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楚 《军事记者》2011,(7):49-50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受众信息需求的提升,当今广播电视节目中互动、参与的比重越来越大.以主持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态已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不仅新闻、专访、连线、谈话等节目出现了大量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多的综艺、娱乐、体育、经济与社教等各类节目中也出现了记者型主持人的面孔。他们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受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梅展 《视听纵横》2006,(5):77-78
200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广播电视队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播电视新闻职  相似文献   

3.
黄枫 《今传媒》2007,(10):4-5
肖东坡,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1997年到央视"乡村季风"栏目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两项),全国对农节目奖一等奖(三项).2001年,所主持的"乡村季风"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播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益加大的信息量的需求,受众渴望出现新的播报模式,"说新闻"以快节奏、多变化的特点,温和幽默的语言被广大受众接受和喜爱。作为"说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主持人是联系媒体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因而这种特殊性就要求主持人应当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主持人良好的新闻素养、政治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说新闻"节目主持人更富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关键,这样才能适应"说新闻"节目迅速快捷、内容丰富的传播需要。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直接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图像来主持新闻节目播出之外,还要参与某些重大或连续性新闻的前期采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活动.这就不光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具有记者的新闻敏感,而且要求他拥有编辑的胸怀,即拙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断想》所谓的逻辑素养,包括编辑的心机和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新闻调查>为例,探讨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一、从控制论的角度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是开放式的"漂流"调查;二、深入现场调查以接近真相;三、镜头前的调查过程性与交流性.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使得新闻以立体化、形象化、人际性的特点得以传播,而主持人也成为信息传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伶俐 《现代传播》2007,(6):146-148
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革新.随着通讯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深化改革,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从单纯的主持人播报新闻到主持人电话连线记者现场播报,从新闻录播到直播,甚至将新闻的定义改写,从大家熟知的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成"新闻即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新闻传播手段众多、新闻资讯爆炸、新闻竞争激烈的时代.记者,尤其是驻地记者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做好驻地采访工作,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本期"茶座",约请到了人民日报分社和新华社分社的两位资深驻地记者,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在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形势下是大有可为的,责任重大。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其内容主要是靠播音员,靠主持人来传递的。新闻也好,社会教育、文化生活方面的节目也如此。播音员、主持人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宣传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给广大听众、观众。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我们的新闻节目、文化生活类节目、社会教育类节目无法走向群众。他们是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0.
刘倩 《中国广播》2009,(2):70-71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新闻立台”成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的一项发展战略。与此相关,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以个性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关注时事。作为新闻传播中的“守门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将怎样发展,他们的最终趋向目标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95年第4期刊登了李文明同志的文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断想》,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当拥有记者的眼光、编辑的胸怀和播音员的口才,并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转载,自那以后,国内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作者又寄来续篇,继续研讨,本刊很欢迎这种学术研讨文章,愿意为此提供园地.因李文明同志此文较长,我们拟分四个专题连载.本期为之一:我国近年关于广播电视新闻主持人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如何当好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刘晓琦 《今传媒》2016,(5):119-1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传媒事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电视新闻传播的很多环节当中,主持人都是以个体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对于新闻稿件的理解程度和宗旨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将新闻编辑记者与播音主持进行良好的衔接,实现二度创作.本文从播音主持二度创造的概念出发,对其二度创作的必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主持人与新闻编辑记者进行良好衔接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坚持新闻立台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使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之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播"到"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外在形式的一大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简短、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新鲜、画面感更强,不再是"高冷"的说教式,使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本文就新闻节目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及受众对新闻播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形成培养人才、历练队伍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宣部、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组织首都新闻界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百名名编辑、名记者和主持人"江西老区行"之后,今年又组织了首都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和北京四所院校的新闻国际传播硕士生班的40名学生赴革命圣地--延安参新闻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主播是传播媒介中的重要角色,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主持人起到了"喉舌"的作用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本文以社会学"角色"理论为视角,结合播音学、传播学、语言学、美学,分析了主持人在新时代的"角色变化",论证了在媒介融合时代,主持人在渠道变化、受众变化、认知变化的过程中导致的身份转变。文章从"主播说联播"的兴起解析了主持人角色变化成因以及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谭天 《记者摇篮》2008,(10):60-61
随着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对新闻类节目采访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于一体,集采、编、播能力于一身的“记者型”主持人越来越受关注,这就给记者型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如何进行有机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把握?记者型主持人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8.
播报式语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播报式语态与对话式语态 《中国播音学》阐述播音语言表达类型有四种: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在这四种表达类型下,我们可以把新闻播音总体分为播报式语态和对话式语态.“播”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播报指播音员、主持人将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播时的语言样态,也称“新闻播音”,这种语言样态可以说是播音员、主持人在各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而又自成一格的语言形态. 相对于播报式语态的是对话式语态,又被简称为“说新闻”.这也是一种常态样式,在新闻播音中尽管未被广泛使用,但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在记者、主持人的现场采访报道中,在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串连语中,在特定题材(如社会新闻)和样式(如新闻综述)的新闻栏目中,会经常见到这种形式,并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赵霞 《新闻前哨》2010,(5):46-47
与报刊网络等媒介不同.广播电视,尤其是广播,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必须安排一个角色去完成传播行为,这就是新闻播音员,或称之为新闻主播、新闻节目主持人(以下统称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承担着新闻工作的核心工程——采集、加工、传播新闻内容。因而记者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便几乎涵盖了新闻素质的全部核心内容。所以,对于主持人来说,记者素质必不可少。国内外大量新闻实践都说明,主持人的记者素质优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