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过入园中期,在模仿和体验的过程中,托班孩子初步学会了与同伴交往,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积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教师鼓励下尝试合作游戏。第三阶段托班末期,我们从鼓励托班幼儿主动选择游戏入手,让主动活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托班孩子动作的协调性、情绪的稳定性、注意力的特久性都比较差。所以,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教师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更适合托班孩子的需要呢?1.座位的安排。刚开始时,我们给托班孩子安排的座位同小、中班一样,6人一组。结果发现,玩桌面游戏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玩玩具上,而是集中在抢玩具上。因此,老师的精力不能用在指导孩子们的操作上,而集中在平息孩子间的“战乱”上。而且,托班孩子还不会在一起合作,他们更喜欢独自一人玩或两三个人一起活动。于是,我们把他们安排成两三个人一组。一段时间下来,情况明显好转。桌面活动时,他们各  相似文献   

3.
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之后 ,回想自己的托班带班经历 ,我深有感触。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 ,谈一些托班环境创设方面的体会。创设爬、行自如的 ,能独自活动、平行活动、小群体活动的空间———《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试行 )》托班活动室的区域分隔既要注意安全性 ,又要注意多样性。就拿地毯来说 ,我们既要提供大块地毯 ,以满足托班孩子喜欢滚、钻、爬的年龄特点 ,也要提供仅能容纳一到两名幼儿游戏的小块地毯 ,以保证孩子们的活动安全。在活动室设置台阶式空间是一个好办法。孩子可以把它当作小舞台尽情表演 ,也可…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认为托班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能力又没大孩子强,玩玩角色游戏、发展发展语言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就行了,还搞什么结构游戏啊!其实则不然,这是个误区。其实结构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对托班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非常有必要让孩子玩,而且托班年龄的孩子也需要开展。所以从托班一开始就开展了结构游戏,自托班上学期到现在已经开展一学期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那么什么是结构游戏呢?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班开展美工创意活动就是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构想,动手制作出各种有创意的作品。幼儿从自主选题、构思、收集材料到动手制作完成的过程都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但在实践过程中,家长工作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就拿收集废旧材料来蜕,我在班上的通讯栏上把孩子需要的材料一一列出来,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把材料收集回来以便开展活动。但是,有的家长对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区域活动是托班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近几年来,我园在创设适合托班孩子发展需要的区域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在遵循孩子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的前提下,顺应他们的学习需要,动态地创设区域空间,动态地提供材料,体现了托班区域环境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正>"角色化"美术活动是指孩子以自由开放的美术活动区为主要活动场所,在一定"角色游戏"的伴随下,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美术操作材料,富有个性地表现美术作品,并将美术作品有效分享运用的一种美术活动。它的结构包括"创意美工活动"和"快乐分享活动"两部分:"创意美工"指孩子运用各种材料作美工创作;"快乐分享"体现为孩子对所创作作品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8.
托班孩子的发展离不开每日的生活、游戏与锻炼。如何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这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一日活动中,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都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形象地解析这个问题,本期专栏实录了托班孩子半日活动的几个主要片段,并进行了评析。欢迎读者参与,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9.
托班孩子的发展离不开每日的生活、游戏与锻炼。如何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这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一日活动中,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都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形象地解析这个问题,本期专栏实录了托班孩子半日活动的几个主要片段,并进行了评析。欢迎读者参与,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国外,美国幼教界也非常重视幼儿绘画游戏化心理,认为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我也开始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的实践,采用游戏化的手段,注重幼儿绘画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游戏与材料,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绘画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接手小小班的工作后,针对两三岁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调整了中午幼儿统一入睡和起床的时间, 布置了舒适、随意的活动空间,采取了游戏化的教育手段,使幼儿感到幼儿园温馨、安全、舒适,把这里当作是自己的另一个“家”,身心愉悦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2~3岁托班的孩子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经验,只有对活动形式与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有积极参与的欲望。因此,在组织托班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兴趣入手,重在教育过程中全体孩子的主动参与。根据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我们设计了“语言交往能力”、“独立性培养”、“规则意识培养”、“友爱教育”、“动作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式上以游戏为主,少量的是集体活动,大量的是分散的小组或个别活动。一、集体活动每天两次集体活动,每次时间5~10分钟。  相似文献   

13.
正"拼图"游戏是一种在平面上组合拼出一个具体的形象,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是一种很适合托班幼儿玩的游戏。它可以培养观察力、启发智慧、增进操作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做事耐心、专注的品质,提高挫折忍受度及耐力,帮助其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托班幼儿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逻辑观念等都有帮助。在区域游戏中,我设置了拼图区,投入了拼图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得到发展。一、巧用材料,自制玩具预设:托班区域活动的拼图,要符合托班孩  相似文献   

14.
刺猬一家设计意图:托班孩子很喜欢玩橡皮泥,如何展示孩子的橡皮泥作品值得研究。例如,只是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汤圆"放到一个小碗里,孩子们的兴趣就不大。为此我们设计了"刺猬一家"的游戏,让孩子们把自己用橡皮泥制作的果子挂到刺猬身上,这样既增加了孩子们玩橡皮泥的乐趣,又因为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而使活动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5.
托班孩子正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对外界的环境变化熟视无睹。教师怎样通过环境来吸引托班孩子自然地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呢?经过实践,我摸索出了一些托班墙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春霞 《教师》2011,(16):48-48
如今家长的教育意识日益增强,很多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进了托班,那么如何让托班的教学也有一个系统的课程呢?我们通过5年的探索、实践,逐渐积累了一套适合托班宝宝的课程,根据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觉得采用主题活动形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魏芳 《学前教育》2009,(6):23-23
虽然许多小朋友都在幼儿园上过托班,但是一年的托班生活结束后,升入小班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挑战。新的班级环境会让他们感到陌生甚至不安全,小班新的要求也会让他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再加上如果换了新的老师,他们会更加恐惧不安,他们刚刚与托班老师建立起的依恋关系被破坏,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新的分离焦虑。幼儿园考虑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芳 《学前教育》2008,(9):51-51
新学期,我接的这个小班是从托班直接升上来的。由于园里教师调整,原来托班的老师没有和孩子一起升班,依据我们的经验推测,班里的一些孩子肯定会哭闹几天。为了能让他们情绪稳定.我们班的几位老师除了精心准备丰富的活动外,还买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食品,以备在必要的时候“拉拢人心”。  相似文献   

19.
刚入园的托班孩子,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但他们的规则意识尚未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首先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幼儿实际通过两个月的集体生活,托班的孩子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规,但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由此,我尝试分阶段提出要求,由易到难,要求孩子逐步达到老师的要求。如在餐后自选游戏时间里,很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租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作了工具?表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