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培养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初中政治课教学的第一步。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巧设新课导入、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把握知识结合点、联系生活实例、引入时事教学等方面粗浅分析了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运用恰当的事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概念、原理,培养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用事例要做到“三性”。一、选用的事例要把握好方向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奠定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途径及注意事项,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政治课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教师只有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改进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政治教师应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学思想政治课既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化建设,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把他们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急需探讨的课题。笔拟从自身教学实际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人手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应重点抓三个方面:1.转变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2.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素质;3.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考核考查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强化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畏学厌学态度使得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难以实现。如何培养和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主体性原则、近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以提高政治课实效性,促进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育部在保程标滩冷中做了明确的阐述:“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在此期间,其名称和内容屡次变革。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名称变革的分析、思考,得出一些启示:思想政治课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强化了德育功能,贴近了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试述价值澄清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理法是西方德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批判剖析并提出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科技发展的新背景下,学生的价值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辩证地借鉴运用价值澄清法于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民主化、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中遭遇着教学实效低、德育效果差、过分偏重知识教育、较少关注价值认同的教学困境。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与德育效果,需要从教学、课程与教师三个维度出发,以教育知识现代转向确定具体教学形态,从而践行"坚持标准,服务发展"的"双适应"师生教学观与"紧贴生活,呼应理论"的"生活化"课堂知识观。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院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信息资源、发挥音像资料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高中思想政治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开展德育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新任务和新目标。本文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中,德育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课在理论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方面,应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和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武汉市二○○○年中考,政治学科实行了开卷考试。事实证明:开卷有益。它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思想政治课改革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从一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看,时政教学以其强大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地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其重要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时代气息更浓,更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思想、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开放式、多样化的格局,为思想政治教学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改之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使中学生的思想意识、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必须要转变教学思维、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一、当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政治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其道德操守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大环境下,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出发点,以培养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首要任务的,而这恰恰正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政治课作为德育的手段,是受教育者良好道德形成的主阵地。但目前,政治课的德育实效不明显,特别是相对于军校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较传统德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之学员心理的急剧变化,使得德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收效。本文从影响军校政治课德育实效的因素出发,思考如何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只有同当下时事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其他学科教育相互支撑,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其他德育渠道在工作上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有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德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纳入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视野必将导致创新的德育。创新的德育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更新人格观教育观念。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对传统人格的"扬弃",是对健康人格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