发射装置就可发射了。水火箭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寓教于乐,是理想的动手、动脑科普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利用行星引力加速的力学分析仲新元(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21002)众所周知,在选建发射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基地时,为节省发射火箭携带的燃料,都尽量将其建在低纬度地区,并沿与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提供的初速度.在...  相似文献   

14.
近日。重新研究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卷一道试题,有如下想法: 题目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火箭是靠气体爆炸产生的巨大推力来进行发射的,因为这一过程存在着气体剧烈的爆炸反应,通常是很危险的,所以许多学校很少能够做模拟火箭发射实验,在涉及该内容时,通常都是以讲代做,可谓:谈爆炸而色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利用身边常见的简易器材模拟火箭发射的实验设计方案,安全易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顷爱学 《物理教师》2004,25(10):1-32
水火箭是高一教材规定的研究项目,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项目,许多学校都对它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怎样对它进行改进,进一步拓展该项活动教育功能便成为我们探究的第一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决定对火箭的发射原理进行创新,采用风力推动的方式发射火箭.这一改变,为活动成员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和探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18):143-144
围绕教科版物理必修一教材中关于发射速度的阐述,从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百度百科词条阐述、发射速度的计算方法及教学建议四方面给出观点。"发射更高轨道的卫星需要更大的发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这些都意味着"发射速度"并不是真的指"最后一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德宏1991年9月15日,美航天飞机“发现号”在飞向太空时,险些与一团火箭碎块相撞。这些碎块是前苏联1977年9月发射“宇宙955号飞船”的火箭外壳,其体积较大的有半个小汽车大,它们均在离地约600公里空中以25000公里/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  相似文献   

19.
题目玩具火箭内充满压缩空气,在发射的时候利用压缩空气从火箭的尾部射出笨重的箭身,而使火箭头向前飞行。假如在竖直向上发射的时候,箭头能上升的高度h=16m。现改为另一种发射方式:首先让火箭沿半径为R=4m的半圆形轨道滑行(如图),在达到轨道的最低点A时(此时火箭具有最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有句名言:"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正是罗伯特·戈达德的科学研究,才使我们今天有机会实现许多飞天的梦想。他的多级火箭设计思想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就某些方面来说,今天每一枚飞上天的火箭都是戈达德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