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萝生     
无论他说什么,她再也不会原谅他了。无论他说什么.她再也不可能喜欢他了。一直很好奇何人的脑袋里究竟每天想的是些什么,想象力怎么可以这么丰富,每一篇稿子总是给人出奇不意的惊喜感,看完之话让人实在忍不住唏嘘感叹。看到她拍的古装照,我在想如果何人身在古代,一定也是一一个蕙质兰心的奇女子啊。  相似文献   

2.
你见过松树的花吗?我见过。清晨从高高的松树下走过,苍劲依然。我想,春天对松树来说也许不会有太大意义。即使是在寒冬里,大自然的一切生机与颜色都躲藏得无影无踪,松树依然翠绿如初。她曾经得到了多少赞美与感叹。多少美丽的文字、多少豪迈的诗句在她面前黯然神伤。她才不在乎这些。  相似文献   

3.
翻阅昨天     
一不留神就从你身边不动声色地溜走了,怎不叫人感叹:三十年如白驹过隙,好一个翻天覆地的似水流年啊! 走在优美的校园里,看着孩子们身着五颜六色的精致的时装,带着虎虎生气从身边走过,我总会在心里暗暗感叹他们太幸福了:  相似文献   

4.
刚分班时,班里来了一个名叫小娜的学生,乍看外表,瞪着一双黑葡萄粒一样的眼睛,漆黑漆黑的,给人一种聪明伶俐的感觉,下课时总喜欢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一些她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在随后的几天的学习接触中,却让我暗呼上当、大跌眼镜,感叹造物者的作弄,给了小娜美貌,却吝啬地换取了她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2,(16):122-123
随着After School的《Flashback》大热,成员U—IE继续在镜头前展现她的魅力,看着无论是照片中还是舞台上,她令人羡慕的长腿,你是否也不禁感叹了呢?。  相似文献   

6.
●模拟评分:60分●评分依据:这是一篇值得品味咀嚼的好文章,在考场上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想百分之百的老师都会给她亮出满分的牌子。一、有内涵,具备了相当的人文意识。从表面上看来,考生在进行一种对传统寓言的戏说,但透过文章的背后,我们却一再地体会到她严肃真诚的批评观和人文观,沉稳厚重,让人感叹。二、考生有一双非常自由的眼睛,凭借着这双眼睛,她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从而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表达,体现了良好的思维素质和想象水平,而这正是创新的上佳表现。三、结尾诗意十足。文章的末尾很重要,在这篇文章中尤为如…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女主角王翠翘从简单的史料记载中走来,一代代的文人作者不断创作改编,加入新鲜的时代因素,终于令她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色艺双绝,有情有义,历来人们都对她的事迹感叹不已,这与西施的遭遇大不相同,一受褒扬,一受唾弃,对比中可见封建道德下女子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8.
班斓 《成长》2005,(4):38-39
在我欲将她和我少年时代的故事写给《成长》杂志之前,我思之再三,给她寄去了在书市买的一本《成长》。10天后,收到了她的来信,说同意将我写的稿子寄给《成长》,还感叹:“我们在错误中丢失了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丑”与“美”原本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是毫不相容的。可是,当你读完了这篇《丑与美》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她描绘的“惊心动魄”的“丑”中感受到美的“震撼”;你会禁不住感叹,原来“丑”也具有让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声乐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歌唱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感叹声乐难学的人也不在少数。文章探讨了大多数歌唱的初学者容易走进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帮助他(她)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见孙唯是在一次新年联谊会上,她表演了一个蒙古族舞蹈。我至今印象极深,当悠扬的乐曲响起时,她翩翩起舞,步伐轻盈,舞姿优美,令所有在场的人都陶醉其中。看校长跳舞我还是头一回,而且表演得丝毫不比专业演员逊色,这着实令我感叹和惊讶。年轻、美丽、热情、大方,总是面带微笑,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11,(4):48-48
当一头乱发的爱因斯坦照片展示出来的时候,人们会感叹:“多么智慧的科学家形象!”但如果是妙龄女生顶着一头乱蓬蓬头发,手拿试管出现在你面前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她看上去太疯狂了!”  相似文献   

13.
《阳光搜索》2005,(7):54-55
俄罗斯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而略带神秘的国家。她有美丽的风光,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宜人的异国风情。很多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感叹什么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相似文献   

14.
一篇好的散文,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心灵的感动,一种来自生命的感动,让读者从中得到人生的观照。作家徐迅的《蚕豆开花是紫色》就是这样一篇让人感动的文章。作者在这篇充满了乡土气息的短文里,用看似平淡的叙述,讴歌了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和谐共存、劳动者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读后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美好、奉献的崇高与和谐的可贵。紫色的蚕豆花,在浓荫匝地的夏日里,本不起眼,如火的石榴比她热烈,如粉的芙蓉比她光艳,如雪的栀子花比她明亮。然而,正是这“浅浅的带有几分忧郁的”紫色蚕豆花,以顽强的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自她诞生之日起,她的形象就已经深深烙入众多读者的内心.对她的评论众说纷纭,有的人同情她的遭遇,有的人感叹她的人生际遇,但却很少有人在意玛蒂尔德的幸运,她实在是上帝钟爱的人.  相似文献   

16.
读高中的女儿给我看她正在读的一部美国历史教科书。她感叹说,这美国人写自己的历史有意思,越是他们丢脸的事儿写得越细,比如歧视黑人那一段儿,还有大萧条啊,虐待华工啊,麦卡锡啊,真是历历如绘,读了半天,也没找着几段说他们“伟大成就”的。哦?美国人这一招狠啊,家丑扬给下一代,那是为了警醒后人,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黄争荣 《上海教育》2006,(9B):31-31
记得自己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已经知道《上海教育》这本杂志了。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简单、纸张毛糙、内容单薄,虽然也是图文并茂,但决不像现在这样豪华大气、质感光滑、内容充实、个性突出。当得知《上海教育》即将走过50个春秋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她的不简单。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的发展和变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8.
青春漫想     
对已经成年的人还自称 里,便翻着集邮册和影集,把邮 的朋友去水池边玩,她踩滑了,“孩子”而感到不解,赖伟说这 票和照片取出来重新放一个位 掉进了水池,我凭着固执把她就是他不喜欢郭敬明的原因。 置。所以爱翻我影集的可可每 拽了起来。后来她告诉了我妈他说他那种颓废的论调很能毒 天都有感叹“怎么又变位置了” 妈和其他周围的人说是我把她害人。他是一直看着《假如给 的可能。记得她一连感叹了一 推下去的,结局可想而知,我被我三天光明》、“名人传记”之 个多月,后来她变乖了,也许是 我那脾气暴…  相似文献   

19.
年逾不惑的希希小姐,举手投足间仍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谈起她在海外十多年留学和就业的经历,令人感叹的是她不同于常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风光迷人的岛城,崂山美,大海美,人也很美。有人说,这里淑女如海。说起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姚婷,或许再普通不过了,如果她在茫茫人海中穿越,她的不太高的个子,她的带着一付近视镜的面孔,她的朴素的衣着……会很快淹没在人群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