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问卷调查法、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55名女中学生进行的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院女学生经期情况痛经自评情况较为严重,从女学生经期症状统计情况来看,女学生痛经情况不算严重,女学生经期情绪非常的低落;学生体育课经期女学生体育课程缺席率非常高,表示经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比例较大,严重的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正常进行;女学生经期课外体育运动喜欢趣味性强、运动对抗性弱、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但是对经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持高度反对的态度。笔者根据上面调查情况,提出了提高生理认识、降低心理压力、加强经期健康锻炼的教育、适当安排运动量等建议。文章研究女学生经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旨在为女学生经期锻炼提高依据,为培养职业学院女学生养成正确锻炼习惯,形成正确的锻炼认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期间,被封控在宿舍的大学生运动锻炼与状态性焦虑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人口学资料分析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状态性焦虑量表(S-AI)对上海市内某所应用研究型高校1682名大学生运动锻炼和状态性焦虑的基本特征展开调查。研究结果:(1)运动量与状态性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性(r=-0.107,P<0.001)。(2)性别方面:男生运动量高于女生运动量(t=4.406,P<0.01),女生的状态性焦虑水平高于男生(t=-2.977,P<0.01)。(3)年级方面:大二学生运动量高于大一学生运动量(t=-4.453,P<0.01),状态性焦虑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4)专业方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运动量和状态性焦虑水平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5)在线健身方式方面:参与网红直播课的大学生运动量明显高于参与校线体育课的大学生(t=3.998,P<0.01),且状态性焦虑水平也显著低于参与校线体育课的大学生(t=-2.050,P<0.05)。结论:疫情期间,封控在宿舍环境下...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滇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建议。研究发现:1)滇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虽然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表现出心理倾向性及喜爱程度的矛盾性。2)休闲型、低运动量、低竞争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其课余锻炼的首选。3)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短、运动量小和锻炼频率低是其锻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4)缺乏兴趣、懒惰等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个人因素;科学锻炼方法的指导及免费场地设施的缺乏,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师范类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徽省部分师范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走访等方法,对高师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时间与方法主要是随自己的爱好。场地器材短缺、学业负担过重、组织指导不足等外在客观原因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四川省成都市5所大学500名大学生。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概念笔者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界定是: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  相似文献   

6.
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26,自引:0,他引:126  
针对一些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现象,以南京理工大学为试点单位,采用特尔菲法和实验法;历时3年,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的指导思想,边研究边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上升到98%;体育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除了基本掌握3~4个运动项目的健身方法外,还有98%的同学学会了24式太极拳,95%的同学学会了游泳;学生中能坚持课外自我锻炼的达97.7%。  相似文献   

7.
大学体育教学状况对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确立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取得更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本文试图对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能力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天津商学院 1 998~ 1 999学年 1~ 4年级本科生共 6 0 0人 ,共中男生 42 0人 ,占 70 % ;女生 1 80人 ,占 30 %。1 .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 ,共发问卷 6 5 0份 ,回收6 2 0份 ,回收率 95 .4% ,其中有效问卷 6 0 0…  相似文献   

8.
对徐州医学院在校女生历年来参与体育课选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女大学生体育选课存在以下问题:室内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室外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考试难度低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多,上课严、考试难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时尚新颖、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选课学生多,运动量大、健身效果好的体育项目选课人数少。这样过于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造成女生怕吃苦、怕锻炼、怕考试的现象,使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健身功能无法得到体现。通过专家访谈法提出女生体育课选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除体育课外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也是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窗口。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提出构建“立体式”教育管理模式,以此来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使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与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差距较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健身、提高体育课成绩和消遣娱乐;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运动场地器材不足和缺乏应有的组织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有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承受力。提出了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管理范畴、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和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推行有偿服务等三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普及体育选项课改革实践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在“淡化竞技、注重健身、以人为本、重在实效”的指导思想下,对大学生普及体育选项课改革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确立正确的改革指导思想,加强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是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升到98%;体育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述标率与对教师的评价分好于以往,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目的性更加明显,观念和意识发生转变,掌握3—4个运动项目的健身方法,97%的举生能够坚持课外自我锻炼,学生锻炼习惯有所养成.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对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参加课外活动情况、喜爱运动项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 :福建省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在学生对体育课看法方面 ,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呈正态分布 ,体育课开设 3年最佳 ,大学生体育课分班以项目分班为宜 ;学生锻炼场地以运动场地为主 ,锻炼形式 2~ 4人自由活动 ;阻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器材和场地不足 ,女生自我锻炼意识较差 ,而没有合适运动伙伴也是阻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周军  云颖  王启明 《体育科技》2013,(1):122-124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使大学生在课内外都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识与体育课程选择的现状进行调查,剖析大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为深化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课是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 ,它是为了完成体育教育目的、任务而开展的有系统、有组织、有序的教学活动过程。当前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 ,中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反映却越来越强烈。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 7所中小学的调查以及大量阅读有关文献 ,了解体育课在当今素质教育中令学生不喜欢的主要原因 ,同时找出相应对策。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杭州市 7所中小学 ,其中小学 3所 ,被调查人数 133人 ;初中 3所 ,被调查人数 12 6人 ;高中 1所 ,被调查人数 4 7人 ,并走访了 6所学校 ,与 15位教师座谈。研究方法 :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2 结果与分析2 1 学生认为体育课不受欢迎的原因2 1 1 体育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单一(1)各级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陈旧且重复太多调查中 ,92 2 %的学生反映 ,体育课上来上去就是跑、跳之类的内容 ,体育锻炼课的项目也很单一 ,不是打羽毛球就是打篮球、踢足球什么的。翻一下大中小学的体育教...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举国关注。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实施办法》、《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李克特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并对测查结果加以客观的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少大学生肥胖、超重或体重较低,尤其男生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比例偏高;女生的运动态度较男生消极;大学生对体育课需求倾向得分最高的选项是"愉悦身心",反映其健身目标较为单一、片面、缺乏长远追求;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在每周参与次数、每次参与时间和锻炼强度上的差异均具显著性。上述种种,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成因。因此,大学生转变锻炼方式,培养健全体育意识和良好健身习惯,势在必行。建议:参照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结构图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最终回归"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高职院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谦  马麟 《体育科技》2007,28(4):82-84
通过对河北省大学体协所属的27所高职院校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兴趣,健身娱乐、缓解紧张与疲劳是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70%左右的女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锻炼,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次数和时间明显不足,场地器材短缺、锻炼氛围不佳等外在因素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着装泳练习对提高自救与救生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大部分大学生是喜欢或非常喜欢、并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的时段以清晨为主;在选择活动项目、形式、场所时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运动场所的不足和运动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殷翔 《体育世界》2007,(12):45-46
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不到60%,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近人意,必须引起重视;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和球类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则相对不大。  相似文献   

19.
郭强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76-80,1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当前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和锻炼消费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在锻炼行为方面,男生每周锻炼1~2次的人数比例最高,占33.3%;女生偶尔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6.1%。45.0%的男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1~60min;55.5%的女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min以内。32.4%的男生已经坚持锻炼了1~6个月;52.7%的女生坚持锻炼的时间不足1个月。以上3方面,男女生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②友伴锻炼和单独锻炼是大学生主要的锻炼参与方式;65.7%的男生会将大球类作为锻炼项目,49.8%的女生则喜欢跑步锻炼;选择下午课外时间锻炼的男生人数比例最高,为37.0%;选择晚上时间锻炼的女生比例最高,为27.3%;多数人选择校内室外体育场地进行锻炼,人数比例高达57.7%。③69.4%的大学生年体育消费额在100元以内;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小器械等物化的体育用品。④从主观总体而言,学业压力大空闲时间少、没有喜欢的锻炼项目、锻炼场所拥挤不方便、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少、怕累及从众心理等是大学生不良锻炼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就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等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商贸学院、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泉州中营学院、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高专大一、大二、大三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高职高专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喜欢程度有54.9%高职高专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喜欢体育锻炼,其中男生的比例为64.4%,女生45.5%。在体育课的态度选择上,有54.4%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其中男生的比例为64%,女生则只有44.2%,有近1/3的男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