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同源词演变至今,往往会在各地的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影。本文旨在把传统训诂学与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结合起来考察同源词,既以古籍证明其"声近义通",又举其在四川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为例证。  相似文献   

2.
英文中"shop"一词在现代汉语表示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贯穿于整个近代,其演变和替换的背后存在诸多机制。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对部分古汉语的现实反映,其中吴方言更是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及语音。所以,对吴方言进行共时、历时的纵横考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隶属于吴方言的温州方言中表“馊”义的[?ji^33]进行方言本字的考察,论证“馇”及“偈”较之近代及现代方言志中所使用的“蔫”更具备充当[?ji^33]的本字的资格。  相似文献   

4.
汉语各地方言是汉语言的活化石,从各地方言中的现时差异中能够看到语言的历时变化痕迹。文章从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古今普方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汉语普通话、古代汉语及苏州、上海、长沙、南昌、福州、厦门、梅县、东莞8地的方言中目部动作词"看""见""视""睇""睹"的古今普方的异同。以期对这一组动词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并期望可以以此为例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演变特点和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本文对长治方言的语法特点做了较为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包括词缀"圪"、代词、补语、特殊结构,同时兼顾历时平面。通过历时考察,认为有些语言现象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湘语8个方言点进行词汇调查的基础上,提取出区内四点一致且意义完全相同的方言词逐个进行历史文献检索,有文献可证的方言词,我们称之为承传词,并考察这部分词的历史年代。湘语词汇的承传主要来自近代汉语,其次是上古汉语,再次是中古汉语。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到哭”具有实义和虚义两种用法,作为实义使用时表示结果,而作为虚义使用时表示程度。文章首先考察“到哭”由结果范畴向程度范畴发展的过程,其次从范畴化及溯因推理角度对“到哭”语义演变进行阐释,最后考察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到+情绪词”的程度义发展情况,说明“到+情绪词”程度用法具有一定语言发展共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方言词汇有古近代两大层次,文章用历时溯源的方法指出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并运用比对的形式,从直接传承、意义和用法、词性、词变为构词语素、词形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并举出淮北方言中的例句加以印证,揭示了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近代汉语词汇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到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环节,是形成现代汉语词汇的直接源头,所以,它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关系密切,与北方方言词汇的联系尤为密切。淮北方言中就保留有大量的近代汉语词语。通过对比、通过对词义、词的用法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对此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关养牲畜之所"义语义场中的上位词"牢"、"栏"、"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以长江为界,江北多用"圈",江南多用"栏","牢"则留存在闽方言中.共时分布基本反映了这三个词的历史层次,"牢"反映了上古的词汇现象,"栏"、"圈"反映了中古和近代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11.
“蹭”义考     
"蹭",中古时还只是作为一个字与"蹬"构成联绵词。元代开始,"蹭"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词,表示多种意义。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蹭"的词义在演变过程中不断扩大。"蹭"的诸多义项中,基本义应该是"擦";其他意义多为"擦"的引申义。作为拟声词的"蹭",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角度考察,是不规范的用法,当为"噌"的误用。表示"蹲"意义的"蹭"与"蹭"的基本义及其他引申义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方言学的角度考察,可能"蹲"的方言口语音即读"蹭","蹭"与"蹲"是方言同音字。  相似文献   

12.
汉语西部方言词汇的开发研究相对迟后薄弱。本文以15组词例申说西部方言的研究意义:纠正辞书对近代汉语因理据不明而致的种种误释;对辞书因难而缺的理据阐释提供可依据的证例;保留古音古义,以语证史等。西部语言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大有天地。  相似文献   

13.
黄梅方言中有些口语词在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书面文献中可见其用例。以黄梅方言中的词语与近代汉语文献互证,既可见黄梅方言之特色,亦可为辞书相关条目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4.
孙怀芳 《文教资料》2010,(27):20-22
《醒世姻缘传》是近代汉语末期的一部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重要语料,本文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因果连词进行了穷尽性考察。以了解因果连词在该书中的运用情况。对因果关联词在因果句中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各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从历时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求较清晰地描述出因果连词在近代汉语末期的这一语料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梅方言中有些口语词在唐宋以来的近代汉语书面文献中可见其用例。以黄梅方言中的词语与近代汉语文献互证,既可见黄梅方言之特色,亦可为辞书相关条目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中的一些俗语词,常常无旧注和专书可供查考,这些词语往往保存在活的方言里。笔者现将所注意到的家乡方言词语和近代汉语相关语料做一简单比对,探讨其在近代汉语俗语词考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中有许多生动的词汇,同时也保留着不少词的古音古义。使用方言的人知其义而未必知其本源,当然对有些字和词语的写法也就无从谈起。为此,选取山西平遥方言中的几例字和词语进行考释,以求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关养牲畜之所”义语义场中的上位词“牢”、“栏”、“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以长江为界,江北多用“圈”,江南多用“栏”,“牢”则留存在闽方言中。共时分布基本反映了这三个词的历史层次,“牢”反映了上古的词汇现象,“栏”、“圈”反映了中古和近代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19.
"搞""整""弄"作动词使用时,含义宽泛而复杂,是典型的泛义动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对三个词的解释显示,三者可以互用。本文以四川大邑方言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三个同义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南昌方言中保存着数量颇为可观的近代汉语词,它们有的直接承传至今,有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是词义的演变。研究它们,对于南昌方言乃至赣方言的词汇历史比较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若干条南昌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并就其词义演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