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专业化”出版是出版企业努力的方向,尤其是专业出版社,更要对专业出版编辑提出“专业化”的要求.专业出版编辑在“专业化”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职业认同是编辑专业成长的源动力,制定新编辑培训与定期交流制度,实施项目制工作方式以及产权人格化激励机制,形成扁平化组织结构和合理的人才配置等建议,以帮助编辑尽快实现“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高风险行业之一,而人才是出版社竞争的核心.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入,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出版社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出版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充满活力.中国出版企业产权结构目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对出版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出版创新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宏观层次来看,政府应着力构建国家出版创新体系,在管理手段、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做好“设计”,为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从中观层次来看,出版企业应成为创新的核心主体,应当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提高核心竞争力;从微观层次来看,以编辑为首的从业者是出版创新的根本,应当从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企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企业获得和维系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是出版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出版企业需适应转型需要,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新机制,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即:第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营销日益受到重视;第二,个性化内容定制平台重要性凸显;第三,数字内容产品消费者付费意愿将不断提升;第四,观念更新和人才储备决定数字出版产业未来;第五,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和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变革.笔者认为,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出版业也是人才的产业.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结构性稀缺制约了发展的步伐.如何突破之,本文拟从人才是生产力、出版转型对人才的影响、出版人才的结构性稀缺等方面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8.
市场和政府是出版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其中,市场配置对于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加之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企业,其出版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政府配置在出版资源配置中有着重要作用。出版资源的政府配置,是指通...  相似文献   

9.
郭志菊 《编辑之友》2010,(11):92-94
当前出版业正在加速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出版学教育专业准确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把目前出版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作为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以使出版教育适应出版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是出版业界的期望,也是我们出版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民族出版改革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以民族出版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民族出版社55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生产阶段",建社到改革开放之初.这个阶段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全额拨款,事业管理",特征是出版选题基本上是指令性的,以翻译出版<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政策文献、法律法规为主,出版的生产要素靠计划配置.这个阶段民族出版社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培养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人才,为建立新中国民族出版的各项政策、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